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方翠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通山縣人,住通山縣通羊鎮(zhèn)新城社區(qū)興洋小區(qū)55號,居民身份證號xxxx。
委托代理人舒立焱,湖北自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通山縣人,住通山縣通羊鎮(zhèn)馬槽橋社區(qū)馬肚小區(qū)56號,居民身份證號xxxx。
委托代理人陳世學,被告陳某某的父親。
委托代理人余月志,湖北省通山縣通羊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曾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通山縣人,住通山縣通羊鎮(zhèn)馬槽橋社區(qū)馬肚小區(qū)56號。居民身份證號xxxx。
原告方翠某與被告陳某某、曾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8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方翠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舒立焱,被告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世學、余月志,被告曾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能證明二被告分兩次出具欠條,欠到原告人民幣120萬元,并約定欠款100萬元按月息2分計算,時間壹年;欠款20萬元于農歷2009年底還清,逾期未還按月息3分計算之事實;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二與被告曾某某提交的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鄂咸寧中民再終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中認定的“2007年方翠某入股宏通公司,共投資92萬元”的事實相吻合,能證明原告投資入股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92萬元之事實;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三與被告陳某某提交的補充答辯狀中自認“找不著陳某某,就找他父母,鬧得一家人不得安寧”的事實相吻合,能證明原告向二被告多次主張權利。以上證據(jù)均予以采信。對被告陳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一與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系同一證據(jù),予以采信;對證據(jù)二股份合作協(xié)議,結合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二,能證明原告以其妹方芳名義入股二被告注冊登證成立“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約定出資100萬元,占公司月股份45%之事實,予以采信;對證據(jù)三收款收據(jù)5張,系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二中的一部分,不能證明原告僅投資598700元之事實,不予采信;對證據(jù)四、五、六、七、八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對被告曾某某提交的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鄂咸寧中民再終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能證明原告2007年投資入股92萬元宏通公司的事實,予以采信。
根據(jù)以上依法確認的本案有效證據(jù),以及當事人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的陳述,可認定本案如下事實:
2005年10月28日,二被告注冊成立了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2007年8月9日,原告方翠某以其妹的名義與二被告簽訂了股份合作協(xié)議,約定二被告吸納原告參股經(jīng)營,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現(xiàn)有資產估價為122.2222萬元,占總投資55%,原告投資100萬元入股,占公司總投資55%。按投資比例承擔經(jīng)營風險、分紅及享有公司股份。簽訂協(xié)議后,原告按約于2007年9月4日至2008年11月19日分十四次借給二被告現(xiàn)金及向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注資共計投資92萬元。隨后原告與二被告共同經(jīng)營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2010年1月16日,原告要求退股,經(jīng)與二被告協(xié)商一致,二被告分別向原告出具二份欠據(jù),欠據(jù)內容分別為:“欠到方翠某人民幣壹佰萬元整(利息按月息貳分計算),時間壹年。陳某某、曾某某。2010年1月16日。陳xxxx9516曾xxxx8332”、“欠到方翠某人民幣貳拾萬元整。(此款在春節(jié)前還付),(2009年),(農歷2009年底還清,逾期未還按月息3分計算)。陳某某、曾某某。2010年1月16日”。出具欠條后,被告曾某某于2010年7月份給付原告利息5萬元。隨后,原告多次找二被告催討,二被告一直未予償還。原告遂具狀起訴,請求:判令二被告償還借款人民幣120萬元及利息186萬元(利息已計算至2016年4月16日止),以后利息照算。
另查明:二被告于1995年10月24日登記結婚,于2010年1月28日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xù)。
本案爭議焦點:1、二被告向原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中是否含有中央撥款60萬元;2、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未經(jīng)清算,二被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是否成立;3、原告的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焦點1、關于二被告向原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中是否含有中央撥款60萬元的問題。本院認為,原告當庭提交的二被告及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4日至2008年11日19日分十四次向原告借款及收到投資款共計100萬元,且與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鄂咸寧中民再終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中認定的“2007年方翠某入股宏通公司,共投資92萬元用于建設廠房、購買設備等”的事實相互吻合,可認定二被告向原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中未含中央撥款60萬元。故對被告陳某某辯稱120萬元欠據(jù)中的60萬元涉嫌侵占國家資金的辯解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焦點2、關于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未經(jīng)清算,二被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是否成立的問題。本院認為,二被告出具120萬元欠據(jù)時,系夫妻關系,通山縣宏通石材有限公司又系二被告設立,公司經(jīng)營者系二被告,即使是公司債務,亦應由二被告承擔。無證據(jù)證明二被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系原告脅迫所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第一款“原告以借據(jù)、收條、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jù)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辨或者反訴,并提供證據(jù)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第二款“當事人通過調解、和解或者清算達成的債權債務協(xié)議,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二被告經(jīng)與原告結算,自愿向原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的行為,應視為當事人通過清算達成的債權債務協(xié)議,故原告與二被告之間民間借貸關系成立。故對被告陳某某辯稱宏通公司虧損、財務沒有依法清算,二被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不成立的辯解理由;以及被告曾某某辯稱向原告出具欠條是代表公司簽名,其與被告陳某某已離婚,宏通公司歸被告陳某某所有,一切債務歸被告陳某某承擔的辯解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焦點3、關于原告的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二被告出具的120萬元欠據(jù)后,原告多次催討(含電話和信息),且被告陳某某提交的答辯狀及補充答辯狀中自認“2012年,原告欲提起訴訟”、“找不著陳某某,就找他父母,鬧得一家人不得安寧”、周國虎多次從中做協(xié)調工作、2016年2月6日給被告陳某某發(fā)信息的等事實,可認定原告從未間斷向二被告主張權利,未超過訴訟時效。故對被告辯稱原告六年后提起訴訟已超過法定時效辯解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自二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欠條,雙方形成了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二被告雖已離婚,但民間借貸合同關系發(fā)生于二被告婚姻存續(xù)期間,且系二被告共同簽名出具的欠條,故二被告依約應共同承擔償還原告欠款及利息的義務。利息應分別以欠款100萬元從2010年1月16日起、欠款20萬元從2010年2月14日起按月利率20‰計算至本判決確定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現(xiàn)暫計算至2016年4月16日止,利息為1795600.09元,已付利息5萬元,二被告應償還原告欠款利息為1745600.09元。原告的訴求中利息數(shù)額計算有誤,對誤差部份本院不予支持。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陳某某、曾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方翠某欠款120萬元及利息1745600.09元(利息已計算至2016年4月16日止)。后期利息從2016年4月17日起以欠款本金120萬元按月利率20‰計算至本判決確定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31280元,由原告負擔2580元,由二被告負擔287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咸寧金穗支行,帳號:17680601040004550,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邵瑞光 人民陪審員 張召元 人民陪審員 廖建華
書記員:成宇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