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史某甲。
法定代理人史某乙,系原告史某甲之母。
委托代理人夏衛(wèi)東,湖北漢江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參加調解,簽收法律文書,代領執(zhí)行款物。
原告史某乙。
委托代理人夏衛(wèi)東,湖北漢江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參加調解,簽收法律文書,代領執(zhí)行款物。
原告王某甲(曾用名王婉盈)。
法定代理人軒某。
委托代理人夏衛(wèi)東,湖北漢江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參加調解,簽收法律文書,代領執(zhí)行款物。
被告王某乙。
委托代理人李波,湖北獻真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訴訟代理。
被告王某丙。
法定代理人張某,系被告王某丙之母。
委托代理人李波,湖北獻真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訴訟代理。
被告張某。
委托代理人李波,湖北獻真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訴訟代理。
原告史某甲、史某乙訴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繼承糾紛一案,及原告王某甲訴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依法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東擔任審判長,審判員計妍、代理審判員杜蔚(主審)參加的合議庭,于2015年11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原告史某甲的法定代理人兼原告史某乙及其共同委托代理人夏衛(wèi)東,原告王某甲的委托代理人夏衛(wèi)東,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李波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史某甲、史某乙訴稱:1989年左右,被告張某與王俊國結婚。并先后生下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后兩人解除婚姻關系。2008年8月,我與王俊國相識,后同居生活?!痢痢痢聊辍痢猎隆痢寥丈媸纺臣?。2012年1月22日,王俊國因病去世,其留下的巨額財產被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實際掌控并處分。原告史某甲作為王俊國的法定繼承人卻沒繼承到任何財產,無生活來源;我作為王俊國生前照顧較多的人,也沒有得到合理補償。為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現(xiàn)特起訴貴院請求判令:三被告返還我們應當繼承的遺產共計1387000元;本案訴訟費由三被告負擔。
原告王某甲訴稱:我母親軒某、父親王俊國于××××年××月××日結婚,我系二人婚生女。2008年3月31日,我父母解除了婚姻關系,我歸母親軒某撫養(yǎng),父親王俊國每月支付撫養(yǎng)費500元。2012年1月22日,父親王俊國因病去世,其留下巨額財產被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實際掌控并處分。我作為父親王俊國的法定繼承人之一,沒有繼承到任何財產。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特起訴貴院請求判令三被告返還我們應當繼承的遺產共計1387000元;本案訴訟費由三被告負擔。
原告史某甲、史某乙、王某甲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共同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證據一、王俊國死亡證明,證明王俊國的死亡事實。
證據二、原告史某甲出生證明及司法鑒定意見書,證明原告史某甲系王俊國的非婚生子。
證據三、鄖且公安局柳陂派處所證明及調解書,證明王俊國和原告王某甲為父女關系。
證據四、調查筆錄及一組照片,證明原告史某乙在王俊國生病對其照料較多,王俊國在生前開發(fā)了很多小產權房,這些房子被被告張某進行了出租收益。
證據五、銀行卡查詢記錄(尾號為0614的卡上有100多萬,尾號為6373的卡上有3萬多元,尾號為3811的卡上有32萬多元),證明王俊國留有遺產。
證據六、保險理賠98315.2元,證明該款被被告王某乙領取,該款應作為遺產進行分割。
證據七、王俊國在千錦房地產公司持有的33.3%股份,證明該股份屬于王俊國遺產,應依法進行分割。
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共同辯稱:從法律上來說張某與本案無任何關系,將張某列為被告不適格。本案所訴遺產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請求法庭依法駁回原告史某甲、史某乙、王某甲的訴訟請求。
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未向本院遞交抗辯證據。
