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
穆志遠(固安縣固安法維法律服務所)
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
高國靜
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固安縣人,工人,現(xiàn)住河北省固安縣。
委托代理人:穆志遠,固安縣固安法維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
地址:固安縣工業(yè)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賴建輝,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高國靜,該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李某訴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立華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穆志遠、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高國靜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訴稱,原告于2006年10月到被告處工作。
被告沒有為勞動者全額繳納社會保險,未支付加班費。
2013年6月,原告因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勞動,不合理的勞動待遇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但是,被告不同意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原告于2013年7月30日向固安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該委裁決未支持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及加班費,且認定事實有誤。
原告不服裁決,提起訴訟,請求被告給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21000元及加班費。
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辯稱,原告李某于2008年1月1日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
原告在工作期間,被告依據(jù)原告的工作崗位、標準工資、出勤、法定假日等情況,依法按月足額支付了加班費在內的全部工資待遇,不存在原告所稱的不符合事實的加班時間和加班費。
原告在職期間也從未向被告提出過支付加班費的要求。
被告認為,合同期間,被告根據(jù)原告的出勤情況依法支付了包含加班費在內的全部勞動報酬,根本不存在應當另行支付加班費的情況,原告對每月領取的勞動報酬從未提出過異議,也從未要求過另行支付加班費。
因此,原告主張的支付休息日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費沒有事實依據(jù)。
同時,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原告是在沒有請假的情況下連續(xù)曠工超過7天,給被告造成2萬元經(jīng)濟損失的情況下,原告以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進行除名的。
在被用人單位除名的情況下,原告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依法應當駁回全部的訴訟請求,以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
本院認為,李某與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對入職時間存在爭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提交了勞動合同證明2008年1月李某入職,李某提出異議,其提交工資卡在2006年11月開卡發(fā)放工資,應認定原告李某于2006年11月入職。
對于李某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851元,雙方?jīng)]有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原告入職六年零七個月,李某未提交主動辭職申請,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與李某因解除勞動合同原因產(chǎn)生爭議未達成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依法應當支付被告7個月工資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2851元×7個月=19957元。
被告辯解認為原告連續(xù)曠工七天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對原告予以開除,不應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由于被告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原告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原告提出辭職后不上班不應認定曠工,因此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成立,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依法應當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被告認可原告申請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約定違反法律的強制規(guī)定,屬于無效,被告應為原告補繳社會保險。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
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本案中李某未能提供加班的初步證據(jù),且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給原告發(fā)放的工資數(shù)額雙方?jīng)]有異議,對于李某主張的加班費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李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9957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要求給付加班費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書生效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在判決書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兩年內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本院認為,李某與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對入職時間存在爭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提交了勞動合同證明2008年1月李某入職,李某提出異議,其提交工資卡在2006年11月開卡發(fā)放工資,應認定原告李某于2006年11月入職。
對于李某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851元,雙方?jīng)]有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原告入職六年零七個月,李某未提交主動辭職申請,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與李某因解除勞動合同原因產(chǎn)生爭議未達成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依法應當支付被告7個月工資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2851元×7個月=19957元。
被告辯解認為原告連續(xù)曠工七天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對原告予以開除,不應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由于被告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原告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原告提出辭職后不上班不應認定曠工,因此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成立,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依法應當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被告認可原告申請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約定違反法律的強制規(guī)定,屬于無效,被告應為原告補繳社會保險。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
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本案中李某未能提供加班的初步證據(jù),且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給原告發(fā)放的工資數(shù)額雙方?jīng)]有異議,對于李某主張的加班費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李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9957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要求給付加班費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由原告負擔。
審判長:張立華
書記員:周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