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井店鎮(zhèn)三街道馬溝。
法定代表人朱密茹,任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維斌,系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告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新密市城關鎮(zhèn)翟溝村。
法定代表人李照來,任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陳新華,河南青屏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學強,河北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森公司”)與被告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圓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鑫森公司委托代理人張維斌和被告方圓公司委托代理人陳新華、劉學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0年8月8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硅磚買賣合同,合同總價款11312818.4元,合同約定按原告通知時間供貨,被告遲延供貨的,每遲延一天承擔合同總價款5‰的違約金。原告于2010年9月24日向被告交付定金50萬元。原告于2010年12月1日開始通知被告盡快發(fā)貨。被告僅在2010年12月30日發(fā)貨126.8噸,2011年元月12日原告以傳真和特快專遞雙重方式通知被告務必于2011年1月13日開始發(fā)貨,每日發(fā)貨量大于300噸,必須在2011年1月26日前將蓄熱室、斜道的硅磚全部發(fā)到原告的施工現場。被告置之不理,遲遲沒有發(fā)貨,原告于2011年1月30日再次傳真催被告及時發(fā)貨。被告遲至今日未交付一塊硅磚,被告發(fā)來的126.8噸硅磚原告無法單獨使用。原告的筑爐計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無奈原告于2011年2月22日傳真通知被告解除合同。為此,特依法提起訴訟,依法判令被告退還原告50萬元,并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1866612元。
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間內原告提交以下證據:
第一組證據:
1、2010年8月8日雙方簽訂的硅磚合同;
2、2010年9月24日鄭州公司收取原告的50萬元合同定金票據;
3、2010年12月20日原告通知被告鄭州公司發(fā)貨的傳真;
4、2010年12月24日被告回復等檢驗報告出來發(fā)貨的傳真;
5、2010年12月17日國家質檢中心作出的檢驗報告。
第二組證據:
6、2010年12月30日鄭州公司發(fā)貨三車的證據;
7、2011年1月12日原告催告鄭州公司務必于13日開始發(fā)貨,每日發(fā)貨量大于300噸的傳真;
8、2011年1月12日,鄭州公司回復稱已經生產硅磚6500余噸,要求每噸加價150元,并要求原告帶現款提貨的傳真;
9、2011年1月13日,原告回復鄭州公司每噸可加價20-30元,付款方式及其它事宜仍按原合同執(zhí)行,發(fā)貨時間不能改變的傳真;
10、2011年1月13日,鄭州公司要求變更原合同的傳真;
11、2011年1月30日,原告催告鄭州公司按時發(fā)貨不要故意違約的傳真;
12、2011年2月22日,鄭州公司仍堅持要求原告帶現金提貨的傳真;
13、2011年2月22日,原告通知鄭州公司解除合同的傳真。
第三組證據:
14、2012年2月26日,鄭州公司在(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后要求原告帶現金提貨的聯系函。
被告辯稱,一,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履約保證金50萬元的訴訟請求么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應被駁回。因合同履行產生的返還財產糾紛只有在合同無效或合同無法履行時才會產生,本案所涉及的合同不僅具備履行條件,也有履行的可能。原告主張返還50萬元的理由是因為合同已經解除無法繼續(xù)履行,但涉縣人民法院(2011)涉民初字第788號民事判決書和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書均確認:原告解除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合同應當繼續(xù)履行,故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履約保證金的訴訟請求應當被駁回。二、被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沒有違約行為,原告要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并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應當被駁回。1、主觀上被告有全面履行合同的意愿。合同生效后,被告立即組織生產,并多次以電話或傳真的方式通知原告安排發(fā)貨事宜。2、客觀上被告也已經為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至原告提出解除合同之日,被告已經生產了成品7000噸。3、合同之所以不能履行系因原告認為設置的障礙造成的。三、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也應當被駁回。