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葉某1、葉某2等與葉某3、葉某4等遺囑繼承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原告:葉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葉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陸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上述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魏逸,上海泰吉十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備軍,上海泰吉十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葉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昕(系葉某3之子),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葉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毅(系葉某4之子),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葉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羚,女。
  被告:葉某6,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葉某7,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昀,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第三人:葉昀,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斯路XXX弄XXX號XXX室。
  第三人:郭明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斯路XXX弄XXX號XXX室。
  原告葉某1、葉某2、陸某某與被告葉某3、葉某4、葉某5、葉某6、葉某7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本案轉為普通程序,繼續(xù)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審理中,依法追加葉昀、郭明芳為第三人共同參與訴訟。原告葉某1、原告葉某2及葉某2與陸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魏逸、朱備軍、被告葉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昕、被告葉某4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毅、被告葉某5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馮羚、被告葉某6、葉某7、第三人葉昀均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郭明芳經(jīng)本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葉某1、葉某2、陸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進行繼承;其中十六分之九屬父親葉金涵的遺產(chǎn),由葉某3繼承其中六分之一、葉某1繼承六分之二、陸某某繼承六分之一,葉某2繼承六分之二;剩余十六分之七屬母親周富英的遺產(chǎn),按照法定繼承,由七子女均分。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的父母葉金涵與周富英于2001年1月經(jīng)房屋拆遷安置取得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2001年12月,原、被告母親周富英去世。2017年2月,原、被告父親葉金涵去世。葉金涵在2014年4月曾作公證遺囑,表示系爭房屋中屬其所有的份額由葉某3繼承六分之一,葉某1繼承三分之一,葉某2繼承三分之一,女婿陸某某繼承六分之一。
  被告葉某3辯稱,同意原告意見。
  被告葉某4辯稱,不同意原告意見,要求對整套房屋法定繼承。
  被告葉某5辯稱,葉金涵與周富英曾于1986年與葉某5、葉某6、葉某7約定由葉某5、葉某6、葉某7三人分別負責贍養(yǎng)奶奶和父母三人,三個老人的遺產(chǎn)則由葉某5、葉某6、葉某7三人平分?,F(xiàn)葉某5已履行贍養(yǎng)協(xié)議,故應按照1986年的協(xié)議進行繼承。
  被告葉某6辯稱,同意原告意見。
  被告葉某7辯稱,1986年確由葉某5、葉某6、葉某7三人與三個老人達成贍養(yǎng)協(xié)議。約定,老人在世時候醫(yī)療費三兄弟平攤;若有老人去世后,剩下的老人的糧食和錢由三兄弟平分。奶奶去世后,醫(yī)療費和后事費用均由葉某5支付。母親去世后,醫(yī)療費和后事費用均由葉某7支出。系爭房屋由老房動遷而來,老房子也是由葉某7建造。2001年動遷時,其他人均表示不要參與動遷,分新房。因此,動遷安置取得的房屋均應歸葉某7所有。原告所提供的葉金涵的遺囑一定是葉金涵被脅迫之下出具的。
