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史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大慶市讓胡路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玲,黑龍江欲凌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大慶市紅崗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文,黑龍江羿洪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訴請求:1.撤銷大慶市薩爾圖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602民初907號民事判決;2.判令被上訴人為上訴人辦理蘭德華府居住小區(qū)5號2門021004室房屋過戶登記手續(xù);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如下: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2015年4月23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協(xié)議》,被上訴人將登記在其名下的位于薩爾圖區(qū)蘭德華府居住區(qū)5號2門021004室,建筑面積為88.76平方米的房屋出售給上訴人,該房屋買賣協(xié)議是基于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guī)定,真實有效。且上訴人已經將購房款交付給被上訴人,被上訴人向上訴人出具了收據(jù),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交接了房屋,被上訴人對該房屋進行了裝修并實際入住,并交納了物業(yè)費、水電費。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被上訴人辯稱,通過一審被上訴人提交的與上訴人的配偶的電話錄音可知,本案的情形就是以買賣作為民間借貸的擔保的情形。現(xiàn)涉案房屋已以設立抵押權,該事實一審已經查清,因此不能辦理過戶登記,故上訴人的請求無法實現(xiàn),請求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上訴人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被告繼續(xù)履行原、被告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2.要求被告為原告辦理蘭德華府居住小區(qū)5號2門021004室房屋過戶登記手續(xù);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于2015年4月23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協(xié)議》,被告將登記在自己名下的位于薩爾圖區(qū)蘭德華府居住區(qū)5號2門021004室建筑面積為88.76平方米(有貸款)的房屋出售給原告,同時原告將先期購房款20萬元交付給了被告,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收據(jù),原告史某接房后已完成了對標的房屋的裝修并實際入住,且向開發(fā)商、物業(yè)、水電部門繳納了相應的費用,向銀行分期償還了房屋貸款,標的房屋實際所有權人是原告。原告多次要求被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未果,故原告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及認為如下:對于原告提交的王某與史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王某出具的收到55萬購房款的收條,本院認為,結合其他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在庭審中的合理陳述,不能證實原被告雙方存在真實的房屋買賣關系,也不能證實原告已交付被告20萬元購房款。本案系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根據(jù)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在庭審中的合理陳述,原告史某與被告王某之間不存在真實的房屋買賣關系,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史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9300元,由原告史某負擔。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jù)。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一致。
上訴人史某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大慶市薩爾圖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602民初9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本案中,上訴人主張其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真實有效,且其向被上訴人交付了20萬元的首付款。但是,從上訴人舉證的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23日的收條來看,首先,該收條中顯示的收款數(shù)額為55萬元,這與通常的實際收款數(shù)額應與收條中所顯示的數(shù)額相一致的交易習慣不符,且該收條中付款人處為空白,無法證明是上訴人向被上訴人交付的房款。因此,上訴人所提供的證據(jù)無法證實其主張。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9300元,由上訴人史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程雪飛
審判員 袁力民
審判員 劉宏博
書記員:姜雅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