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侯毅,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徐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徐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葉某某與被告徐某1、徐某2遺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后因被告徐某1下落不明,本院進行公告送達,將本案轉(zhuǎn)為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葉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侯毅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徐某1、徐某2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判決由原告葉某某繼承取得被繼承人徐延松名下的上海市長寧區(qū)長寧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產(chǎn)權(quán)。事實和理由:徐日康(1984年2月12日報死亡)與陳芝瑛(2001年2月2日報死亡)系夫妻關(guān)系,兩人育有子女四人,分別為徐延松、徐某2、徐某1、徐信源(1957年8月31日死亡)。徐延松(2019年4月4日死亡)與葉惟民(1999年12月1日報死亡)系夫妻關(guān)系,兩人未生育子女。原告系葉惟民的哥哥葉正一的女兒。系爭房屋于2001年2月8日登記在徐延松一人名下。2007年4月2日,徐延松在上海市長寧區(qū)公證處留有公證遺囑,將系爭房屋由原告一人繼承取得。原告葉某某現(xiàn)表示接受徐延松的遺贈,為此訴訟至法院要求依法判決。
被告徐某1、徐某2未到庭,本院無法聽取其答辯意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繼承人徐延松(2019年4月4日死亡)與配偶葉惟民(1999年12月1日報死亡)系原配夫妻,二人婚后未生育、領(lǐng)養(yǎng)子女。徐延松的父親徐日康(1984年2月12日報死亡)和母親陳芝瑛(2001年2月2日報死亡)二人婚后生育子女四人,分別是徐延松、徐某2、徐某1、徐信源(1957年8月31日死亡)。系爭房屋于2001年2月8日登記在徐延松一人名下。2007年4月2日,徐延松在上海市長寧區(qū)公證處留有公證遺囑,將該房屋遺贈給原告葉某某一人。
庭審中,本院于2019年8月26日向被告徐某2做調(diào)查筆錄。被告徐某2表示認可被繼承人徐延松公證遺囑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意由原告葉某某取得系爭房屋產(chǎn)權(quán)。
上述事實有居民死亡證明書、戶籍摘抄、??跉v史庫信息、戶籍證明、人事檔案、房地產(chǎn)權(quán)證、上海市不動產(chǎn)登記簿、公證書等證據(jù)為證,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公民依法享有繼承權(quán)。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被繼承人徐延松的父母、配偶均先于其過世,婚后無生育、領(lǐng)養(yǎng)子女,無第一順位繼承人,被告徐某1、徐某2系被繼承人徐延松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本案中,被繼承人徐延松生前留有公證遺囑,明確表示將其遺產(chǎn)系爭房屋一套遺贈給原告葉某某,原告葉某某表示接受遺贈。對此,本院予以認可。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海市長寧區(qū)長寧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原告葉某某繼承所有,被告徐某1、徐某2有配合原告葉某某辦理上址房屋產(chǎn)權(quán)變更登記的義務。
案件受理費26,800元,由原告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于紅娟
書記員:顧薛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