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雞西城?;炷劣邢薰荆∷睾邶埥‰u西市城子河區(qū)。法定代表人:張傳軍,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海濤,黑龍江晟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法定代表人:馬立功,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正懷,男,該公司職工。
城海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中建公司給付混凝土款7814397.18元;2、按年利率6%計算,支付2017年1月26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事實和理由:2013年6月22日城海公司與中建公司簽訂《雞西萬達廣場工程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總金額4000萬元,城海公司按約定供應了混凝土,但中建公司始終拖延支付相應價款,經(jīng)多次索要未果,故訴至法院。中建公司辯稱,供應混凝土屬實,但雙方?jīng)]有最終結算,供貨數(shù)額無法確定,利息不予認可,合同中沒有約定。城海公司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下列證據(jù),本院組織雙方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經(jīng)審查核實,認定如下:《雞西萬達廣場工程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一份、企業(yè)詢證函一份,證實雙方于2013年6月22日簽訂采購合同,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間為本合同質量保證期后支付全部價款,城海公司按照該合同約定的型號、時間履行了交付義務,2017年1月10日中建公司證實欠城海公司貨款8214397.18元,2017年1月25日給付城海公司貨款40萬元。中建公司質證認為:合同中約定雙方完成最終結算后支付95%,另5%在質保期滿后半年內支付,對于城海公司提供的欠款數(shù)額不予認可,對于企業(yè)詢證函真實性需要進行確認。中建公司未提交證據(jù)。上述證據(jù),內容客觀真實,在雙方各自提出欠款數(shù)額后,城海公司沒有再向中建公司供應混凝土,中建公司也表示不再需要城海公司供應混凝土,足以說明雙方買賣關系已結束?,F(xiàn)城海公司認可中建公司提出的欠款數(shù)額,故本院對城海公司提交的證據(jù)及所要證實的內容予以采信。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6月22日城海公司與中建公司簽訂《雞西萬達廣場工程商品混凝土采購合同》,城海公司為中建公司承建的雞西萬達廣場工程供應混凝土,暫估總金額4千萬元,共25種型號,每種型號采取固定單價,采取分批供應方式,中建公司根據(jù)施工實際進展情況向城海公司提出供應要求,城海公司最遲不得超過60分鐘。中建公司按照工程節(jié)點完成情況按比例支付貨款,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雙方完成結算且中建公司收到發(fā)包方的相應付款90日內,支付結算總價的95%,另5%作為質量保證金,在6個月質量保證期滿后半年內支付。城海公司按約定供應了混凝土,2015年10月完成最后一次供應。2016年7月15日涉案工程交付使用。2017年1月10日城海公司向中建公司雞西萬達廣場項目部經(jīng)理劉某出具了一份詢證函,核對拖欠貨款情況,中建公司提出的拖欠貨款數(shù)額為8459434.68元,劉某在信息不符處注明,實際欠款數(shù)額為8214397.18元,此金額為過程中月結金額,不作為結算依據(jù),最終以實際結算為準。注明上述內容后加蓋了中建公司雞西萬達廣場項目部印章。2017年1月25日中建公司最后給付貨款40萬元。訴訟中,城海公司認可實際發(fā)生的總價款約為2300萬元,中建公司主張已支付1390萬元。中建公司認可發(fā)包方已支付工程款超過2400萬元,不以發(fā)包方給付相應款項作為給付城海公司貨款的抗辯理由。中建公司認可不再需要城海公司供應混凝土。
原告雞西城?;炷劣邢薰荆ㄒ韵潞喎Q城海公司)與被告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人民陪審員參與本案事實認定。原告城海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海濤,被告中建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正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雙方對買賣關系的事實均無異議,爭議在于貨款的數(shù)額,2016年7月15日涉案工程已實際交付使用,至此,支付貨款中的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條件已成就,中建公司又明確表示不再以發(fā)包人給付相應款項作為給付貨款的抗辯。因此,付款條件只剩最后的結算問題。劉某作為中建公司雞西萬達廣場項目部經(jīng)理,在城海公司詢證函中核對欠款數(shù)額的行為屬于代表中建公司從事的經(jīng)營行為。從其確認的信息內容來看,即明確了欠款數(shù)額,又表示不作為結算依據(jù)。但在此之后,城海公司沒有再向中建公司供應混凝土,中建公司也表示不再需要城海公司供應混凝土。這足以說明雙方買賣合同已履行完畢?,F(xiàn)城海公司認可該欠款數(shù)額,因此,應以該數(shù)額作為雙方最終的結算數(shù)額。故本院對中建公司的抗辯理由不予采信。在付款條件均已成就的前題下,中建公司未按約定給付貨款的行為已構成違約。因此,應當承擔繼續(xù)給付貨款及支付利息損失的違約責任。對于利息損失的計算問題。在買賣合同關系中,如未對逾期付款損失進行約定,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罰息利率可作為參照標準?,F(xiàn)城海公司主張的計算標準并未超出上述標準,本院予以支持。因貨款應預留5%的質量保證金,在質量保證金應付期限屆滿前,質量保證金數(shù)額不能作為計算基數(shù)。故在計算利息損失時應扣除質量保證金后進行分段進算。但計算質量保險金時應先確定一個實際履行總價款。雖然雙方對實際履行的總價款無法達成一致,城海公司認可約為2300萬元,中建公司認可已支付1390萬元,劉某確認的欠款數(shù)額為8214397.18元。結合以上數(shù)額來看,按城海公司認可的數(shù)額作為計算質量保證金的數(shù)額,再以此扣減進行分段計算利息損失,屬于減輕了中建公司的責任。故本院以2300萬元作為計算基數(shù)。綜上,按照中建公司2017年1月25日最后一次給付的40萬元貨款計算,中建公司尚欠城海公司貨款數(shù)額為7814397.18元(8214397.18元-40萬元)。質量保證金數(shù)額為1150000元(2300萬元×5%),質量保證金給付期限為2016年7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從2017年1月26起至2017年7月15日止,計算利息損失的基數(shù)為6664397.18元,計算數(shù)額為187333元(6664397.18元×6%÷365天×171天),2017年7月16日后的利息損失計算,應以7814397.18元為基數(shù),截到判決之日,中建公司應支付的利息損失數(shù)額為360748元(187333元+7814397.18元×6%÷365天×135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給付原告雞西城海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款7814397.18元;按年利率6%計算,支付2017年1月26日起至2017年11月28日止的利息360748元,共計8175145.18元,2017年11月29日起至實際給付混凝土款之日止的利息,以未付混凝土款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6%繼續(xù)計算。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70332元,原告雞西城海混凝土有限公司負擔1618元,被告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68714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