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唐山市,身份證號:×××
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身份證號:×××),漢族,開灤東歡坨礦業(yè)公司工人,現(xiàn)住唐山市古冶區(qū)水韻花苑202樓2單元602室。
一般授權(quán)委托代理人董立新,河北益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開灤林西礦業(yè)有限公司工人,現(xiàn)住唐山市。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2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白梅玲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王婧、代理審判員張寧參加的合議庭審理本案,于2013年7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被告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董立新,被告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2年4月16日被告王某以經(jīng)營周轉(zhuǎn)為由向原告王某某借款33000元整,被告劉某某作擔保人,二被告開始承諾一個月還清,經(jīng)雙方商定借款三個月。可兩個多月被告又打電話說錢不夠用再借兩萬五千元,被告用名義保證,并有擔保人,原告就答應了。到期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二被告拒不還款,無奈原告訴諸法院,請判令被告王某、劉某某償還原告借款33000元整,及2012年4月16日至2013年9月止的利息,每月1155元,另有滯納金、違約金等,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王某辯稱,王某因朋友王某甲向原告借款作擔保與原告相識,王某經(jīng)常參與賭博,因缺少賭資知道原告對外發(fā)高利貸,與王某甲、劉某某一起找到原告提出借款3萬元,原告答應了王某的要求,并要求劉某某作擔保人,王某甲做見證人,于2012年4月16日簽訂了借款合同一份,約定借款3萬元,期限為三個月。按照月息3.5分即利率3.5%計算。因按此計算到期利息為每一萬元月息350元,三萬元月息為1050元,三萬元三個月為3150元。原告現(xiàn)場扣除三個月利息中的零頭150元,實際給付了王某29850元,其余三千元利息計入本金到期后償還33000元,因此將借款數(shù)額寫成33000元。王某從原告處借款29850元后,劉某某、王某甲各從王某手中借款10000元。2012年7月5日王某甲因明知借款利息較高主動代王某向原告償還借款10000元,至此,王某實際欠原告本金19850元。原告訴請王某償還33000元借款及利息等,沒有法律依據(jù)。借款于2012年7月16日到期后,王某未能償還本金及利息,2012年8月3日原告讓王某將應付的本金19850元及原約定的3000元利息共22850元,及按照原借款合同中延付利息再加息的約定,計算到8月3日為本息25000元。原告讓王某為其打下欠款25000元的欠條。因到2012年7月16日系還款日,原告又讓王某將欠條的日期改為7月16日。王某并未向原告再次借款25000元,而是欠款本息計算到打欠條的日期為25000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處理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原告明知王某借款用于非法活動,而為了收取高息向王某出借的行為依法不受保護。原告約定的利息遠遠超出銀行貸款利率也不能成立。原告訴請的償還25000元系從原借款中扣除還款10000元后剩余本息,且計算數(shù)額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與王某之間不存在再次的借貸行為,原告屬于對王某的欺詐,應依法對原告的虛假訴訟做出懲處。
被告劉某某辯稱,原告訴狀寫的是事實,王某當時借款了33000元錢。
庭審中,原被告圍繞著原被告之間借款的性質(zhì)及數(shù)額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舉證質(zhì)證。
原告王某某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了2012年4月16日的借款合同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用以證明原告2012年4月16日在南湖公園東門口內(nèi)給被告王某33000元現(xiàn)金,簽合同的時候有劉某某和王某,當時還有王某甲也在場,先簽的合同、打的條,后來才把錢給王某的。經(jīng)質(zhì)證,被告王某認為原告提交的兩份借款合同大致內(nèi)容相同,應該說是一回事,是同一次借款行為,利息有更改,真實性無法確認,月息三分五和3.5%的利息有區(qū)別,因為一年是12個月,而不是10個月,兩份合同的真實性與借款內(nèi)容的真實性由法庭確認。被告劉某某認為原告提交的借款合同是真實的,劉某某的名字也是自己簽的。
被告王某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1、2013年4月16日借款合同一份,用以證明借款人為劉某某,出資人為王某某。經(jīng)質(zhì)證,原告王某某認為被告提交的合同是真實的,請法院明確認定當時給王某了33000元。當時合同是原告先簽的,簽好以后讓被告簽名,兩個合同上都應該是王某簽,當時劉某某搶著簽,他把擔保人和借款人都寫上劉某某的名字了,原告當時也沒有細看,后來簽完以后就給了原告一份合同。被告劉某某稱記不清當時的情況了。
2、王某甲的書面說明一份并申請證人王某甲出庭作證。證人王某乙證實,跟王某某借款,條上寫的是33000元,拿到手的錢是29000多元,且其已向原告還款10000元。經(jīng)質(zhì)證,原告認為某某做不了證人,也不可以做證人,因為某某是當事人,王某甲從三萬元里面拿走了一萬元錢,王某甲在條上寫的是33000元,嘴上又說不到3萬元,兩個說法不符,且王某甲還錢沒有證據(jù)。被告劉某某對上述證據(jù)及證言沒有異議。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二被告對原告提交的借款合同原件均未提出異議,本院對原告提交的借款合同原件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原告所提交借款合同的復印件存在涂改情況,且與其本人所提交的原件存在不符,本院對原告提交借款合同復印件的真實性不予確認。證人王某甲的證言因沒有其他客觀證據(jù)相佐證,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當庭向本案當事人出示2012年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三月期貸款年利率為6.1%,原被告對該數(shù)據(jù)均無異議。
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4月16日,被告王某向原告王某某借款人民幣33000元,并簽訂書面借款合同,借款人為王某,擔保人為劉某某,見證人為某某,約定月利息為3.5%,借款期限為三個月。原告王某某于當日將借款交與被告王某。被告王某至今未償還原告王某某上述借款。
本院認為,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并按照約定支付利息。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被告王某向原告王某某借款,應當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返還借款,并按照約定支付利息。原告主張的利率超出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4倍,超出部分依法不予保護。被告王某主張原告已將利息在本金中扣除且已還款10000元,但未提交充分證據(jù)予以證實,故本院對被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被告劉某某以擔保人的名義在借款合同上簽字,且其本人對該借款及利息約定情況予以認可,應認定被告劉某某對該借款承擔保證責任,因未約定保證方式,依法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某借款及利息共計人民幣44407元(本金33000元,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間的利息12078元);
二、被告劉某某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王某某其他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25元,由被告王某、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白梅玲
審判員 王婧
代理審判員 張寧
書記員: 李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