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良
王文太(黑龍江青天律師事務所)
丁某賢
王文某
原告許國良,男,1972年6月10日,漢族,農民,住拜泉縣。
委托代理人王文太,男,黑龍江青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丁某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望奎縣。
被告王文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拜泉縣。
原告許國良訴被告丁某賢、王文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周欣航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許國良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文太、被告丁某賢、王文某均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許國良訴稱:2016年1月,被告王文某找到我說讓我種植南瓜,由被告丁某賢回收購買,當時簽訂了南瓜回收合同,約定保底回收價格為0.4元每市斤,收購時間為2016年8月1日到2016年8月30日。
在種瓜之前,為了讓瓜盡早成熟,我們同村種植南瓜的農戶都采取了扣膜種植的技術,南瓜成熟日是2016年8月5日左右,但當我們通知二被告收瓜時,被告以瓜價過低為由拒絕以每市斤0.4元進行回收,致使在2016年8月18日發(fā)生冰雹災害后我們所種植的南瓜腐爛在地里,被告又以南瓜質量不合格拒絕收購。
現(xiàn)就南瓜損失問題與二被告協(xié)商未果,為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要求:1、要求二被告賠償南瓜損失款14400.00元及違約金6000.00元;2、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3、二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丁某賢辯稱:我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方種植的南瓜是因為沒有達到成熟度我才沒有回收,不存在違約金發(fā)生的情形,原告方的南瓜因遭受了冰雹導致腐爛,質量已經不符合合同要求,所以我才拒絕收購。
除此之外,我與原告在簽訂合同時,是我提供的南瓜種子,原告方現(xiàn)在仍有一半費用沒有支付。
被告王文某的答辯意見與被告丁某賢一致。
原告許國良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1、南瓜收購合同一份,證明丁某賢與許國良簽訂過保價回收合同,收購價是每斤0.4元,并約定了如甲方不收購,每畝地賠償乙方500元的違約金條款;
2、2016年8月10日左右制作的錄像材料一份,證明被告拒絕收購原告南瓜的真實原因是認為0.4元回購價格太高而拒絕收購;
3、2016年8月10日對被告王文某錄音材料一份,證明被告王文某與丁某賢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賣南瓜籽的收條,證明種植南瓜的收益是912.00元;
5、2016年8月30日的照片及南瓜實物,證明南瓜受冰雹災害之后的自然狀態(tài)。
被告丁某賢質證意見:對證據(jù)1,對于該合同的真實性及要證明的問題沒有異議,但認為該合同為被告王文某起草打印,自己對合同內容并不完全知情,而且還沒等瓜成熟的時候就已經受了冰雹災害,所以我才沒有回收南瓜。
被告丁某賢在達成該協(xié)議后已經反悔,后接受了相關治安管理處罰,治安調解協(xié)議已經無效,也沒有實際履行;對于證據(jù)2,錄像當中是我妻子到瓜農家收瓜的情況,是真實的,錄像當中我妻子提到了南瓜成熟度不夠,因為我在外地收瓜都是0.2元每市斤,當時我妻子被很多瓜農圍在中間沒有辦法,所以在跟他們協(xié)商收瓜能否以0.2元每市斤回收,但是他們沒同意;對于證據(jù)3,我當時沒有在場,我不清楚;對于證據(jù)4,我對該份證據(jù)沒有意見,這份證據(jù)跟我沒有關系;對于證據(jù)5,不確定是原告自己瓜地的瓜,也不確定跟我有沒有關系。
被告王文某的質證意見:對證據(jù)1,對于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及要證明的問題都沒有異議,僅表示自己對于在甲方簽字不知是何意義;對于證據(jù)2,錄像剛開始的時候我沒有在屋里,我是后來進的屋里,錄像中被告丁某賢的妻子要以每市斤0.2元的價格收購南瓜一事屬實;對于證據(jù)3,錄音中的聲音是我的,但我記不清這是哪次跟他們說的話了,那天我有可能喝酒了;對于證據(jù)4,原告賣瓜籽的事我知道,金額應該差不多,對該份證據(jù)沒有異議;對于證據(jù)5,對該組證據(jù)沒有異議,南瓜是受冰雹災害之后,就是這個狀態(tài)。
被告丁某賢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2016年8月27日在原告方及其他瓜農的瓜地照片一組,證明瓜農瓜地受冰雹災害之后的現(xiàn)場,南瓜的損害程度導致我收不了瓜的事實。
原告許國良的質證意見:被告丁某賢照相的時候沒有找過我,不能證明照片中就是我瓜地的瓜,并且這個瓜只是某一個瓜的特寫,而不是整片瓜地。
被告丁某賢所述南瓜種子一事屬實,我們的確只給了一半的種子錢。
被告王文某的質證意見:這組照片確實是我領著被告丁某賢去瓜地照的照片,因為丁某賢是外地的,他找不到瓜地,所以我領他去的,對該證據(jù)沒有異議。
被告王文某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本院認證意見:對于原告許國良提供的證據(jù)1,被告丁某賢、王文某均對其真實性及要證明的問題沒有異議,被告丁某賢僅以不完全知情無法抗辯其在合同中簽字法律效力,該南瓜回收合同合法有效,對該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證據(jù)2,二被告均對其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對該視頻資料的真實性予以認定,結合錄像內容及被告王文某的質證意見,被告丁某賢以南瓜未成熟不能收瓜進行抗辯,與錄像中其妻子于2016年8月10日左右在原告及同村瓜農處以每市斤0.2元收購南瓜的事實相矛盾,應以錄像內容為準,故對該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證據(jù)3,經被告王文某確認,錄音的真實性可以認定,錄音內容可以證實其參與收購南瓜的事實,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證據(jù)4,系原告為了減少損失的積極行為,被告王文某作為同村村民并參與售賣,亦對其南瓜籽的售賣價格予以認可,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對于證據(jù)5,系南瓜受災后的自然情況,不能證明與二被告有直接因果關系,本院不予采信。
