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唐山鋼鐵集團不銹鋼有限公司職工,住河北省唐山市。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河北省唐山市。
原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合伙協(xié)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張某訴稱,原、被告系朋友關(guān)系。2011年初,被告找到原告,以“做煤炭生意資金周轉(zhuǎn)困難”為由,向原告借款人民幣10000元,當時被告口頭承諾2個月內(nèi)還清。2個月后,原告開始向被告索要借款,起初被告聲稱手頭無錢,容他一段時間。2012年5月8日,原告再一次找被告時,被告竟以“錢輸去了”為由,拒絕償還借款。故原告起訴至古冶區(qū)人民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人民幣10000元,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被告王某某辯稱,我沒向原告借過錢。2008年和原告合伙開過煤廠,從這以后我和原告沒有錢上的來往。我們一共賠了好幾萬。
庭審過程中,原、被告圍繞著被告是否向原告借款及借款的數(shù)額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舉證、質(zhì)證。
就焦點問題張某提交如下證據(jù):
1、向法庭提交光盤一張和整理的錄音內(nèi)容一份,錄音中王某某承認差張某10000元。經(jīng)王某某質(zhì)證后,認為錄音中的聲音是其本人所說,但是當時說話很激動,口齒不伶俐,錄音里也沒提到我向張某借錢的事。
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張某提交上述證據(jù)合法有效,且王某某認可錄音中內(nèi)容是其本人所說,故本院予以確認。
2、張某申請證人孫某甲,證人孫某甲證言:2011年孫某甲在姑姥家和張某吃飯時,張某接了個電話,電話里說向張某借錢,張某說他只有8000元,他又向朋友借了2000元,然后我開車拉著張某和他朋友一起去西趙浴池對面把10000元錢給了被告。當時我是第一次看見被告王某某,以前沒有見過王某某。這件事情發(fā)生在2011年過完年之后,具體幾號記不清楚,當時吃完中午飯一、兩點鐘。王某某質(zhì)證后認為,不認識證人,也從沒見過證人,而且證人說不清具體日期。
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該證人證言無其它證據(jù)相佐證,且王某某表示不認識證人,也從未見過證人,故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不予確認。
3、張某申請證人崔某甲,證人崔某甲證言:2011年過年后在家中,張某給崔某甲打電話說張某有個朋友想用2000元錢,然后孫某甲開著車拉著張某去崔某甲家,說要2000元錢借給張某的朋友,張某說他朋友向張某借10000元錢,然后張某、孫某甲、崔某甲三人一起就去了西趙各莊的一個小賣部,在小賣部旁邊有一個刷車的,就在那里下車,崔福林看見張某把10000元錢給被告王某某了,當時王某某說兩、三個月就把錢還給張某。經(jīng)王某某質(zhì)證,證人說的不是事實,我沒見過證人。
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該證人證言無其它證據(jù)相佐證,且王某某表示不認識證人,也從未見過證人,故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不予確認。
4、向法庭提交2012年12月17日曹某某書寫的證據(jù)一份。用以證明開煤廠沒有原告張某的事,當時開煤廠有楊某某、王某某、曹某某三人。經(jīng)被告質(zhì)證認為,當時確實是我和楊某某、曹某某開的煤廠,楊某某退了。原告找我說沒事干,我說你入我這,原告說中,我說我沒有時間,讓原告看著,原告說也沒時間,他上班,他讓我盯著。過了些日子原告給我拿了10000元錢,說入股。以后買煤就賠了,我心里想給原告10000元錢,但我沒有承諾給原告10000元錢。
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張某雖然出具了曹詠琪的書面證言,但證人沒有出庭接受法庭和原、被告的詢問,故對證言的真實性不予確認。
本院根據(jù)上述認證查明,2008年王某某與張某合伙做煤炭生意,王某某向張某收取10000元。后張某找王某某索要10000元過程中,王某某表示確實差張某10000元,但因為已將10000元輸?shù)?,無錢給付。
本院認為,民間借貸是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約行為。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shù)等,合伙經(jīng)營、共同勞動的民事主體。綜合本案雙方的行為屬于合伙關(guān)系,張某向王某某索要10000元,王某某在錄音中亦承認差張某10000元,應(yīng)視為王某某同意張某退伙,并同意返還10000元的口頭協(xié)議,王某某應(yīng)該按口頭協(xié)議履行給付義務(wù)。原告主張退還人民幣10000元依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張某人民幣10000元。
被告王某某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王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牟長青
審判員 許文輝
審判員 李永順
書記員: 陳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