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郎國某,男。
委托代理人高平,黑龍江盛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鶴崗市興安區(qū)紅某鎮(zhèn)新興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李寶財,職務村委會主任。
原告朗國某與被告鶴崗市興安區(qū)紅某鎮(zhèn)新興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新興村)土地安置補償款分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2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5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朗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高平、被告新興村委會主任李寶財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家庭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取得7.5畝承包土地,之后因電灌站擴容需要,占用了原告家庭1.5畝承包土地。被告第二輪土地發(fā)包方案為“大不動,小調整”,原告家庭屬于“大不動”范疇,即若未出現1.5畝承包地被占用的情況,原告家庭應繼續(xù)承包7.5畝土地。
爭議土地系原告家庭賴依生存的物質保障,被告占用原告1.5畝承包土地時未給予補償,現電灌站被征用,原告家庭所依賴承包電灌站收益生存的目的已不復存在。《中華人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和誠實信用原告則。故根據公平原則,被告應將1.5畝土地安置補償款按規(guī)定給付原告。關于原告所訴要求被告給付相關利息的訴訟請求,因被告自征地方將上述款項匯入其帳戶時起就應將該款給付原告,因其未付,屬于不當得利。根據法律規(guī)定,被告不僅應返還不當得利原物,還應返還原物所生孳息?,F原告要求被告給付相應利息應視為原告要求被告返還相應孳息,而原告未提供相應證據證實被告已將上述款項用于借貸他人,故本案中的孳息應為同期銀行存款利息,被告應按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給付原告相應利息。關于被告所辯,原告非本集體組織成員,及糾紛已經處理,不應重復起訴的辯解意見,因其未提供相應證據,不予采信。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鶴崗市興安區(qū)紅某鎮(zhèn)新興村民委員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郎國某1.5畝土地安置補償款150,000.00元、并給付利息38,250.00元〔150,000.00元×(3.60%÷12)×85個月(2009年4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總計188,250.00元。
案件受理費4,506.25元,原告承擔441.25元,被告承擔4,065.00元。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
(此面無正文)
審 判 長?。盒炀S琴 審 判 員?。簠文隧?人民陪審員?。?張 芹
書記員:: 吳 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