  本院經(jīng)審理確認如下事實:葉金涵與周富英原系夫妻,生育有葉某3、葉某4、葉某5、葉某1、葉某6、葉某7、葉某2七名子女。周富英于2001年12月死亡。葉金涵于2017年2月死亡。周富英戶籍信息記載,文化程度為“文盲或半文盲”。
  2000年12月30日,葉某7、葉金涵簽署了《上海市房屋估價單》,載明葉金涵房屋建筑面積合計178.56平方米,葉某7房屋364.08平方米。
  2001年1月4日,葉某7、葉金涵向動遷部門提出合并安置申請,記載“張江鎮(zhèn)新茂村4隊:葉某7、葉金涵二戶申請合并為壹戶安置,其安置人數(shù)與政策享受面積均按《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和市府38號令規(guī)定本二戶合并安置,按政策選擇保留私房產(chǎn)權”。
  葉某7、葉金涵作為乙方代表、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作為甲方代理人簽署《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其中記載,被拆遷人為葉某7、葉金涵(郭明芳、葉昀、周富英)。還記載,乙方原居住張江鎮(zhèn)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系私有房屋,共計建筑面積542.64平方米;甲乙雙方同意互換房屋產(chǎn)權,按互換房屋面積,質(zhì)量結算差價;甲方以張江鎮(zhèn)古桐二村10幢29號門401室、402室計201.44平方米、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64.81平方米新建房屋換給乙方,計建筑面積266.25平方米,其中120平方米按三分之一成本價計算的價款為34680元,其余10、64.81、71.44平方米部分按1200元、1600元、2100元計價的價款為12000元、103696元、150024元,合計價款317864.85元(含調(diào)節(jié)因素17464.85元);按本市房屋估價標準估價,乙方原私房補償價款為398221.37元(含獎勵)。甲乙方互換房屋,安置房屋價款與原私房補償價款相抵,甲方在2001年1月19日付給乙方補差價款為80356.52元。葉某7在協(xié)議“乙方簽章”處右側簽署姓名,其姓名下方簽署“葉金涵”姓名。
  當天,葉某7、葉金涵還簽署了“私房拆遷互換產(chǎn)權結算單”,其中原私房面積按542.64元計算,記載甲方向乙方應收新房總價款317864.85元,結算小計甲方向乙方應付房屋補差價款80356.52元。
  2001年1月4日,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出具住房調(diào)配單,記載“原住房人員情況: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郭明芳、葉昀,地址張江鎮(zhèn)新茂4隊”,“新配房人員情況:葉金涵、周富英,新配房屋情況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調(diào)配原因記載華師大二附中動遷安置,本戶另貳套,張江鎮(zhèn)古桐二村10幢29號門401、402”。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出具的另一份住房調(diào)配單記載“原住房人員情況: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郭明芳、葉昀,地址張江鎮(zhèn)新茂4隊”,“新配房人員情況:葉某7、葉昀,新配房屋情況高斯路XXX弄XXX號XXX室”。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出具的第三份住房調(diào)配單記載“原住房人員情況: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郭明芳、葉昀,地址張江鎮(zhèn)新茂4隊”,“新配房人員情況:葉某7、郭明芳,新配房屋情況高斯路XXX弄XXX號XXX室”。
  期間,系爭房屋于2007年12月19日經(jīng)核準登記在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名下,建筑面積64.81平方米。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斯路XXX弄XXX號XXX室、402室房屋產(chǎn)權于2005年6月16日經(jīng)核準登記在被告葉某7與第三人葉昀、郭明芳名下。
  期間,葉某7就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房屋重新與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簽訂《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一份。其中被拆遷人記載為葉某7、郭明芳、葉昀,還記載,乙方原居住張江鎮(zhèn)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系私有房屋,共計建筑面積402.64平方米;甲乙雙方同意互換房屋產(chǎn)權,按互換房屋面積,質(zhì)量結算差價;甲方以張江鎮(zhèn)古桐二村10幢29號門401室、402室計201.44平方米,其中72平方米按三分之一成本價計算的價款為20,808元,其余5、53、71.44平方米部分按1,200、1,600、2100計價的價款為6,000元、84,800元、150,024元,合計價款279,096.85元(含層次調(diào)節(jié)因素);按本市房屋估價標準估價,乙方原私房補償價款為335,530.58元(含獎勵費)。甲乙方互換房屋,安置房屋價款與原私房補償價款相抵,甲方在2001年1月19日付給乙方補差價款為56,433.73元。葉某7在協(xié)議“乙方簽章”處右側簽署姓名。
