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
劉愛忠(陽原縣法律援助中心)
周曉偉
于建新
原告王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劉愛忠,陽原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委托代理人周曉偉。
被告于建新,農民。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于建新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程東風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委托代理人劉愛忠、被告于建新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原、被告是鄰居,關系也不錯。
2000年原告蓋了4間磚木結構的平房,2014年3月5日,發(fā)現家中東屋墻體裂縫、門窗嚴重變形,室外地面向外冒水,急忙到被告家一看,發(fā)現被告家西房地面出現一個大坑,自來水一直在跑水,室外地面出現塌陷裂縫。
盡管最后讓被告止住了跑水,但原告的房屋嚴重受損。
經河北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原告的房屋損壞是由于被告自來水管凍裂跑水滲入地下、地基土遭浸泡濕陷所致,原告的房屋修復共需18613.97元。
經司法所人員多次調解,被告不同意賠償,故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修復費18613.97元、支付鑒定費4000元并承擔訴訟費。
后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對原告的東墻進行重做,水泥過梁進行重打,門窗進行重換,室內地面進行翻修,支付鑒定費4000元并承擔訴訟費。
被告于建興辯稱,原告主張的鑒定費不是我要求鑒定的,所以不負擔。
房屋已經十五、六年了,也許有行動,我的房根基是石頭坐漿水泥外勾縫,墻體也是水泥坐磚外勾縫,原告的房是干壘石頭根基,上面抹面,墻體也是泥坐磚砌墻,原告房屋的建筑質量就不行,自來水跑水了,他的房變形了我的房也變形了,年前是水表凍壞跑了不多水,這次是水表壞了我把開關關了,結果凍壞了水表下邊的管道,水閘開了縫。
我們可以對原告進行合理的賠償,不同意重做。
本院認為,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本案被告于建新家自來水管凍裂跑水滲入地下,導致地基土遭浸泡濕陷,致使原告王某某房屋受損,依法應予折價賠償,根據河北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冀建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意見,建議待沉降穩(wěn)定后采取加固處理、房屋修復費用預算為18613.97元,被告對鑒定意見認可,本院對該鑒定意見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后主張要求對房屋重建,因無證據證實房屋損壞達到重建標準,亦無其他法律依據,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的由被告賠償鑒定費用4000元系為了查明原告房屋損失程度所支付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本院亦依法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 ?第二款 ?及有關民事法律政策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于建新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王某某房屋損失及鑒定費22613.97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三百六十六元,由被告于建新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本案被告于建新家自來水管凍裂跑水滲入地下,導致地基土遭浸泡濕陷,致使原告王某某房屋受損,依法應予折價賠償,根據河北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冀建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意見,建議待沉降穩(wěn)定后采取加固處理、房屋修復費用預算為18613.97元,被告對鑒定意見認可,本院對該鑒定意見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后主張要求對房屋重建,因無證據證實房屋損壞達到重建標準,亦無其他法律依據,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的由被告賠償鑒定費用4000元系為了查明原告房屋損失程度所支付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本院亦依法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 ?第二款 ?及有關民事法律政策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于建新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王某某房屋損失及鑒定費22613.97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三百六十六元,由被告于建新負擔。
審判長:程東風
書記員:王利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