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
馬成(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
李克岳(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
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
劉鳳陽(河北實同律師事務所)
李某幫
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所地唐山市。
委托代理人馬成、李克岳,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
負責人薄振榮,村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劉鳳陽,河北實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職工,住所地唐山市。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大新莊鎮(zhèn)某村民委員會、被告李某幫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委托代理人李克岳、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負責人李某生、薄振榮及委托代理人劉鳳陽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某幫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李某某訴稱,1999年原告與被告豐南區(qū)某村村民委員會簽訂了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合同內(nèi)容為:由原告承包本村村東勝葉房東的旱地12畝,該土地坐落于勝葉房子東側(cè),東面是道,承包期限自1999年5月5日至2004年5月5日,總承包費1262元。1999年5月5日,原告將1262元交給了被告村委會。2001年原告與被告村委會對該合同進行了變更:由村委會收回部分土地用于給村民發(fā)放宅基地,余下的7畝地由原告在2004年5月5日承包期滿后再無償耕種5年,至2009年5月5日。然而被告村委會于2004年3月份卻將原告余下的7畝地收回并重新發(fā)包給了被告李某幫,原告因此未能再耕種該土地,遭受損失。被告村委會單方收回土地的行為是違約行為,應當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李某幫明知原告對上述土地享有從2004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5日為期五年的承包權,卻故意非法承包,也應承擔連帶責任。豐南區(qū)人民法院(2006)豐民初字第816號民事判決、中級法院(2007)唐民二終字377號民事判決對以上事實予以確認。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起訴要求判決二被告賠償原告土地承包經(jīng)營損失22750元、評估費及其他費用1000元。
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辯稱,被答辯人起訴我單位的案件屬于重復起訴,因為被答辯人已經(jīng)在2006年以同一事實在貴院提起過相同的訴訟,貴院作出了生效的法律文書,駁回了被答辯人對我單位的訴訟請求,現(xiàn)在被答辯人又以相同的理由起訴,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確定的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本案中被答辯人的起訴屬于對生效的法律效力的判決又提起的訴訟,不符合受理的條件,請求貴院依法駁回被答辯人的起訴。
被告李某幫未答辯。
本院認為,對于雙方爭執(zhí)的核心,也就是2001年原告與被告村委會是否達成了由村委會收回部分土地,然后剩余的7畝土地由原告無償經(jīng)營至2009年5月5日的變更協(xié)議,雙方已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訴訟,在(2005)豐民初字第710號案件中,本院對原告所主張的變更未予認定,在原告不服本院判決上訴后,二審法院的(2005)唐民二終字262號案件雖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對2001年的合同變更予以了認定,在之后的(2006)豐民初字第816號案件中,本院據(jù)(2005)唐民二終字262號判決再一次確認了2001年對合同的變更有效,即確認了發(fā)放宅基地之后剩余的7畝土地由原告在原承包期滿后,無償耕種五年至2009年5月5日,原告不服該案判決上訴后,二審法院以(2007)唐民二終字377號判決對該變更又一次予以了確認。上述判決均為已生效裁判,具有既判力,所以本案對2001年合同變更予以確認。被告在原合同到期之前即將剩余的7畝承包地收回是對變更協(xié)議的違反,應承擔賠償經(jīng)營收益損失的違約責任,被告李某幫系從他人處換的經(jīng)營該地塊,無違法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若被告堅持2001年雙方協(xié)商的變更無效,應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推翻上述諸判決的事實認定。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之規(guī)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之內(nèi)給付原告李某某損失款168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20元,由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對于雙方爭執(zhí)的核心,也就是2001年原告與被告村委會是否達成了由村委會收回部分土地,然后剩余的7畝土地由原告無償經(jīng)營至2009年5月5日的變更協(xié)議,雙方已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訴訟,在(2005)豐民初字第710號案件中,本院對原告所主張的變更未予認定,在原告不服本院判決上訴后,二審法院的(2005)唐民二終字262號案件雖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對2001年的合同變更予以了認定,在之后的(2006)豐民初字第816號案件中,本院據(jù)(2005)唐民二終字262號判決再一次確認了2001年對合同的變更有效,即確認了發(fā)放宅基地之后剩余的7畝土地由原告在原承包期滿后,無償耕種五年至2009年5月5日,原告不服該案判決上訴后,二審法院以(2007)唐民二終字377號判決對該變更又一次予以了確認。上述判決均為已生效裁判,具有既判力,所以本案對2001年合同變更予以確認。被告在原合同到期之前即將剩余的7畝承包地收回是對變更協(xié)議的違反,應承擔賠償經(jīng)營收益損失的違約責任,被告李某幫系從他人處換的經(jīng)營該地塊,無違法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若被告堅持2001年雙方協(xié)商的變更無效,應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推翻上述諸判決的事實認定。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之規(guī)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之內(nèi)給付原告李某某損失款168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20元,由被告唐山市豐南區(qū)某村民委員會承擔。
審判長:李懷剛
審判員:趙術東
書記員:孫冬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