  葉金涵就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房屋也重新與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簽訂《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一份。其中記載,乙方原居住張江鎮(zhèn)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系私有房屋,共計建筑面積140平方米;甲乙雙方同意互換房屋產(chǎn)權,按互換房屋面積,質(zhì)量結算差價;甲方以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新建房屋換給乙方建筑面積64.81平方米,其中48平方米按三分之一成本價計算的價款為13872元,其余5、11.81平方米部分按1,200、1,600計價的價款為6,000元、18,896元,合計價款38,768元;按本市房屋估價標準估價,乙方原私房補償價款為62,690.79元。甲乙方互換房屋,安置房屋價款與原私房補償價款相抵,甲方在2001年1月19日付給乙方補差價款為23,922.79元。葉金涵在協(xié)議“乙方簽章”處右側簽署姓名。
  審理中,原告向本庭提供以上葉金涵與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簽訂《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其中被拆遷人處記載為葉金涵、周富英。被告葉某7向本庭提供以上葉金涵與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簽訂《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原件一份,其中被拆遷人處記載為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經(jīng)本院向上海誠信房屋拆遷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更名)調(diào)查,核實了葉金涵與上海浦東房屋拆遷服務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保留私房產(chǎn)權安置協(xié)議》原件,其中被拆遷人記載為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上海誠信房屋拆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奚玉瑛向本院表示,2001年1月4日動遷協(xié)議簽訂后,因家庭矛盾,而其中兩套房屋已經(jīng)可以辦理權證,故葉某7、葉金涵向公司提出,要求把原簽訂的動遷安置協(xié)議拆分簽訂。公司就根據(jù)他們的要求,按照原先協(xié)議內(nèi)容,重新拆分簽訂了兩份安置協(xié)議。其中一份被安置人是葉某7、郭明芳、葉昀;另一份是葉金涵、周富英、葉某7,方便他們其中兩套房屋先去辦產(chǎn)證。后來,葉金涵找到公司表示,其沒有協(xié)議原件,要求公司補一份原件給他。奚玉瑛便補了一份原件給葉金涵。在制作這份補充原件時,工作人員因疏忽在被拆遷人欄漏寫葉某7姓名,而只寫了葉金涵、周富英的姓名。發(fā)現(xiàn)疏忽之后,工作人員找到葉金涵,在居委會工作人員的見證及葉金涵兩個女兒在場陪同的情況下,在補給葉金涵的原件上添加了葉某7的姓名。審理中,原告葉某2確認,動遷公司工作人員前來要求加名字的時候葉某2確實在場,但當時也提出如果加名字應將所有子女名字全部加進去。審理中,被告葉某7還提供:1、署名周富英的遺囑一份,以手寫體記載“本人周富英因重病在身,為了防止將來房產(chǎn)以及其他子女們的糾紛,本人將現(xiàn)居住地:張江鎮(zhèn)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64.81平方米)”的房屋產(chǎn)權等我去世之后,此房屋產(chǎn)權歸三兒子葉某7所有”。2、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張江鎮(zhèn)新茂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13日出具的證明,記載“茲由我村新茂村四隊村民周富英于2001年12月10日病故。周富英的產(chǎn)權繼承由兒子葉某7繼承。以上法律責任由此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由葉某7負責承擔”。3、甲方署名葉金涵、周富英、乙方署名葉某7,時間落款為2001年3月的協(xié)議書一份,記載“經(jīng)協(xié)商,對葉金涵房屋開發(fā)拆遷后所分配的新住房的性質(zhì)達成如下意見:……三、綜上所述,現(xiàn)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64.8平方米現(xiàn)房產(chǎn)權歸屬葉某7,房產(chǎn)證產(chǎn)權人為葉某7。葉金涵夫婦二人有權對該房使用至終身。但前提條件是:房屋產(chǎn)權同意歸葉某7……”。