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檢測報告原告是在2011年2月17日取得的,檢驗報告證明被告的產品完全合格。在此情況下,原告完全應當根據合同通知被告履行合同,卻違背誠信原則,于2011年2月22日做出了解除合同的通知,不是被告不履行合同,而是原告惡意設置障礙造成被告不能履行合同,原告的損失原告應當自己承擔。2011年2月22日原告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時,被告已生產7000噸產品,如原告積極配合,不存在延期完工造成的損失。綜上所述,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原告要求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和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依法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鄭州公司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間內,提交了如下證據:
第一組關于鄭州公司系適格訴訟主體的證據
方圓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以及組織機構代碼證;
第二組關于原告要求被告返還50萬元履約保證金不能成立,應當被駁回的證據:
1、涉縣人民法院(2011)涉民初字第788號民事判決;
2、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
第三組證據關于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以及不應當承擔逾期交貨違約金的證據:
1、2010年8月8日,原被告簽訂的買賣合同和技術協議;
2、原告付款的匯票一張;
3、2010年12月24日被告給原告發(fā)出的傳真件;
4、2010年12月25日被告給原告發(fā)出的傳真件及原告回復的傳真件;
5、2011年1月17日原告公司副總經理連總和朱總草擬并修改的兩份《會議紀要》;
6、國家耐火材料檢驗中心中鋼洛陽耐火材料設計院作出的硅磚分析報告及2010年12月30日方圓公司發(fā)貨清單;
7、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北京)出具的檢測報告;
8、2011年2月22日被告在受到檢測報告后給原告發(fā)出的安排發(fā)貨的傳真件;
9、2011年2月22日原告給被告發(fā)出解除合同的傳真件及通話清單;
10、2011年2月23日被告要求原告糾正錯誤,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傳真件;
11、河南省新密市公證處(2011)新密證民字第167號公證書;
12、涉縣人民法院(2011)涉民初字第788號民事判決和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
第三組證據關于被告不應當賠償損失的證據:
1、2011年3月原告和山東金都大展集團簽訂的耐火材料買賣合同:
2、2011年1月17日原告公司副總經理連總和朱總草擬并修改的兩份《會議紀要》;
3、2010年原告給被告發(fā)送的傳真件。
經庭審組織舉證、質證,被告對原告的所舉證據提出如下質證意見:對相關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被告不能應原告要求發(fā)貨,是因為合同規(guī)定的發(fā)貨條件不具備,在原告委托的鑒定報告作出后,原告并未告知被告報告已作出,發(fā)貨條件已具備,被告是在2011年2月22日才得知檢驗報告已作出,通知原告可以安排發(fā)貨,原告陳述解除合同通知是在2011年2月22日,但解除通知在2011年2月21日已擬出,在被告知道檢驗報告作出的前一天已解除合同;我方委托的檢驗報告作出的時間是2010年12月17日,我們收到報告的時間是2010年12月29日,在12月30日我們即發(fā)貨三車,因原告提出異議發(fā)貨中止,因中間是春節(jié),2011年2月12日原告又重新委托第三方進行鑒定,充分證明原告有違約行為,被告不存在違約。原告交付的50萬定金,不僅遲延37天,并因為合同應繼續(xù)履行,被告不應退還。原告與山東公司簽訂的合同,導致合同標的物交付時間延期,造成的損失應由原告自己承擔。如果原告接受履行合同的善意,筑爐計劃不可能影響,原告損失不明確,與被告無關系。對原告提供的9月24日發(fā)票的證明目的有異議,證明原告有違約行為。原告催促發(fā)貨的傳真,不能證明發(fā)貨條件已經具備。原告同意每噸漲價20-30元的傳真,證明雙方對合同價格一致同意變更,原告與山東公司的合同證明原告履行合同目的不正當,存在惡意磋商。判決書證明合同履行處于待定狀態(tài)。
原告對被告所提交的證據質證意見如下:對第一組證據無異議;對第二組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判決解除合同無效,合同繼續(xù)履行,原告多次催促發(fā)貨,被告至今未向原告發(fā)過貨,證明了被告不履行合同。對第三組證據中合同本身無異議。關于定金證明目的有異議,定金不影響合同履行。對兩個傳真件本身無異議,但被告理解為片面理解,被告未證明原告對檢驗報告有異議。對兩個會議紀要有異議,注明經雙方簽字生效,但沒有雙方簽字,兩份會議紀要不成立。證6證明目的有異議,證明已充分具備了發(fā)貨條件;對證7證明目的有異議,原告對產品做不做檢驗都不影響被告履行合同義務。對證8、證9證明的目的有異議,進一步證明被告不履行合同。對證10、證11、證12的證明目的優(yōu)異,合同已明確規(guī)定按原告通知供貨,12月17日已作出檢驗報告,并向原告供貨126.8噸,在法院判決解除合同無效后,被告仍未向原告發(fā)貨,進一步證明被告違約的事實。
