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胡友芳
丁晶(江蘇寧誠律師事務所)
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
陳軍(北京華夏律師事務所)
劉金
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
張建偉
李紅光
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長建,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胡友芳,該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丁晶,江蘇寧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繼民,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陳軍,北京市華夏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金,該公司職工。
第三人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廣利,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建偉,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李紅光,該公司法律事務處職工。
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地勘)與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唐)、第三人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冶)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湖北地勘委托代理人胡友芳、丁晶,被告京唐委托代理人陳軍、劉金,第三人三冶委托代理人張建偉、李紅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涉案工程自始至終由原告獨立施工完成,原告有權(quán)主張工程款。第三人與原告雖在2007年6月24日簽訂《施工協(xié)議書》,但被告在2008年3月3日又與原告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該合同內(nèi)容將全部涉案工程包括在2008年3月3日前原告在第三人與被告合同項下施工的工程全部包含在內(nèi),應視為被告對2008年3月3日前原告的施工行為以合同的形式進行了追認,而第三人與原告之間的《施工協(xié)議書》未能實際履行。被告主張2008年8月18日給原告審核地連墻部分金額分別為17731317元和6709714元兩份工程預算書上王坤梅的批注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但在庭審中被告承認王坤梅是其聘請的工作人員,且在被告承認的其余20份預算書審核預算人員中也有王坤梅的簽字,故王坤梅的批注行為應視為被告的行為,被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提交的22份預算書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提交的被告為其審批的22份工程預算書與原、被告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jù)鏈,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建設施工合同關(guān)系,本院對原告向被告索要工程款的訴請予以支持,被告應按合同的約定按其給原告審批的預算書所確認的工程款數(shù)額向原告支付工程款。原告認可第三人在2008年3月3日前向其付款的行為實為代被告付款,本院予以采信。若第三人在2008年2月22日前對涉案工程付出了管理行為,第三人可另行主張相關(guān)費用。被告主張已向第三人支付了地連墻工程款25581135元,但被告在2007年9月30日給第三人審批的預算書已被被告標注作廢,且被告與第三人之間尚有其他工程并未最后結(jié)算,故不能確定此款即是涉案工程中地連墻部分的工程款。被告與第三人尚存在工程合同糾紛,且已另案起訴,被告與第三人就該筆工程款糾紛及第三人代被告付款15317401.87元的問題,可在被告與第三人之間的案件中一并處理,本案不予涉及。原告退還給被告的鋼材款224496元,應從被告甲供材中予以扣除。綜上,被告應給付原告工程款為43050845元+原告返還的鋼材款224496元-被告已付款18818095.02元-第三人代付款15317401.87元=9139844.11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 ?、第一百三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七條、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給付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工程款9139844.11元,并從2010年12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支付利息至給付完畢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4305元,由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負擔1686元,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負擔8261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提起上訴,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涉案工程自始至終由原告獨立施工完成,原告有權(quán)主張工程款。第三人與原告雖在2007年6月24日簽訂《施工協(xié)議書》,但被告在2008年3月3日又與原告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該合同內(nèi)容將全部涉案工程包括在2008年3月3日前原告在第三人與被告合同項下施工的工程全部包含在內(nèi),應視為被告對2008年3月3日前原告的施工行為以合同的形式進行了追認,而第三人與原告之間的《施工協(xié)議書》未能實際履行。被告主張2008年8月18日給原告審核地連墻部分金額分別為17731317元和6709714元兩份工程預算書上王坤梅的批注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但在庭審中被告承認王坤梅是其聘請的工作人員,且在被告承認的其余20份預算書審核預算人員中也有王坤梅的簽字,故王坤梅的批注行為應視為被告的行為,被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提交的22份預算書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提交的被告為其審批的22份工程預算書與原、被告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jù)鏈,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建設施工合同關(guān)系,本院對原告向被告索要工程款的訴請予以支持,被告應按合同的約定按其給原告審批的預算書所確認的工程款數(shù)額向原告支付工程款。原告認可第三人在2008年3月3日前向其付款的行為實為代被告付款,本院予以采信。若第三人在2008年2月22日前對涉案工程付出了管理行為,第三人可另行主張相關(guān)費用。被告主張已向第三人支付了地連墻工程款25581135元,但被告在2007年9月30日給第三人審批的預算書已被被告標注作廢,且被告與第三人之間尚有其他工程并未最后結(jié)算,故不能確定此款即是涉案工程中地連墻部分的工程款。被告與第三人尚存在工程合同糾紛,且已另案起訴,被告與第三人就該筆工程款糾紛及第三人代被告付款15317401.87元的問題,可在被告與第三人之間的案件中一并處理,本案不予涉及。原告退還給被告的鋼材款224496元,應從被告甲供材中予以扣除。綜上,被告應給付原告工程款為43050845元+原告返還的鋼材款224496元-被告已付款18818095.02元-第三人代付款15317401.87元=9139844.11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 ?、第一百三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七條、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給付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工程款9139844.11元,并從2010年12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支付利息至給付完畢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4305元,由原告湖北省地質(zhì)勘察基礎工程公司負擔1686元,被告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負擔82619元。
審判長:張海波
審判員:徐銘徽
審判員:孫乾輝
書記員:鄭明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