經庭審質證,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對原告史某甲、史某乙、王某甲提交的證據一、二、三無異議。對證據四有異議,認為筆錄屬證人證言,證人應到庭接受質詢,證人未到庭,因此對其真實性有異議,同時也與本案也不具有關聯(lián)性。繼承是公民死亡時的遺留下來的合法財產,而原告史某甲、史某乙、王某甲并未證明這些是遺留下來的合法財產。對尾號為3811的銀行卡銷卡日期為2010年4月20日,與本案無關;對尾號為0614的銀行卡上顯示的轉賬時間為2011年1月22號即死亡當天轉的錢,這筆錢不屬于遺產范疇;對尾號為6373的銀行卡的確是在2011年1月30日顯示有3萬多元,此卡我們也不清楚,而且一直存在各項交易,我們也希望對此款的金額依法進行查詢和分割。但是如款項被追回,也應償還王俊國生前債務。因此,這組證據達不到原告史某甲、史某乙、王某甲的證明目的。對證據六因指定了受益人,也不在遺產范疇之內。對證據七公司并不在王俊國名下,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達不到證明目的。
經審理查明:被告張某系王俊國第一任妻子,被告王某乙、王某丙系二人婚生子女,后張某、王俊國離婚。原告王某甲系王俊國與第二任妻子軒某的婚生女;2008年3月31日,軒某與王俊國離婚,原告王某甲由其母親軒某撫養(yǎng)。原告史某甲是原告史某乙與王俊國同居期間所生非婚生子。2012年1月22日,王俊國病世。因王俊國父母已先于王俊國死亡,其法定繼承人為王某乙、王某丙、王某甲、史某甲四人?,F(xiàn)原告史某乙、史某甲、王某甲以被繼承人王俊國病世留下巨額遺產,被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占有、處分為由,請求法院判令三被告返還三原告應當繼承的被繼承人王俊國的遺產共計1387000元;本案訴訟費由三被告負擔。
另查明,三原告請求返還的被繼承人王俊國的遺產情況為:十堰千錦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股權已轉讓;王俊國在十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無房產登記;戶名為王俊國卡號為62×××14的中國農業(yè)銀行卡中合并交易中有一筆為1169565.34元,是該卡在銀行系統(tǒng)中所有的存入和支取的合并數,而非當天的轉入或轉出數額,該帳戶現(xiàn)仍為正常戶,余額為0.01元;戶名為王俊國卡號為62×××11的中國農業(yè)銀行主卡,開卡日期為2010年3月21日,銷卡日期為2010年4月22日,在王俊國生前就已經注銷;戶名為王俊國卡號為62×××73的中國工商銀行的理財金財戶,2012年1月30日時余額顯示為30346.85元,此時王俊國已死亡,屬其遺產,但之后該卡均是在POS機消費和ATM機取款,無法查實具體消費人和使用人;王俊國名下原有鄂C×××××寶馬車一輛,但該車在2011年12月1日轉移登記,此時王俊國還未死亡;王俊國生前在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的身故保險,保險金受益人為“法定100%”,根據法律規(guī)定,在王俊國去世后,該保險金屬于遺產范圍,保險金額為98312.50元由保險人支付給王俊國的法定繼承人,但是該款全部由被告王某乙領取。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王俊國死亡,繼承開始。王俊國的父母先于王俊國死亡,而王俊國死亡之時并無配偶,故王俊國的法定繼承人為其婚生子女王某乙、王某丙、王某甲和非婚生子史某甲。原告史某乙與被繼承人王俊國未辦理結婚登記,不是王俊國的法定繼承人,王俊國死亡時未將其財產遺贈給原告史某乙,因此原告史某乙雖認為其對王俊國照顧較多,但請求對其的補償無據,其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王俊國已委托他人將十堰千錦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死亡時,王俊國名下并無房產、車輛及存款;且原告史某甲、王某甲無證據證實被告王某乙、王某丙、張某占有、處分了王俊國的遺產。王俊國生前在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的身故保險,保險金受益人為法定100%,根據法律規(guī)定,在王俊國去世后,該保險金屬于遺產范圍,現(xiàn)該款由被告王某乙領取,應當將屬于原告史某甲和王某甲的部分予以返還。綜上,據此,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第六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乙返還原告史某甲、王某甲款共計49156.25元。
二、駁回原告史某甲、王某甲對被告王某丙、張某的訴訟請求。
三、駁回原告史某甲、王某甲其它訴訟請求。
四、駁回原告史某乙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4790元,原告史某乙、史某甲、王某甲承擔14376元,被告王某乙承擔41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戶名:湖北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廣場支行;賬戶號:17×××01。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郵電街12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0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審判長 張東
審判員 計妍
代理審判員 杜蔚
書記員: 曾靖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