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介休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浩,男,山西浩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鐵峰,男,山西浩順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介休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立福,男,山西鼎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芳,女,山西鼎陽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榆次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國炬,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敦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職工。
原告史某某與被告龐某某、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史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鐵峰、被告龐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薛立福、田芳、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敦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史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二被告賠償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車輛損失費、醫(yī)療器械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鑒定費各項損失共計71337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10月28日,被告龐某某駕駛晉Kxx號轎車沿彥博路由西向北掉頭時與原告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碰撞,造成原告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鑒定原告為十級傷殘。經(jīng)介休市公安局交警隊處理,認定被告龐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史某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肇事車晉KR6165在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遞交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1份。
本院認為,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依法受法律的保護,原告史某某受傷后應得到相應的賠償。介休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合法有效,且雙方認可,本院應予認定,并作為賠償?shù)囊罁?jù)。原告史某某提供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雖是原告史某某單方委托,但程序合法,二被告也未申請重新鑒定,故本院對司法鑒定意見書中原告史某某的傷殘等級予以認定。根據(jù)有關(guān)規(guī)定,原告史某某的損失首先應由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在晉Kxx號車投保交強險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史某某醫(yī)療費10000元(其中已付5000元)、傷殘賠償金48832.23元;摩托車損失維修費1655元;剩余醫(yī)療費用(包括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醫(yī)療器械費)9137元(其中被告龐某某已付原告史某某1000元),由原告史某某與被告龐某某按責任分擔。被告龐某某稱,事故發(fā)生后第二天給了原告史某某之妻300元生活費,無據(jù)佐證,本院不予認定。被告龐某某因該事故造成車輛損失1800元,因原告史某某未投保交強險,存在過錯,故該損失應由原告史某某承擔。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五條(六)項、第十六條、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等有關(guān)司法解釋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限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史某某醫(yī)療費10000元、誤工費17263.23元;護理費6161元;殘疾賠償金18908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鑒定費1500元;車輛損失維修費1655元;共計60487.23元(已付5000元,剩余55487.23)。
二、限被告龐某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賠償原告史某某醫(yī)療費用(包括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醫(yī)療器械費)9137元的70%即6395.9元(其中已付1000元,剩余5395.9元)。
三、限原告史某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賠償被告龐某某車輛維修費1800元。
四、駁回原告史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83元,由原告史某某承擔261元,由被告龐某某承擔135元,由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中心支公司承擔1187元。反訴案件受理費25元,由原告史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王愛榮 人民陪審員 宋守俊 人民陪審員 孟繁盛
書記員:任潤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