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委托訴訟代理人:安慶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保險公司職員。
原告:馬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被告:黑河市昌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住所地:黑河市***。
法定代表人:何德平,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成善國,黑河市中小企業(y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
被告: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昌某公司職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成善國,黑河市中小企業(y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
第三人:葉冬,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無固定職業(yè),住黑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可鑫,黑龍江仲信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第三人:曹東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第三人:黃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退休公務(wù)員。
原告陳喬某、馬某某與被告黑河市昌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某公司)、莊某某、第三人葉冬、曹東陽、黃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1日立案后,依法進行審理。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決被告昌某公司履行編號為(GF-2000-0171)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已售昌某雅典城小區(qū)3幢1層3、4、5號門市房交付義務(wù);2、判令被告昌某公司承擔(dān)本案訴訟費。事實與理由:2015年9月30日,二原告與被告昌某公司簽訂了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編號GF-2000-0171),合同約定被告昌某公司將昌某雅典城小區(qū)3幢1層3、4、5號門市房分別以總價款774,900元、760,260元、774,960元的價格出售給二原告。該三處房屋出售時即是現(xiàn)房,且已辦理產(chǎn)權(quán)登記手續(xù),登記在被告莊某某名下。二原告已于合同簽訂當日履行了支付全部房屋價款的義務(wù)。后二原告多次找到被告昌某公司要求其實際交付三處房屋。被告昌某公司均以“過幾天就交付”為由推脫,拒不履行給付義務(wù),故原告訴至法院。
第三人葉冬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準許申請人參加本案訴訟活動;2、確認本案訴爭房產(chǎn)昌某雅典城3號樓4號商服、5號商服為葉冬所有;3、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1、基本事實。2011年8月24日,葉冬與被告昌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德平商議購買昌某地產(chǎn)所屬3號樓1單元3、4、5號商服,合計100萬元,昌某公司當日為葉冬出具收據(jù)。后何德平將3號商服擅自出售并退還葉冬30萬元?,F(xiàn)經(jīng)了解4、5號商服已由何德平的兒媳莊某某辦理了房產(chǎn)預(yù)登記。原告的房產(chǎn)買賣合同簽訂在葉冬之后,被告行為屬于一房多賣。2、被告以其兒媳名義辦理的房產(chǎn)預(yù)登記無效。被告因存在多筆債務(wù),為保住財產(chǎn)以虛假形式讓近親屬辦理房產(chǎn)預(yù)登記,系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親屬之間惡意串通,不僅損害了葉冬的利益,也損害了社會公眾利益。葉冬認為,原告主張訴爭樓房屬于自己所有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的,從時間上看,葉冬已經(jīng)合法買受了房產(chǎn)在先,現(xiàn)申請人特向法院提出申請參加本案的訴訟活動。
第三人曹東陽、黃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申請參加陳喬某、馬某某訴昌某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第三人;2、依法確認申請人曹東陽、黃某某與昌某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有效;3、位于人大高層3號樓3號門市面積129.15平方米和5號門市面積129.16平方米歸申請人曹東陽、黃某某所有,房屋價值165萬元;4、訴訟費、送達費用由敗訴方承擔(dān)。事實與理由:原告陳喬某、馬某某訴被告昌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申請人對該案標的物位于人大高層3號樓3號門市面積129.15平方米和5號門市面積129.16平方米享有所有權(quán)。申請人于2011年4月27日以價款154.98萬元、154.992萬元購買了該兩處房屋,昌某公司于2013年6月5日將房屋交付給申請人所有。申請人交付了入戶等相關(guān)費用。同年8月10日申請人又將房屋出租給昌某公司的何德平使用。申請人認為,原、被告爭議的兩處房屋昌某公司已無權(quán)處分,雙方不存在真實的房屋買賣合同關(guān)系,如判決原、被告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將損害申請人的合法利益,故特向貴院申請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被告昌某公司為原告陳喬某、馬某某出具房款收據(jù)上明確表明房款系頂賬方式支付,原告陳喬某、馬某某亦承認其與昌某公司之間存在借貸關(guān)系。盡管原告陳喬某、馬某某與被告昌某公司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但爭議房屋并未交付給原告陳喬某、馬某某,故本院認定原、被告之間應(yīng)為民間借貸關(guān)系。按照法律規(guī)定本院已釋明原告是否變更訴訟請求,原告陳喬某、馬某某表示不變更訴訟請求,故本院駁回原告陳喬某、馬某某的起訴。第三人葉冬、曹東陽、黃某某提起訴訟的前提系原、被告之間為房屋買賣之訴,現(xiàn)本案經(jīng)審理認定原告與昌某公司之間系民間借貸關(guān)系,并非真實的房屋買賣關(guān)系,第三人提起訴訟的前提不存在,故第三人葉冬、曹東陽、黃某某作為有獨立請求權(quán)第三人提起與房屋買賣關(guān)系有關(guān)的訴訟主體不適格。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駁回原告陳喬某、馬某某的起訴;
二、駁回第三人葉冬的起訴;
三、駁回第三人曹東陽、黃某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盧宏波
審判員 蔣申霞
人民陪審員 關(guān)玉娟
書記員: 高海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