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朱德樹,系五大連池市青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鄧巍,系山東潤濤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黑河市古東河林場。
法定代表人王皓,職務廠長。
委托代理人董和。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某、第三人黑河市古東河林場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代理人朱德樹、被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鄧巍、第三人黑河市古東河林場委托代理人董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給付糧食差價款63953.46元;2.判決被告承擔本案產(chǎn)生的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6年1月10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原告將位于古東河林場21,7公頃土地承包給被告耕種一年,時間是2016年1月10日到2016年10月30日,雙方按約履行合同權力義務關系,被告按合同耕地,然后在糧補差價現(xiàn)有約定:不按約定耕種大豆、小麥,被告不享有糧食差價補貼,被告2016年耕種玉米,違反合同約定。為此,雙方爭議糧食差價款已被林場凍結。故此,訴至法院。
經(jīng)審理查明,王某某與王某某就古東河林場土地承包實宜達成協(xié)議,約定將王某某享有承包經(jīng)營權的28.5公頃土地承包給王某某,承包期限自2016年1月10日至2016年10月30日,承包費為4800.00元/(公頃·年),共計136800.00元,多退少補。王某某只能耕種大豆、小麥,不能種植玉米、高梁及藥材,如不履行合同上種植的種植內(nèi)容,甲方有權收回乙方種植的土地以及耕種的所有農(nóng)作物。合同到期后,王某某需按約定時間,將土地如數(shù)交還給王某某,保證地里無秸稈,不影響轉年耕種。合同中明確載明“國家如給差價(指大豆差價,王某某與王某某各一半,其他差價,與王某某無任何關系)”。
另查明,合同簽訂后,王某某在案涉合同約定的土地中耕種了玉米,現(xiàn)該部分玉米差價補貼還未發(fā)放。
本院認為,合同雙方均應遵守契約原則,共同履行合同義務。但案涉糧食差價款63953.46元還未發(fā)放,王某某亦未取得該差價款,故本院對王某某要求王某某給付糧食差價款63953.46元的訴訟請求,因無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399.00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么乃臣 代理審判員 劉小偉 人民陪審員 王麗梅
書記員:李小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