經審理查明,2010年8月8日,原告鑫森公司(買方)與被告方圓公司(賣方)在河北涉縣簽訂了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2×65孔焦爐硅磚買賣合同,雙方在買賣合同中約定:一、硅磚型號為373種,數量10612.4噸,每噸1066元,總價為11312818.4元,按需方通知時間供貨。二、質量標準:供方所供應的硅磚必須符合YB/T5013-2005標準,隨貨攜帶相關合格證和檢驗報告,外形尺寸按國標和圖紙、技術協議驗收,每塊磚必須打印磚號。三、交貨地點: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焦化項目施工現場。四、合理損耗及計算方式:缺角少棱、破碎超標不在數量之內計算,每種磚按理論重量計算。五、包裝標準、包裝物的供應與回收:木托盤,塑料帶包裝,包裝要求橫三豎四,滿足保管、運輸要求,包裝物不回收,不計重量。六、隨機必備品、配件、工具數量及供應辦法:每500噸提供出廠檢驗合格證等隨貨同行。七、標的物所有權自交貨驗收后轉移,標的物交付買方前一切毀滅風險責任由供方承擔。八、運輸方式及到站(港)和費用負擔:汽車運輸,貨物送至買方前一切費用由賣方承擔。九、檢驗標準、方法、地點及期限:按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由買方在買方倉庫驗收,如達不到合同約定質量標準,或不能滿足買方使用要求,買方有權拒收。十、結算方式:此價格含運費、包裝到買方倉庫,不含稅價,如需含稅,稅款另計。十一、付款方式:分批付款,全部承兌匯票,合同生效后十日內付定金50萬元,以后每收到2000噸硅磚付款一次,每次付款為該批硅磚總價的50%,硅磚全部到齊后付至合同總價的50%,筑爐完畢后付至總貨款的75%,烘爐投產后付至總貨款的90%,留10%為質保金,期限為12個月,期滿無質量問題一次性付清。十二、本合同解除的條件:合同簽訂之日起至貨款付清合同自動解除。十三、違約責任:由違約方承擔,遲延交貨的,每遲延一日,賣方應承擔合同總金額5‰的違約金,若買方責任負同樣責任。本合同內容中未明確約定的,按合同法規(guī)定執(zhí)行。十四、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或調解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十五、在磚的制作階段,買方派質檢人員進行現場檢驗,賣方提供檢驗工具,買方有權查檢驗資料,賣方負責提供食宿。十六、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其生效,有效期至雙方權利義務履行完畢為止。十七,其它約定事項: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
2010年9月24日,原告鑫森公司付給被告方圓公司定金50萬元。2010年12月20日,原告鑫森公司以傳真方式向被告方圓公司發(fā)一通知,內容如下:
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2010年8月8日與貴公司簽訂的硅磚供貨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按需方通知時間供貨”,我公司于2010年12月1日就開始打電話聯系盡快發(fā)貨,到目前為止你公司一直沒有發(fā)貨?,F正式以信函傳真的方式再次通知貴公司盡快發(fā)貨,不要影響我公司2011年3月1日砌筑焦爐的時間,造成延誤投產。請貴公司妥善安排解決,抓緊落實發(fā)貨。
2010年12月24日,被告方圓公司給原告鑫森公司復一函件,內容如下:
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據鑫森公司來電通知發(fā)貨一事我公司已知,根據合同規(guī)定發(fā)貨前必須有雙方認可的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接受委托檢驗后出具的檢驗報告后方可發(fā)貨,根據送檢時間檢驗報告到2010年12月29日左右的時間方能出來,我們認為等檢驗報告出來后雙方認可后發(fā)貨最妥,望諒解。
2010年12月25日,被告方圓公司又以傳真的方式給原告鑫森公司發(fā)函如下:
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根據貴公司傳真通知發(fā)貨一事,雙方協商約定“產品送檢驗機構檢驗”,因我們雙方抽樣產品已送檢驗機構,我公司多次通知檢驗機構出具檢測報告,預計本月29號左右可能出具檢測報告書,待收到檢測報告時,雙方對產品質量無異議后發(fā)貨,為雙方合作愉快,請諒解。
同日,原告鑫森公司收到被告方圓公司傳真后,給被告方圓公司復函:
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貴公司的傳真已收到,按傳真內容,收到質檢機構檢測報告書,經雙方認定合格后,盡快組織發(fā)貨。在元月底將蓄熱室的磚全部發(fā)到我方現場,不要影響我方明年3月1日的焦爐砌筑安排。
2010年12月14日,被告方圓公司委托國家耐火材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對其生產的硅磚進行檢驗。2010年12月17日,國家耐火材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作出檢驗報告,認為被告方圓公司送檢硅磚合格。