對于被告丁某賢提供的證據(jù),同樣系南瓜受災后的自然情況,但僅憑該組照片,不能證實系原告所種植的南瓜,且僅以此理由阻卻其收瓜義務,顯屬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等,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本案中,被告丁某賢作為南瓜收購義務人,在南瓜成熟后未能按照保底價收購原告已經成熟的南瓜,僅以自然災害導致南瓜質量不合格作為拒絕收購的理由,不能阻卻其怠于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通過其妻子在2016年8月10日左右的收購行為可知,實為雙方因收購價格未能協(xié)商一致,從而才導致雙方未能完成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
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丁某賢賠償損失,理由正當,證據(jù)充分,本院予以支持。
在本案中的冰雹災害發(fā)生后,原告為了減少損失,將南瓜籽晾曬后出售,所得金額912.00元,連同原告許國良在庭審中自認的尚未支付給被告丁某賢的南瓜種子款840.00元,在計算損失款時應一并予以扣除。
關于原告損失產量的計算問題,經庭審中二被告的認可及庭后原告提交的由龍泉鎮(zhèn)民意村村委會提供的證明可知,以每畝產南瓜約3000.00斤予以認定。
關于原告方自身是否存在責任的問題,因南瓜回收合同中約定的收購期與南瓜生長期存在重合情形,屬于約定不明,原告方在簽訂合同時未能履行審慎的注意義務,又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結合本案南瓜種植合同的性質,從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角度出發(fā),原告應在南瓜生長期滿即南瓜成熟后(2016年8月5日左右)予以采摘留存,以防止南瓜出現(xiàn)日曬腐爛或冰雹災害受損的情形,原告對南瓜的損失亦存在一定過錯,但該過錯程度并不必然導致南瓜大面積受損的后果,故對該損失,本院認為,被告丁某賢仍應承擔主要責任,責任比例以80%為宜,原告許國良承擔次要責任,責任比例以20%為宜,即原告的南瓜損失賠償款為(12畝地×3000斤/畝×0.4元)×80%﹣(912.00元+840.00元)=9768.00元。
關于被告王文某的責任問題,經被告丁某賢當庭確認被告王文某的中間人身份,且合同中并無王文某本人簽字,即被告王文某并非合同一方當事人,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被告王文某對上述損失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關于原告對違約金的主張,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結合我國民法對于民事糾紛受害人填平損害的補償性原則,違約金請求與損害賠償請求不宜同時并用,故對該違約金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賢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給付原告許國良南瓜損失款人民幣9768.00元;
二、被告王文某對上款的給付不負有連帶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00元,減半收取75.00元,由被告丁某賢負擔60.00元,由原告許國良負擔1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等,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本案中,被告丁某賢作為南瓜收購義務人,在南瓜成熟后未能按照保底價收購原告已經成熟的南瓜,僅以自然災害導致南瓜質量不合格作為拒絕收購的理由,不能阻卻其怠于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通過其妻子在2016年8月10日左右的收購行為可知,實為雙方因收購價格未能協(xié)商一致,從而才導致雙方未能完成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
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丁某賢賠償損失,理由正當,證據(jù)充分,本院予以支持。
在本案中的冰雹災害發(fā)生后,原告為了減少損失,將南瓜籽晾曬后出售,所得金額912.00元,連同原告許國良在庭審中自認的尚未支付給被告丁某賢的南瓜種子款840.00元,在計算損失款時應一并予以扣除。
關于原告損失產量的計算問題,經庭審中二被告的認可及庭后原告提交的由龍泉鎮(zhèn)民意村村委會提供的證明可知,以每畝產南瓜約3000.00斤予以認定。
關于原告方自身是否存在責任的問題,因南瓜回收合同中約定的收購期與南瓜生長期存在重合情形,屬于約定不明,原告方在簽訂合同時未能履行審慎的注意義務,又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結合本案南瓜種植合同的性質,從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角度出發(fā),原告應在南瓜生長期滿即南瓜成熟后(2016年8月5日左右)予以采摘留存,以防止南瓜出現(xiàn)日曬腐爛或冰雹災害受損的情形,原告對南瓜的損失亦存在一定過錯,但該過錯程度并不必然導致南瓜大面積受損的后果,故對該損失,本院認為,被告丁某賢仍應承擔主要責任,責任比例以80%為宜,原告許國良承擔次要責任,責任比例以20%為宜,即原告的南瓜損失賠償款為(12畝地×3000斤/畝×0.4元)×80%﹣(912.00元+840.00元)=9768.00元。
關于被告王文某的責任問題,經被告丁某賢當庭確認被告王文某的中間人身份,且合同中并無王文某本人簽字,即被告王文某并非合同一方當事人,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被告王文某對上述損失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關于原告對違約金的主張,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結合我國民法對于民事糾紛受害人填平損害的補償性原則,違約金請求與損害賠償請求不宜同時并用,故對該違約金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賢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給付原告許國良南瓜損失款人民幣9768.00元;
二、被告王文某對上款的給付不負有連帶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00元,減半收取75.00元,由被告丁某賢負擔60.00元,由原告許國良負擔15.00元。
審判長:周欣航
書記員:馮曉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