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牡丹
杜某某
黃寶君(黑龍江曦暉律師事務所)
原告王牡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牡丹江市教育資源管理中心職員。
被告杜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商銀行牡丹江分行職員。
委托代理人黃寶君,黑龍江曦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牡丹與被告杜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5日立案受理后,由代理審判員閆紅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理,于2015年1月19日、2015年3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告杜某某于2015年1月20日提出筆跡鑒定申請,于2015年3月3日撤回該鑒定申請。原告王牡丹、被告杜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黃寶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此份證據(jù)符合書證的形式要件,結合被告在庭審中自認其曾向原告借款4萬元的事實,故本院對此份證據(jù)予以采信。對于被告提出的借條上其簽名不是其本人所簽的質(zhì)證意見,被告提出筆跡鑒定申請后又撤回該申請,又無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故對被告的此質(zhì)證意見不予采信。
證據(jù)二,證人商XX出庭作證,主要內(nèi)容為:“我與原、被告都是同學……我與原告在一起時,曾聽到原告給被告打電話要過錢?!以谌昵翱吹竭^這個借條,內(nèi)容大概就是欠4萬元錢的事,用的是信紙,好幾年的事了記不清了。另外,同學一起吃飯時聽原告提過、與王牡丹在一起時聽王牡丹給杜某某打過電話要錢,前幾年聽被告也提過欠王牡丹錢的事,但到底還沒還錢不知道?!币庠谧C明:被告向原告借款及被告至今未償還原告的事實。
被告杜某某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認為原告之所以當該證人的面給其打電話要錢,并且今天找該證人作證,是因原告至今欠該證人的錢,連工資折都在證人處抵押。該證人與原告之間存在利害關系,故對該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
本院認為:該證人證言結合原告提供的借條及被告在庭審中的自認,能夠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4萬元,故本院對該事實予以確認。
庭審中被告杜某某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提供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證人郎XX出庭作證,主要內(nèi)容:“我與被告是同事,我以前不認識原告。2002年7月1日,杜某某讓我給他同學王牡丹送1萬元錢,我把錢送去后讓王牡丹給打個收條,王牡丹稱不能打,我又讓王牡丹把原來的借條拿回來,要不然我回去沒法向杜某某交代,我就給杜某某打了個電話,讓他們通話,他們商量好了,王牡丹給打了個收到1萬元的收條,我回去交給杜某某了……被告好像說過這是最后一筆,讓把借條收回來……”。意在證明:2002年7月1日還最后一筆錢是該證人替被告去送的錢。
原告王牡丹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認為原告不認識該證人,證人在法庭核對其身份時連其本人的民族都說錯,證人稱送錢的時間是7月1日,原告單位每年的7月1日都外出搞活動不在單位,證人說向原告要借條的事,是在被告的引導下說的。證人稱在走廊打的條交的錢也與實際不符,原告有自己的辦公室,打條還錢這種事原告不會在走廊里做,故原告對該證人證言不認可。
本院認為:該證人證言結合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二,能夠證實被告于2002年7月1日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但無法證明該1萬元是被告向原告償還的最后一筆借款,故本院對此事實予以確認。
證據(jù)二,原告于2002年7月1日為被告出具的收條原件一份,主要內(nèi)容為:“今收杜某某借款壹萬元整(10000整),王牡丹,2002、7、1”。意在證明:被告已經(jīng)向原告償還1萬元,和第一次開庭被告提供的證人證言可以相互印證,能夠證明被告向原告償還完該筆借款。同時可以證明原告在第一次開庭提供了虛假證詞。即使被告沒有全部還清借款,從2002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25日起訴時,期間長達十多年,按照原告的訴請從2002年7月1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到2014年12月25日已經(jīng)超過了法定的兩年訴訟時效。
原告王牡丹對此份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但認為該收條的日期不是原告寫的,應該是后加的,沒有證據(jù)證實。該收條給的款應當是利息款。
本院認為:此份證據(jù)為合法有效的書證,具有客觀真實性,且原告對此份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故本院對此份證據(jù)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zhì)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案件事實如下:
原告王牡丹與被告杜某某系同學關系,2000年11月8日,被告向原告借款人民幣4萬元,被告于當日為原告出具借條一份,被告在該借條上簽名確認,原告將該4萬元借款交付被告,雙方對借款期限和利息未進行書面約定。2002年7月1日,被告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原告于當日為被告出具收條一份,原告在該收條上簽名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規(guī)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中,被告杜某某向原告王牡丹借款并為其出具借條的行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依法受法律保護。
關于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本院認為,本案中,被告在庭審中自認原、被告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實雙方約定還款期限,故原、被告間應視為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可以隨時向被告主張權利。關于被告提出應從2002年7月1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原告于該日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原告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因被告于2002年7月1日為原告出具的字條系收條,該收條無法證明原告向被告主張權利,故本院對被告的此抗辯意見不予采信。
關于被告是否應當償還原告借款本金4萬元的問題,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 ?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本案中,被告稱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明雙方約定還款期限,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返還借款,被告構成違約。被告提供的證據(jù)能夠證明被告于2002年7月1日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原告稱該1萬元系利息,被告對此不予認可,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實雙方約定利息,被告向原告償還的該1萬元應視為借款本金,故被告應當向原告償還尚欠的借款本金3萬元。