2011年1月12日,被告方圓公司給原告鑫森公司一信函,內容為: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我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8日與貴公司簽訂了焦爐用硅磚買賣合同,合同第一條規(guī)定在合同生效后十日內付定金50萬元,貴公司推遲支付長達40余天,我方現生產成品6500余噸,剩余產品基本生產完畢,并于2010年12月30日開始發(fā)貨,貴方已收到我方成品磚三車計126.801噸,由于貴方遲延履行合同,趕上國內各種物資瘋狂漲價,我公司也受到嚴重的沖擊,生產成本上漲居高不下(比如氣煤原來到廠價790元/噸,漲價期間1090元/噸),為此我方多次給貴方提出變更合同請求,貴方沒有明確答復,我公司在原來運輸價格不變的基礎上,運輸車輛也難以找到,所以在此電請貴方來我公司磋商有關合同履行事宜,貴方于2011年1月7日才委派朱總、連總前來我公司進行了協商,并承認愿意認可我方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在現有價格基礎上每噸增加150元嫌多,愿意每噸提高20-30元,對我方提出的第二個建議帶款提貨需要回去后給予答復,為了供需雙方的友誼能友好的、正常的進行,我方再次函告貴方,對我方提出的兩項建議在5個工作日內給予盡快答復,否則一切后果由貴公司自負。特此去函。
2011年1月12日,原告鑫森公司給被告方圓公司發(fā)一傳真,內容如下:
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8日與貴公司簽訂的硅磚供貨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按需方通知時間供貨,我公司已于2010年12月20日正式發(fā)函通知,但貴公司未能及時發(fā)貨,現再次以傳真的方式通知貴公司,務必于2011年1月13日開始發(fā)貨,每日發(fā)貨量大于300噸,必須在2011年1月26日前將蓄熱室、斜道的硅磚全部發(fā)到我方施工現場,如貴公司不能按時發(fā)貨,將構成逾期交貨,依照合同將承擔違約責任。
2011年1月13日,被告方圓公司收到原告鑫森公司傳真后,給原告鑫森公司回復一傳真,內容如下:
我公司于2011年1月13日上午11時30分收到貴方的傳真,根據貴方傳真內容,做以下回復:一、根據合同第13條約定的違約責任,貴方已違約付款達37天,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金的日5‰計11312818.4×5‰×37=2092871.4元,至今未有支付。二、我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按時發(fā)貨,沒有違約責任。三、為了雙方合作愉快,避免影響貴公司筑爐工期,望貴公司接函后速派人前來簽訂補充合同或變更原來所簽訂的合同。四、請貴公司于1月15日前(2個工作日)前來我公司洽談,否則,貴公司承擔本合同的全部損失及違約責任。
2011年1月13日,原告鑫森公司給被告方圓公司回一傳真,內容為: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根據貴公司1月12日發(fā)來的傳真內容,我公司建議按下列方式執(zhí)行:(1)按照2010年8月8日簽訂的硅磚合同,在原價格上,每噸增加20-30元。(2)付款方式及其他事宜,仍按原合同執(zhí)行。(3)我公司誠心與貴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共同完成合同事宜,望貴公司講信譽,重合同。(4)我公司要求貴公司給我公司的發(fā)貨時間不能改變,即:務必于2011年1月13日開始發(fā)貨,每日發(fā)貨量大于300噸,務必在2011年1月26日前將蓄熱室、斜道的硅磚全部發(fā)到我方施工現場,如貴公司不能按時發(fā)貨,將構成逾期交貨,依照合同將要承擔違約責任。(5)望貴公司接到傳真后8小時內給予答復,否則,一切后果由貴公司承擔。
2011年1月30日,原告鑫森公司又給被告方圓公司一封信函,內容大意為:雙方于2010年8月8日簽訂的硅磚買賣合同已于合同簽訂之日生效,合同中約定的定金是對合同債權的擔保,定金擔保條款從定金實際交付之日生效,我延后交付定金,只是定金擔保條款的生效時間相應的延后,不存在我方違約,更不存在承擔合同第13條約定的違約責任的情況,關于其他硅磚,請貴方于2011年2月10日前全部發(fā)到我方施工現場,請貴方按時按量供貨,不要再次違約等。
2011年2月21日,原告鑫森公司以被告方圓公司遲延履行供貨義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被告方圓公司的行為已表明不履行主要義務,違約行為已致雙方簽訂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嚴重影響了原告鑫森公司筑爐工程,損失慘重,依照《合同法》第94條的規(guī)定通知原告方圓公司,解除雙方2010年8月8日簽訂的《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2×65孔焦爐硅磚買賣合同》。
2011年2月22日,被告方圓公司給原告鑫森公司發(fā)一聯系函,內容如下:貴我雙方于2011年2月11日抽檢的產品檢驗結果已經作出,檢驗報告證實我方生產的產品全部合格,符合合同要求,根據籌建當日貴我雙方商量的結果,如產品檢驗合格,貴方應盡快提貨事宜,現發(fā)貨條件已經具備,特通知貴單位:一、在收到聯系函48小時內,安排人來我單位協商合同履行事宜。貴單位的工作人員應持有貴單位出具的委托授權手續(xù);二、鑒于貴單位在合同履行初期有違約行為,為便于雙方更好的開展合作,請貴單位在安排提貨之同時足額安排現金付款;三、根據貴我雙方協商認可的會議記要,請貴單位信守承諾,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履行合同,否則,由此產生的后果由貴單位承擔。2011年2月23日,被告方圓公司收到被告鑫森公司解除合同的傳真后,認為原告鑫森公司解除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
2011年2月12日,原告鑫森公司委托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檢測中心,對被告方圓公司生產的硅磚進行檢驗。2011年2月17日,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檢測中心作出檢驗報告,認為原告方圓公司生產的蓄熱室、斜道的硅磚符合標準。2011年2月22日,原告方圓公司才獲悉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檢測中心已作出產品合格的檢驗結論。
