原告: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邢臺市橋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聚將,河北國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邢臺市橋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曉波,北京市國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邢臺市橋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曉波,北京市國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吉某與被告呂某某、劉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吉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邵聚將、被告呂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曉波、被告劉娟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曉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吉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借款200萬元及利息,被告承擔訴訟費。事實和理由:被告劉娟系原告愛人的堂姐,雙方系親戚關系,2014年11月,被告找到原告稱其經(jīng)營發(fā)生困難,想從原告處借款200萬元用于周轉,并按月息5分計息,原告礙于親情在被告未書寫借據(jù)的情況下分五次將200萬元轉賬給被告,在出借該筆借款時原告就告知被告在2016年前必須償還,屆時原告也要償還銀行貸款,2016年初,原告要求被告還款,但被告始終以各種理由拒絕償還,為此訴至法院。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呂某某、劉娟系夫妻關系,原告吉某提交了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證實2014年11月23日向被告呂某某轉賬72萬元、2014年12月10日向被告呂某某轉賬50萬元、2014年12月14日向被告呂某某轉賬15萬元、2015年1月11日向被告呂某某轉賬20萬元、2015年10月16日向被告呂某某轉賬43萬元,上述款項共計200萬元,二被告對收到上述款項及轉賬憑證的真實性予以認可,經(jīng)雙方核實上述款項二被告均未向原告出具憑證。在原告吉某分別將上述款項轉至被告呂某某期間,2014年12月14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36000元;2015年1月10日吉某收到劉金秀(劉娟的母親)轉賬68500元;2015年2月10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3月10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4月11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5月10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6月15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7月14、15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78500元;2015年8月11、14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78500元;2015年9月14、15日吉某收到呂某某、劉金秀轉賬78500元;2015年10月15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50000元;2015年11月17、20日吉某收到呂某某、劉金秀轉賬60000元;2015年12月12、13、15、23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90000元;2016年1月10、12日吉某收到呂某某轉賬100000元;2016年2月15、22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70000元;2016年3月15、16日吉某收到劉金秀轉賬60000元。上述16筆轉款自2014年12月14日起相對應呂某某分5期收到吉某大額款項后,每月固定時間均以相對應累加本金的5%呈規(guī)律性向吉某支付,與吉某主張的借款付息月利率5%事實特征高度吻合。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5民終3858號及邢臺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502民初1798號民事判決書認定事實:“依被告申請,本院調取了劉金秀工商銀行賬戶62×××77網(wǎng)上銀行轉賬的IP地址及MAC地址,可以證明2015年9月15日第七筆50000元;2016年2月15日第八筆20000元;2016年2月22日第九筆50000元;2016年3月15日第十筆20000元,以上共四筆轉款記錄對應的是一個MAC地址44-8A-5B-D7-FE-FE,說明上述四筆網(wǎng)上轉款系在同一臺設備上操作完成。MAC地址44-8A-5B-D7-FE-FE對應的IP地址為106.112.68.127、106.112.64.236、106.112.67.126、106.112.65.8。其中IP:106.112.64.236在2016年3月17日案外人呂某某曾使用過,登記地址為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qū)建設大街水榭瀚城北區(qū)11號樓1單元2101室(出水榭瀚城北區(qū)FTTH)”。被告當庭述稱:“呂某某、吉某、張某三人合伙投資炒白銀,系投資合伙關系,呂某某按月向吉某轉賬系吉某要求的撤回本金,呂某某曾向吉某說過是長期投資,合作大概3年左右再分紅,中間他可以往回撤本金,年化收益大概40%左右,我準備2017年12月按收益分。投資平臺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通過我賬戶轉過去的”,被告并申請證人張某出庭作證欲證明其辯稱事實,因證據(jù)缺乏關聯(lián)性,為查明事實,本院責令被告呂某某提交與本案相關的投資明細、投資額度、投資平臺憑證等相關證據(jù)并告知其舉證不能應承擔法律后果,被告呂某某不能提交任何有關證據(jù)證明其事實主張。經(jīng)當庭核對,原告述稱:“截止2016年3月16日二被告共支付原告利息1162500元,按照合法利息(月息3%),扣除每個月多支付的利息,二被告尚欠本金1513921元,自2016年3月16日每月應按2分計息為30278元向原告支付利息”。被告呂某某、劉娟就上述糾紛發(fā)生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未提異議。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原告僅依據(jù)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jù)證明,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原告吉某提交了2014年11月23日至2015年10月16日的五份轉賬憑證證實向被告呂某某轉賬共計200萬元,其主張與二被告之間形成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承擔了相應的舉證責任,而二被告抗辯轉賬系基于雙方之間合伙或合作投資未能提交相關聯(lián)的直接證據(jù),本案應由二被告負擔主張雙方之間系合伙或合作投資法律關系基本事實的舉證證明責任,其不能舉證應承擔不利的后果,其辯稱事實本院不予認定。關于被告收到原告轉款后自2014年12月14日起每月固定時間均以劉金秀和呂某某賬戶或交替、或疊加相對應累加本金的5%呈規(guī)律性向原告轉賬支付的事實,與原告主張的借款付息月利率5%事實特征高度吻合,雖然被告并未對原告出具約定借款利息的憑證,但從本案的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jīng)濟能力、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以及借貸雙方的關系綜合來看,出借人與借款人并不存在長期無償大額借款的交易基礎,而整借零還且不支付利息不符合常理,被告自2014年12月14日起每月固定時間均以相對應累加本金的5%呈規(guī)律性向原告轉賬支付,從支付金額和支付時間來看,較符合民間借貸支付利息的特征。關于被告辯稱劉金秀每月向原告轉賬系原告向劉金秀借款的意見,因劉金秀與被告系直系親屬,而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5民終3858號民事判決書認定呂某某曾使用相對應的設備操作使用劉金秀的銀行賬戶向吉某轉賬,結合相關事實,吉某每月按照呂某某所借數(shù)額的5%固定比例向劉金秀借款明顯與民間借貸交易習慣不符,而劉金秀和呂某某賬戶或交替、或疊加每月固定時間均以相對應累加本金的5%呈規(guī)律性向原告轉賬可證明待證的呂某某向吉某付息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應當依法認定呂某某作為借款人按月利率5%向吉某付息的事實存在?!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被告呂某某、劉娟對本案糾紛發(fā)生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未提異議,本院依法確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原告主張將被告已支付的利息中超過年利率36%的部分直接折抵本金,屬于其對債權的有效處分,本院予以支持。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不得超過年利率24%,據(jù)此原告主張的利息應自2016年3月16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判決履行完畢之日止。綜上被告呂某某向原告吉某借款200萬元并約定利息的事實清楚,借貸關系合法有效,劉娟應對夫妻共同債務承擔共同償還義務,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償還,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二被告未按約定履行還款和付息義務已構成違約,故根據(jù)原告主張,其要求二被告償還剩余借款本金1513921元并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被告呂某某、劉娟償還原告吉某借款1513921元及利息(自2016年3月16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判決履行完畢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2800元,由原告吉某負擔5541元,由被告呂某某、劉娟負擔17259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呂某某、劉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韓 鑫 代理審判員 呂 軍 代理審判員 郄園園
書記員:谷貝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