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丹江口市人,戶籍地:湖北省丹江口市,現(xiàn)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潔,湖北潤京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被告:曾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丹江口市人,戶籍地:湖北省丹江口市,現(xiàn)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建華,湖北三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誤工費37400元(170天×220元),護理費5788.80元(35214元÷365天×60天)、住院伙食補助費600元(40元×15天)、營養(yǎng)費1800元(90天×20元)、后續(xù)治療費15000元、殘疾賠償金63778元(31889元×2年)、鑒定費316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1701.8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以上共計143228.60元,減去被告已經(jīng)支付1萬元,剩余133228.60元。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庭審中,原告將誤工費請求37400元(170天×220元)變更為26400元(120天×220元),合計訴訟請求為122228.60元。事實和理由:被告曾某承保襄陽市五中附近公交站維修工程,雇請原告、舒大雙和陳永江等人在公交站刷油漆,每天工資220元。2018年2月7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在干活期間,原告葉某某和陳永江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倒地受傷,被告開車將原告及陳永江送往襄陽市襄州中心醫(yī)院拍片,后又將原告送往丹江口市第一醫(yī)院住院治療15天,花去醫(yī)療費21445.15元已由被告承擔。2018年5月17日經(jīng)丹江口市思源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原告葉某某左腕關節(jié)損傷屬拾級傷殘。造成原告各項經(jīng)濟損失共計143228.60元,減去被告已經(jīng)支付1萬元,剩余133228.60元。后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無果。被告曾某辯稱,1、原告訴訟請求事實不清,起訴主體錯誤,應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原告訴稱答辯人承包襄陽公交站維修工程,以及答辯人雇請原告刷油漆與事實不符,本案的答辯人僅是原告的介紹人,并非雇主與雇員的關系;2、原告的部分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不應予以支持;3、本案的事故的發(fā)生,原告自身存在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原告作為獨立的有執(zhí)行能力的成年人,由于其自身沒有注意自身安全,加之原告自己安裝的腳手架,沒有安裝斜撐桿,導致腳手架坍塌,致自己受到傷害,自己應承擔主要責任;4、該案件在起訴前已經(jīng)協(xié)商了結,原告現(xiàn)又反悔再次起訴,違反雙方的口頭協(xié)議,應駁回起訴。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18年元月,原告葉某某受被告曾某雇請在襄陽市五中附近維修公交站,約定每天工資220元。2018年2月7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原告在腳手架上刷油漆時,因雨雪天氣地面傾斜腳手架輪子滑動,腳手架倒塌,導致原告和陳永江倒地受傷。原告葉某某被被告曾某送往襄陽市××區(qū)中心醫(yī)院檢查,后又被送往丹江口市第一醫(yī)院住院治療15天,住院醫(yī)療費21445.15元由被告曾某墊付。2018年5月17日,經(jīng)丹江口市思源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原告葉某某左側(cè)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尺骨莖突撕脫骨折,左腕關節(jié)損傷屬于十級傷殘,必然發(fā)生的后續(xù)治療費約需15000元,需誤工期170日、護理期60日、營養(yǎng)期90日。原告葉某某支付鑒定費3160元。被告曾某對原告在丹江口市思源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的傷殘程度、后續(xù)治療費評估、誤工期提出異議,于2018年6月20日向本院申請重新鑒定。2018年7月15日,經(jīng)襄陽匯馳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重新鑒定結論為:1、原告葉某某損傷致殘程度為十級;2、評定其后續(xù)治療費約需人民幣15000元;3、評定其自受傷之日起誤工期為120日。被告曾某未向本院提供鑒定費票據(jù)。原告葉某某戶籍地系湖北省××涼水河××組,其與妻子羅慶共同共有房屋在丹江口市××(××于××號××單元××)。原告葉某某與妻子羅慶結婚后,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兒子葉正陽。原告葉某某受傷后,被告曾某墊付醫(yī)療費21445.15元,并向原告支付生活費10000元。本院認為:公民的身體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原告因傷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21445.15元,系被告曾某實際墊付的費用,雙方均予以認可,對該費用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葉某某的誤工費37400元的請求,原告葉某某雖為農(nóng)業(yè)戶口,但其在丹江城區(qū)購置有住房,長期在城鎮(zhèn)居住,依靠打工生活,其誤工費應按2018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為10484元(31889元÷365天×120天)。關于原告葉某某的住院伙食補助費600元、營養(yǎng)費1800元、護理費5788.80元的請求,被告曾某僅對原告?zhèn)麣埑潭?、后續(xù)治療費、誤工期申請重新鑒定,對營養(yǎng)費、護理費未申請重新鑒定,本案以原告在丹江口市思源法醫(yī)司法鑒定所的鑒定為依據(jù)計算賠償金額,對原告的該三項請求,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葉某某的傷殘賠償金63778元的請求,原告葉某某在新港居委會購置有房產(chǎn),主要收入來源于城鎮(zhèn)打工,因此,應當按2018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其殘疾賠償金為63778元(31889元×10%×2年),對原告的該項請求本院予以確認。關于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1701.80元的請求,原告葉某某兒子葉正陽xxxx年xx月xx日出生,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應為11701.80元(21276元×11年×10%÷2人),該請求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葉某某的后續(xù)治療費15000元的請求,原告?zhèn)橐呀?jīng)丹江口市思源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和襄陽匯馳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仍需要后期治療費15000元,該費用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葉某某的鑒定費3160元的請求,系原告實際支出,有票據(jù)證實,對該項費用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葉某某的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的請求,因原告在工作中受傷,精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承擔責任的被告應當予以賠償,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及原告所受精神損害程度,本院依法酌情支持1000元。綜上,原告葉某某的各項損失為134757.75元,其中醫(yī)療費21445.15元、誤工費10484元、住院伙食補助費600元、營養(yǎng)費1800元、護理費5788.80元,傷殘賠償金63778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1701.80、鑒定費3160元、后續(xù)治療費1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原告葉某某與被告曾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4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7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潔,被告曾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建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應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責任。原告葉某某作為雇員在高處作業(yè),明知下雪天氣地面斜滑,原告葉某某在工作中未注意謹慎注意義務摔傷致殘,其自身也具有一定過錯,此次事故中應自己承擔相當于20%的責任,即承擔損失26119.55元【(134757.75-鑒定費316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20%】。被告曾某雇請原告葉某某從事刷油漆工作,作為雇主未能提供安全工作條件,缺乏安全保障措施,管理不到位,致原告葉某某因腳手架倒塌摔傷致殘,在此次事故中應承擔相當于80%的賠償責任,應向原告賠償各項損失104478.20元【(134757.75元-鑒定費316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80%】,并承擔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和鑒定費2844元(3160元×90%),合計108322.20元,扣減被告曾某已經(jīng)支付的費用31445.15元(醫(yī)療費21445.15元+生活費10000元),被告曾某還應支付原告各項損失76877.05元。原告葉某某自擔鑒定費316元(3160元×10%)。被告曾某辯稱“其與原告并非雇主與雇員的關系,原告起訴主體錯誤”的辯解理由,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曾某又辯稱“原告沒有注意自身安全,自身存在重大過錯,自己應承擔主要責任;該案件在起訴前已經(jīng)協(xié)商了結,原告現(xiàn)又反悔再次起訴,違反雙方的口頭協(xié)議,應駁回起訴”的辯解理由,沒有相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也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第十六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曾某在本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葉某某各項損失76877.05元。二、駁回原告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965元,減半收取1482.50元,由原告葉某某負擔552.50元,被告曾某負擔93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