雙方發(fā)生糾紛后,原告于2011年4月22日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被告退還50萬元,并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1866612元。被告也就合同未違約,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而提起訴訟。本案因被告的訴訟裁定中止本案訴訟。
對于本案被告方圓公司(另案原告)與原告鑫森公司(另案被告)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1年7月22日作出了(2011)涉民初字第788號民事判決,判決主文為:被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22日發(fā)出的解除《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2×65孔焦爐硅磚買賣合同》的通知無效。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了上訴。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于2012年2月20日作出(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以上事實有原、被告相互往來的電話傳真、函件、檢驗報告、公證書、一、二審民事判決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0年8月8日訂立的硅磚買賣合同,是在誠實信用、平等互利、相互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沒有違反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合法、有效。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在本案中,原、被告約定供貨時間按需方即原告通知時間供貨,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原告于2010年12月20日開始以傳真函件的形式通知被告盡快發(fā)貨,被告回函稱檢驗報告尚未作出,根據合同約定隨貨攜帶相關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有待月底報告作出發(fā)貨,這時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后原告發(fā)函同意被告在2011年元月底將硅磚全部發(fā)到原告施工現場,在原、被告供貨時間的協商中元月底之前履行并無具體時間要求。在被告拿到被告單方送檢產品檢驗報告后,被告送貨126.8噸。隨后被告以產品生產成本上漲要求提價150元,原告同意提價20-30元,雙方在2011年2月21日前不斷來往函件協商提價和現金提貨事宜,期間原告也從被告處抽檢產品,送冶金工業(y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檢測中心檢測,2011年2月17日該中心作出檢驗報告,被告產品合格。至此,雙方應嚴格、全面履行合同,2012年2月22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通知解除雙方所簽訂的合同,為此雙方提起訴訟。被告方圓公司以另案起訴原告鑫森公司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涉縣人民法院于2011年7月22日作出了(2011)涉民初字第788號民事判決,判決主文為:被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22日發(fā)出的解除《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2×65孔焦爐硅磚買賣合同》的通知無效。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了上訴。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于2012年2月20日作出(2011)邯市民三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合同未解除,且生效判決認為原告鑫森公司所稱的方圓公司具備送貨條件而不發(fā)貨的理由不能成立,因原告不能證明被告構成違約,故原告要求判令被告退還50萬元,并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1866612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一十三條、一百一十四條、一百一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要求判令被告鄭州方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退還50萬元,并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1866612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5732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河北鑫森冶金建材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振芳
審判員 李同所
代理審判員 程肖芬
書記員: 申瓊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