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史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滄州市運河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
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滄州市運河區(qū)永濟東路19號。
法定代表人:謝華生,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鳳森,
河北東方偉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史某某因與被上訴人
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滄州大化)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903民初22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3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quán)益,構(gòu)建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符合法定條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有該條規(guī)定三種法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關于是否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首先,滄州大化以史某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對此應負舉證責任。史某某在醫(yī)療期前原工作為儀表工,在其醫(yī)療期滿后,另行安排工作為倉庫管理員,后轉(zhuǎn)崗為造氣車間員工。史某某能夠勝任滄州大化另行安排的倉庫管理員工作,故,滄州大化以史某某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勝任崗位為由而解除合同,理據(jù)不足。因此,滄州大化依據(jù)不足,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其次,根據(jù)本案查明事實,解除勞動合同決定、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日期均為2016年11月29日,工會決議日期為2016年11月17日,通知史某某本人解除合同日期為2016年12月2日,公告辦理離職手續(xù)日期為2016年12月27日。通過上述日期證實,滄州大化解除合同程序倒置,其未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的提前三十日通知史某某本人,亦未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綜上,滄州大化解除與史某某的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四十八條、第八十七的規(guī)定,滄州大化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依法向史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標準二倍的賠償金。由于史某某對滄州大化提交的工資表有異議,且關聯(lián)工資銀行卡不能證實解除合同前月工資金額,因此,根據(jù)《參保人員養(yǎng)老保險繳費基數(shù)表》證實史某某2016年繳費基數(shù)工資為31445.4元,確定史某某在勞動合同解除前月工資為2620.45元,故賠償金數(shù)額應為:(2620.45×20+2620.45÷2)×2=107438.45元,本院予以支持。依照《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合同時,應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yī)療補助費,故滄州大化應支付史某某醫(yī)療補助費15722.7元。史某某未提供充分有效證據(jù)證明滄州大化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有克扣其工資的情形,故對該項主張不予支持。一審法院依據(jù)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工資卡明細,判令滄州大化支付史某某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工資差額12362元,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認可。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滄州大化未足額支付史某某勞動報酬,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加付賠償金,故史某某主張支付100%賠償金12362元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通知史某某解除合同日期為2016年12月2日,按照提前30天通知的法律規(guī)定,雙方解除合同日期應為2017年1月1日,故2016年12月社會保險費1381元應由滄州大化繳納,本院對史某某該項主張予以支持。2016年12月工資2620.45元,滄州大化應予補發(fā)給史某某,本院予以支持。因雙方認可2016年年休假工資2412.85元應予補發(fā)的事實,故本院對該項主張予以支持。關于史某某主張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其未提供明確的數(shù)額,亦未提供相關證據(jù)證明繳納情況,且已由用人單位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xù),但因欠繳或繳費基數(shù)有異議等發(fā)生的爭議,應由社會保險管理部門解決處理,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故,本院對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史某某主張的交通費用,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史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應予支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冉旭
審判員 張梅
審判員 溫麗梅
書記員: 丁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