關于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利息36273.18元(自2000年11月8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2014年12月25日止)及利息1841.76元(自2014年12月26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至2015年3月9日止)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北景钢校桓娌徽J可雙方約定了還款期限和利息,原告亦無證據(jù)證明,故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合同視為未約定還款期限并不支付利息。第一百零七條 ?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备鶕?jù)此規(guī)定,被告經(jīng)原告催要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償還借款,構成違約,原告主張自權利主張之日起的利息損失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參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保護原告自權利主張之日起的利息損失392元(自2014年12月25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2015年3月18日止),超過部分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提出的本案訴爭借款已償還完畢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被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本庭提供二份證據(jù),一份證人證言,一份原告為其出具的1萬元收條,該證人稱被告讓其將1萬元交給原告后讓原告出具收條,并要回原來的借條,又稱好像被告說過這1萬元是還的最后一筆借款。該證人證言結合原告為被告出具收到借款1萬元的收條,能夠證實被告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但無法證實該4萬元借款已全部償還完畢。原告持有該借條,收條中也沒有注明該1萬元借款系尾款,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無法證明被告對原告的該筆借款已全部償還完畢,且原告不予認可,故本院對被告的此抗辯意見不予采信。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杜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王牡丹借款本金人民幣3萬元,并給付利息人民幣392元,本息合計人民幣3039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993元,退回原告王牡丹人民幣2240元,減半收取876.50元,由原告王牡丹負擔人民幣596.50元,由被告杜某某負擔人民幣28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規(guī)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中,被告杜某某向原告王牡丹借款并為其出具借條的行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依法受法律保護。
關于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本院認為,本案中,被告在庭審中自認原、被告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實雙方約定還款期限,故原、被告間應視為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可以隨時向被告主張權利。關于被告提出應從2002年7月1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原告于該日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原告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因被告于2002年7月1日為原告出具的字條系收條,該收條無法證明原告向被告主張權利,故本院對被告的此抗辯意見不予采信。
關于被告是否應當償還原告借款本金4萬元的問題,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 ?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本案中,被告稱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明雙方約定還款期限,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返還借款,被告構成違約。被告提供的證據(jù)能夠證明被告于2002年7月1日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原告稱該1萬元系利息,被告對此不予認可,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實雙方約定利息,被告向原告償還的該1萬元應視為借款本金,故被告應當向原告償還尚欠的借款本金3萬元。
關于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利息36273.18元(自2000年11月8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2014年12月25日止)及利息1841.76元(自2014年12月26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至2015年3月9日止)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北景钢?,被告不認可雙方約定了還款期限和利息,原告亦無證據(jù)證明,故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合同視為未約定還款期限并不支付利息。第一百零七條 ?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jù)此規(guī)定,被告經(jīng)原告催要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償還借款,構成違約,原告主張自權利主張之日起的利息損失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參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保護原告自權利主張之日起的利息損失392元(自2014年12月25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2015年3月18日止),超過部分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提出的本案訴爭借款已償還完畢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被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本庭提供二份證據(jù),一份證人證言,一份原告為其出具的1萬元收條,該證人稱被告讓其將1萬元交給原告后讓原告出具收條,并要回原來的借條,又稱好像被告說過這1萬元是還的最后一筆借款。該證人證言結合原告為被告出具收到借款1萬元的收條,能夠證實被告向原告償還借款1萬元,但無法證實該4萬元借款已全部償還完畢。原告持有該借條,收條中也沒有注明該1萬元借款系尾款,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無法證明被告對原告的該筆借款已全部償還完畢,且原告不予認可,故本院對被告的此抗辯意見不予采信。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杜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王牡丹借款本金人民幣3萬元,并給付利息人民幣392元,本息合計人民幣3039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993元,退回原告王牡丹人民幣2240元,減半收取876.50元,由原告王牡丹負擔人民幣596.50元,由被告杜某某負擔人民幣280元。
審判長:閆紅
書記員:王盈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