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
崔海文
馬國夫(黑龍江鶴崗澤群法律服務所)
許某某
代光(黑龍江鶴崗澤群法律服務所)
原告李立新,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糧食建筑公司職員。
被告崔海文,男,漢族,無職業(yè),xxxx年xx月xx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馬國夫,男,黑龍江省鶴崗市澤群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律服務者。
被告許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鶴崗市第三中學教師。
委托代理人代光,男,黑龍江省鶴崗市澤群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律服務者。
原告李立新與被告崔海文、許某某民間借貸、擔保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5月18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龐慶祝適用簡易程序,于2015年7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立新與被告崔海文的委托代理人馬國夫及被告許某某的委托代理人代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一,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沒有實際履行,與本案無關,不予采信。證據(jù)二、雙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相關聯(lián),符合證據(jù)的三性特征,故予以采信。對于被告崔海文提供的證據(jù),雙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相關聯(lián),符合證據(jù)的三性特征,故予以采信。
本院分析當事人當庭陳述及所提供的證據(jù)可確定以下事實。2013年3月10日,原告與被告許某某達成借款協(xié)議,被告以自有房屋作抵押,向原告借款25萬元,期限7個月,但未履行。被告崔海文承包鶴崗市第三中學基建工程時,因缺少資金于2013年3月18日向原告借款50萬元,在2013年10月18日前償還,被告許某某為保證人;但實際借款43萬元,未約定利息。被告崔海文自2013年5月31日開始陸續(xù)還款17萬元。余款雖然原告多次索要,被告未能給付。
本院認為,在民事訴訟中,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法律關系產生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由提出主張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原、被告借貸關系成立,被告應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因該借條只約定了借款期限而未約定利息,且被告否認有利息的約定,又沒有其它證據(jù)證實,原告主張被告崔海文給付的17萬元為利息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法律規(guī)定,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償付逾期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故原告要求支付逾期利息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許某某作為保證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應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由于約定了主債務履行期限至2013年10月18日,未約定保證期間,原告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但原告未能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在保證期間內要求被告許某某承擔保證責任,故被告許某某的保證責任已經免除,原告要求被告許某某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 ?、第二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崔海文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原告李立新借款本金26萬元及利息,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人民幣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2013年10月19日起,計算至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的實際給付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李立新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900.00元,由原告李立新負擔2777.00元,被告崔海文負擔2123.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一,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沒有實際履行,與本案無關,不予采信。證據(jù)二、雙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相關聯(lián),符合證據(jù)的三性特征,故予以采信。對于被告崔海文提供的證據(jù),雙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經審查后認為該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相關聯(lián),符合證據(jù)的三性特征,故予以采信。
本院分析當事人當庭陳述及所提供的證據(jù)可確定以下事實。2013年3月10日,原告與被告許某某達成借款協(xié)議,被告以自有房屋作抵押,向原告借款25萬元,期限7個月,但未履行。被告崔海文承包鶴崗市第三中學基建工程時,因缺少資金于2013年3月18日向原告借款50萬元,在2013年10月18日前償還,被告許某某為保證人;但實際借款43萬元,未約定利息。被告崔海文自2013年5月31日開始陸續(xù)還款17萬元。余款雖然原告多次索要,被告未能給付。
本院認為,在民事訴訟中,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法律關系產生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由提出主張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原、被告借貸關系成立,被告應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因該借條只約定了借款期限而未約定利息,且被告否認有利息的約定,又沒有其它證據(jù)證實,原告主張被告崔海文給付的17萬元為利息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法律規(guī)定,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償付逾期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故原告要求支付逾期利息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許某某作為保證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應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由于約定了主債務履行期限至2013年10月18日,未約定保證期間,原告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但原告未能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在保證期間內要求被告許某某承擔保證責任,故被告許某某的保證責任已經免除,原告要求被告許某某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 ?、第二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崔海文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原告李立新借款本金26萬元及利息,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人民幣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2013年10月19日起,計算至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的實際給付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李立新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900.00元,由原告李立新負擔2777.00元,被告崔海文負擔2123.00元。
審判長:龐慶祝
書記員:胡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