  2014年4月19日,上海市鄭傳本律師事務所楊蘭律師、吳曉東律師出具《見證書》,記載“2014年4月19日,吳曉東律師、楊蘭律師到葉金涵家中,葉金涵當著律師的面,在附后的遺囑上簽字、蓋章,其頭腦清晰,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葉金涵要求,遺囑是經(jīng)其口頭表述,律師整理成文的。在簽字、蓋章前,葉金涵已聽讀一遍,完全知道遺囑的內(nèi)容。特此證明”。該《見證書》的附件《遺囑》記載:“立遺囑人:葉金涵,漢,出身日期:1919年11月22日,住址:上海浦東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配偶周富英,共育有柒個子女,長女葉某3,貳女兒葉某4,叁女兒葉某1,肆女兒葉某2,長子葉某5,貳兒子葉某6,叁兒子葉某7。2001年1月4日,我與周富英原居住的坐落于張江鎮(zhèn)新茂四隊葉家宅XXX號房屋被動拆遷,安置得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房屋。2001年1月4日的動遷協(xié)議所簽訂的被拆遷人為我與周富英,安置的房屋為我與周富英共同共有。2014年4月11日,動遷辦人員來我家中,要求核對原件,在未經(jīng)我同意的情況下,以當初簽此協(xié)議時,漏寫葉某7名字為由,擅自在協(xié)議的被拆遷人欄加上了葉某7名字。本人認為,動遷人員的此行為,沒有蓋動遷辦的公章或修改章,不應具有法律效力。鑒于周富英已于2001年12月10日去世,未留遺囑,故我在該房屋中的份額共為十六分之九。周富英去世后,我一直獨居生活。生活中,多有一些不便和需要,都是長女、叁女兒、肆女兒和女婿陸某某來幫助解決,其他子女特別是叁個兒子都對我不管不問。我除了以上房屋財產(chǎn)外,還有一點存款儲蓄,現(xiàn)根據(jù)我的意愿,結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吳曉東、楊蘭律師的見證下,立遺囑如下:1、我百年以后,我享有的房屋份額,由長女葉某3繼承陸分之壹,叁女兒葉某1繼承叁分之壹,肆女兒葉某2繼承叁分之壹,女婿陸某某繼承陸分之壹。2、我百年以后,我留有的存款儲蓄,同按上述房屋繼承的比例繼承。
  另查,動遷估價過程中,葉金涵為土地使用人的滬集宅(川沙)字第126,646號土地使用證記載土地上房屋建筑面積計178.56平方米,估價為98,795.62元。葉某7為土地使用人的滬集宅(川)字第126,619號土地使用證記載土地上房屋建筑面積計364.08平方米,估價為168719.59元。葉某7戶新茂四隊宅基地使用權于1994年審核確定人口為葉某7、郭明芳、葉昀,核定使用面積333平方米,主房占地105平方米,棚舍占地14平方米。葉金涵戶宅基地使用權于1991年審核確定人口為葉金涵(戶主)、周火引(妻),核定使用面積151平方米,主房占地79平方米,棚舍占地9平方米。1997年被許可拆除79平方米移址建造70平方米。(2層嗎)
  再查,“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項目居民拆遷安置口徑互換產(chǎn)權的超限安置金額結算方法記載“每戶權證戶套室內(nèi)5平方米內(nèi)為每平方米1,200元建筑面積,超過5平方米以上面積價格:(1)香楠小區(qū)的房屋為每平方米1,600元;(2)張江鎮(zhèn)古桐二村的房屋為每平方米2,100元。超過原私房面積部分價格:(1)香楠小區(qū)的房屋為每平方米2,100元(2)張江鎮(zhèn)古桐二村的房屋為每平方米2,250元?;Q產(chǎn)權后私房剩余面積按該戶房屋評估價的平均價格50%獎勵(按人均24平方米建筑面積為標準)”。
  還查,葉金涵、葉某7、葉某6、葉某5曾于1986年經(jīng)新茂村村委會調(diào)解簽署《葉金涵及三個兒子有關房產(chǎn)拆房、建房、撫養(yǎng)的協(xié)議》,記載有“撫養(yǎng)方法:三個兒子分頭承包,老人生病亡故以承包人為主并負擔該二項經(jīng)濟負擔,其他二子出于本人良心為輔。具體:葉某5管葉鳳金,寶康管父親,寶龍管母親,平時其他經(jīng)濟負擔按第貳條。至于老人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則按變化后的贍養(yǎng)費叁股開。至于老人居住由三子分頭承擔,當老人先后過失,他居住地方空了,則該子同其他兒子及父母親無關”、“老人亡故后所留財產(chǎn)歸其他老人,當最后一個也走了,則遺物三子平分”、“房產(chǎn)按各人目前居住為各人所得,客堂三個兒子均有份。當客堂拆后,客堂的東…及東半部分歸寶根,西…及西半部分歸寶康,考慮到寶龍現(xiàn)房屋面質(zhì)量較差,故寶龍得客堂的全部屋面?!?br/>  審理中,原、被告均確認,系爭房屋的分割價值由法院在每平方米50,000元至55,000元之間酌情確定。三原告及被告葉某3、葉某4、葉某5、葉某6均主張房屋折價款。被告葉某7主張房屋歸葉某7所有。原、被告亦確認,系爭房屋現(xiàn)由被告葉某7使用。
