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湯某某,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劉建強,湖北獬志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余某,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羅杰,廣東德納(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左娜。
原告湯某某訴被告余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7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劉友芬擔任審判長,人民陪審員白琳、李成亮參加的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湯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建強,被告余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羅杰、左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7月29日,原告與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銷售推廣合同》1份,約定:本合同旨在使湯某某享有本合同約定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品的銷售推廣權,并獲得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協(xié)助和支持,雙方共同努力,實現(xiàn)經(jīng)營效益最大化;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湯某某的經(jīng)營產(chǎn)品為按照本合同約定銷售推廣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產(chǎn)品FMT,首次進貨額為人民幣600,0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按該合同約定于2012年7月29日分三次各向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打款200,000元,共計600,000元,該三次打款中一次是匯入被告余某的銀行賬戶,另兩筆是匯入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賬戶。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因此向原告返利24,500元,之后,該公司再未向原告返利,原告發(fā)現(xiàn)被騙,于2012年11月27日向深圳市公安局東湖派出所報案。后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決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股東鄧濤、許會敏有期徒刑。被告余某分別于2012年12月10日、12月14日各向原告出具欠條1張,分別載明:“余某向湯某某借款人民幣叁拾捌萬元整,還款日期2013年5月20日前還清”、“余某向湯某某借款人民幣叁拾伍萬元整,還款日期2012年12月17日前還清”。對此兩份欠條,原告稱系被告于2012年7月29日向其借款600,000元所形成,另130,000元為被告應支付的利息;被告則稱兩份欠條系原告逼迫所寫,該600,000元系原告向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款。原告為證明被告向其借款600,000元,向本院提交了其打款600,000元的憑證,該憑證與其三次向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打款共計600,000元的憑證一致?,F(xiàn)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如訴請。
本院認為,被告雖向原告出具了兩份欠條,但原告向本院提交的用以證明其借款600,000元給被告的憑證與其向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打款600,000元的憑證一致,該600,000元系原告為履行其與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的《銷售推廣合同》,而向深圳福脈通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的款項,并非被告向原告的借款,且原告亦沒有其他的證據(jù)證明被告向其借款600,000元的事實,原、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不成立,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借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湯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1,100元,由原告湯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1,100元,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yún)R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賬號:07×××93;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劉友芬 人民陪審員 白 琳 人民陪審員 李成亮
書記員:湯西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