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民,無業(yè)。系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父親。
原告張某某,無業(yè)。系死亡受害人李之春母親。
原告宋某某,農(nóng)民。系死亡受害人李之春丈夫。
委托代理人賀敬霞,北京德和衡(邯鄲)律師事務所律師。為上述三原告代理訴訟。
原告宋某某。系死亡受害人李之春兒子。
法定代理人宋某某,系宋某某父親。
委托代理人霍振鎖,為原告宋某某、宋某某代理訴訟。
被告潘某某,1968年9月25日,個體戶。
委托代理人李明仁、李會娟,河北李明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qū)金融大街23號15層。
負責人畢偉,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董一菲,河北神威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宋某某與被告潘某某、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4月1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陳彥擔任審判長,與代理審判員王飛、人民陪審員武慶行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7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賀敬霞,原告宋某某、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霍振鎖,被告潘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李會娟,被告北京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一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3年2月25日20時,死亡受害人李之春在大廣高速1743KM+987KM處,被由南向北行駛的被告潘某某駕駛的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當場撞死。經(jīng)河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邯鄲支隊館陶大隊認定,李之春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潘某某負次要責任。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在北京分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為此,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各項經(jīng)濟損失共計28.36萬元。
被告潘某某辯稱,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已在北京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應由保險公司賠償。
被告北京分公司辯稱,對于原告合法合理損失,在保險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原告張某某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不應支持;原告主張的交通費、住宿及停尸費均應包括在喪葬費中;精神撫慰金過高;該公司不承擔訴訟費。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法庭提交的證據(jù)有:1、館陶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證明交通事故的事實及事故當事人各方應負的責任。2、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行駛證、被告潘某某駕駛證,證明該車的所有人為被告潘某某,被告潘某某具有駕駛資格。3、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保單,證明該車在河北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交強險責任限額12.2萬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額20萬元且不計免賠率,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4、四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及常住人口登記卡、宋某某與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的結婚證、宋某某的出生醫(yī)學證明,證明各原告與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的家庭關系。5、原告李某民、張某某的戶籍證明、河南省平輿縣廟灣鎮(zhèn)派出所與平輿縣廟灣鎮(zhèn)里灣村村委會出具的原告家庭關系證明,證明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系原告李某民、張某某的獨生子女。6、五礦邯邢職工總醫(yī)院出具的死亡受害人李之春居民死亡醫(yī)學說明、邯鄲市北葬儀館出具的火化證,證明死亡受害人李之春因交通事故死亡。7、李松峰身份證、河南省平輿縣廟灣鎮(zhèn)里灣村村委會與平輿縣廟灣鎮(zhèn)派出所出具的李松峰與原告關系證明、河南省立廈防水防腐公司寧夏分公司工資證明,證明李松峰系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的堂哥,就職于河南省立廈防水防腐公司寧夏分公司,月收入15000元,因管理死亡受害人李之春喪葬事宜誤工一個月。8、五礦邯邢職工總醫(yī)院門診單據(jù)3張,證明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生前在該醫(yī)院門診就醫(yī),并支付醫(yī)藥費共計1779.42元。9、五礦邯邢職工總醫(yī)院司法工傷鑒定費1000元。10、停尸費5340元。11、喪葬用品650元。12、交通費11182元。13、住宿費1200元。
被告潘某某、北京分公司未提交證據(jù)。
經(jīng)庭審質證,被告潘某某、北京分公司對原告向法庭提交的證據(jù)1、2、3、4、5無異議,本院依法予以確認。被告北京分公司對證據(jù)6有異議,提出火化證沒有死者身份號,居民死亡醫(yī)學說明系復印件。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該火化證內容客觀記載了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的生前信息與死亡原因;居民死亡醫(yī)學說明雖系復印件,但與火化證相互佐證,符合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lián)性,故予以確認。二被告對證據(jù)7中的工資證明不認可。本院認為,該工資證明沒有單位負責人簽字,且未提供勞動合同、工資表及誤工證明,不符合證據(jù)規(guī)定的形式,故不予確認。二被告對證據(jù)8、9、10、11不認可。本院認為,證據(jù)8中的門診單據(jù)系2013年3月23日出具,且無診斷證明、病歷等相關證據(jù),故不能證明與本案有關聯(lián)性;證據(jù)9中的司法工傷鑒定費單據(jù)系2013年3月5日出具,無其他證據(jù)證實與本案有關聯(lián)性。證據(jù)8、9與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當場死亡相矛盾,故不予確認;證據(jù)10、11屬喪葬費范疇,原告重復主張于法無據(jù),故不予確認;證據(jù)12、13中的交通費和住宿費系原告處理事故實際產(chǎn)生的相關費用,其中交通費酌情確定為1500元,對住宿費票據(jù)1200元予以確認。
本院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及上述有效證據(jù),確認本案事實如下:2013年2月25日20時許,被告潘某某駕駛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沿大廣高速由南向北行駛至時,與進入并橫穿高速公路的行人李之春碰撞,造成李之春死亡、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一定程度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jīng)館陶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李之春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潘某某負次要責任。被告潘某某系京N×××××號小型普通客車的所有人,該車在被告北京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交強險責任限額12.2萬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保險金額20萬元且不計免賠率,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另查明,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系農(nóng)村居民,育有一子宋某某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死亡受害人李之春系原告李某民、張某某獨生子女。原告李某民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原告張某某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本案經(jīng)多次調解未果。
本院認為,被告北京分公司作為被告潘某某駕駛的機動車交強險的保險人,依法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該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該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由事故責任方按照其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四原告因李之春死亡造成的損失確認為:1、死亡賠償金,按照本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為8081元/年×20年=161620元。被撫養(yǎng)人宋某某的年齡為4周歲,其生活費按照本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計算至18周歲為5364元/年×(18周歲-4周歲)÷2人=37548元。被撫養(yǎng)人李某民的生活費根據(jù)事發(fā)時李某民的年齡和子女人數(shù)確定為5364元/年×[20年-(61歲-60歲)]÷1人=101916元,但因被撫養(yǎng)人有數(shù)人,年賠償總額累計不應超過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性支出額,故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確定為101916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四、“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撫養(yǎng)人的,應當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將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的規(guī)定,將其計入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數(shù)額為161620元+101916元=263536元。2、喪葬費按照本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6個月總額計算為39542元/12個月×6個月=19771元。3、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0元。4、交通費酌情認定為1500元。5、住宿費1200元。以上損失共計301007元。該損失應由北京分公司在交強險死亡殘疾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住宿費共計110000元,原告的剩余損失為301007元-110000元=191007元,被告潘某某負事故次要責任,該損失的30%為57302.1元,該數(shù)額未超過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20萬元,被告北京分公司應按此數(shù)額對原告進行賠償。被告潘某某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原告張某某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48653元,因其實際年齡未超過60周歲,且無證據(jù)證明已喪失勞動能力,故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其他賠償項目及數(shù)額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的部分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宋某某因受害人李之春身亡造成的損失110000元,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宋某某因受害人李之春身亡造成的損失57302.1元,兩項共計167302.1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554元,由原告李某民、張某某、宋某某、宋某某負擔2278元,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負擔327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陳彥
代理審判員 王飛
人民陪審員 武慶行
書記員: 韓建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