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某某
委托代理人潘新國,湖北楚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趙某
委托代理人趙志義,湖北巴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胡某某與被告趙某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徐金烽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徐生海、人民陪審員周建軍參加的合議庭,于2016年3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潘新國、被告趙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趙志義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于2015年10月20日經本院判決解除婚姻關系,因被告撤回對與原告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財產進行處理的請求,該判決亦未對原、被告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財產進行處理。因原、被告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的90000元的理財產品和57000元的存款,故原告要求被告向其支付70000元,并承擔債務20000元、賠償其精神損失10000元。庭審中,雙方對理財產品和存款金額均無異議,但被告認為其持有的理財產品90000元已經消費,其余存款均由原告持有,對原告主張的債務也不予認可;而原告對存款只認可原來持有27000元,但在離婚前已經消費。另查明,在休庭后,被告轉交本院戶名為原告的存折一本,金額為30000元。上述事實,由當事人的陳述及其他證據在卷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離婚時未對婚姻存續(xù)期間的財產進行處理,原告有權對該部分財產主張權利。因雙方未能舉證證實各自持有的理財產品或存款如何消費,根據原告提交的證據及雙方的陳述,本院綜合認定原告持有存款57000元(包括休庭后被告轉交的存折)、被告持有理財產品90000元,對差額部分16500元,應當由被告支付給原告。對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債務20000元,是原告在庭審中增加的訴訟請求,且系孤證,沒有其他證據佐證,本院不予采納;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失的請求,無任何證據證實,本院亦依法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趙某向胡某某支付婚后共同中財產中的差額1650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付清。
二、駁回胡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趙某、胡某某各負擔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上訴費1000元,款匯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徐金烽 審 判 員 徐生海 人民陪審員 周建軍
書記員:晏迪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