  本院認為,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系爭房屋系葉金涵與周富英生前所安置的動遷房。之前,雖因葉某7、葉金涵兩戶要求共同安置而共同簽署同一份動遷協(xié)議,之后又進行拆分。但從葉金涵、葉某7兩戶的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資料來看,兩戶的宅基地房屋和土地使用權是獨立的,并且葉金涵與周富英名下的宅基地房屋在動遷時的建筑面積并不低于140平方米,結合項目拆遷安置口徑的規(guī)定和系爭房屋住房調(diào)配單的內(nèi)容,雖然分拆后的動遷協(xié)議上仍留存葉某7的名字,但葉某7于其中已無動拆遷利益,系爭房屋應屬葉金涵與周富英的遺產(chǎn)。至于葉某7關于父母的房屋由其建造,故安置房屋亦應歸其所有的抗辯,因葉金涵戶原房屋的土地使用權歸屬葉金涵與周富英兩人,故相應的土地動遷利益當然歸屬于葉金涵與周富英。至于地上的房屋,即使由葉某7出資出力建設,因皆以葉金涵與周富英名義申請建造,根據(jù)農(nóng)村宅基地房屋的特性,相應權益亦歸屬葉金涵與周富英所有,而不當然歸屬于家庭內(nèi)部的出資、出力人。
  至于被告葉某5、葉某7所主張葉金涵已在《葉金涵及三個兒子有關房產(chǎn)拆房、建房、撫養(yǎng)的協(xié)議》對遺產(chǎn)作出處分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原、被告現(xiàn)所爭議的財產(chǎn)實際取得于2001年,并未被前述協(xié)議所處分。并且,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nèi)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F(xiàn)原告所持遺囑,由兩名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符合遺囑的生效要件,應屬有效,本院予以確認。葉金涵的遺產(chǎn)部分房屋,應按遺囑處理。被告葉某7主張葉金涵是在脅迫之下出具遺囑,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本院難以采信。
  至于周富英的遺產(chǎn),被告葉某7雖提供了署名周富英的遺囑一份,但根據(jù)原、被告的陳述及戶籍信息中文化程度的記載,周富英的文化程度為文盲或半文盲,該署名周富英的遺囑顯非周富英自書遺囑。鑒于該遺囑為代書遺囑,卻沒有其他代書人及見證人簽字確認,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此,周富英的遺產(chǎn)并不能按此遺囑進行分割,而只能進行法定繼承。
  鑒于系爭房屋原由葉金涵與周富英共同共有,現(xiàn)周富英亡故在前,故系爭房屋中原屬周富英所有的一半產(chǎn)權份額應由葉金涵與七名子女法定繼承,平均分割。因葉金涵在繼承周富英遺產(chǎn)后,其在系爭房屋中的份額也僅十六分之九,故其通過遺囑所能處分的遺產(chǎn),亦應限于系爭房屋十六分之九份額范圍內(nèi)。鑒于此,系爭房屋應由被告葉某3享有九十六分之十五產(chǎn)權份額,葉某4享有九十六分之六產(chǎn)權份額,葉某5享有九十六分之六產(chǎn)權份額,葉某6享有九十六分之六產(chǎn)權分額,葉某7享有九十六分之六產(chǎn)權分額,葉某1享有九十六分之二十四產(chǎn)權份額,葉某2享有九十六分之二十四產(chǎn)權份額,陸某某享有九十六分之九產(chǎn)權份額??紤]到系爭房屋由被告葉某7實際使用中,且其他原、被告均同意按折價款的方式取得份額,故系爭房屋確認歸被告葉某7所有,葉某7應按照原、被告各自的份額支付相應的折價款?,F(xiàn)原、被告對房屋分割價值的計算方法達成一致意見,本院予以確認,并據(jù)此計算房屋折價款。
  第三人郭明芳經(jīng)本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應視為對抗辯等訴訟權利的放棄,相應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香楠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利益歸被告葉某7所有;
  二、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葉某1折價款人民幣826,320元;
  三、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葉某2折價款人民幣826,320元;
  四、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陸某某折價款人民幣309,870元;
  五、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葉某3折價款人民幣516,450元;
  六、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葉某4折價款人民幣206,580元;
  七、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葉某5折價款人民幣206,580元;
  八、被告葉某7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葉某6折價款人民幣206,58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5,280元,由原告葉某1負擔人民幣8,820元,原告葉某2負擔人民幣8,820元,原告陸某某負擔人民幣3,307.50元,被告葉某3負擔人民幣5,512.50元,被告葉某4負擔人民幣2,205元,被告葉某5負擔人民幣2,205元,被告葉某6負擔人民幣2,205元,被告葉某7負擔人民幣2,20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宋麗君

書記員:張春華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