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田鵬,四川雅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郭鳳林,四川雅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黃某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縣。被告暨法定代理人: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縣,系被告黃某某之父。被告暨法定代理人:張澤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系被告黃某某之母。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卿運和,四川金民山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田梓蘭,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縣。被告:蒲九大,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四川省蘆山縣人,住四川省蘆山縣。原告張某珍訴被告黃某某、黃某某、張澤某、田梓蘭、蒲九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30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何俊超獨任審判,并于2018年4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張某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田鵬、被告某某、張澤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卿運和、被告黃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卿運和、被告田梓蘭、蒲九大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張某珍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五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醫(yī)療費44304.73元、后續(xù)治療費8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4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護理費6000元、誤工費19769.40元、殘疾賠償金2240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鑒定費2640元、交通費800元,共計110460.13元;2.訴訟費用由五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8月3日22時15分,被告黃某某駕駛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搭乘黃錦波、寇程琨、陳思宇沿龍門鄉(xiāng)新街由東往西行駛,行駛至蘆山縣龍門鄉(xiāng)旅游環(huán)線車站外交叉路口,與駱強駕駛并搭乘原告的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被告及黃錦波、陳思宇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當即被送往雅安市人民醫(yī)院進行救治,2017年8月31日好轉(zhuǎn)出院。后蘆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黃某某承擔此次事故全部責任。2018年2月24日,原告?zhèn)榻?jīng)雅安雅正司法鑒定中心評定為十級傷殘,后續(xù)醫(yī)療費8000元、誤工期180日、護理期60日、營養(yǎng)期90日。另,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未購買任何保險,被告黃某某系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由其監(jiān)護人即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承擔相應責任。被告蒲九大作為實際車主,將未按期檢驗的機動車輛借予無機動車駕駛資格的被告黃某苛使用,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因原、被告就賠償事宜多次協(xié)商未果,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guī)定提起訴訟,希依法判準原告訴求。被告黃某某、黃某某、張澤某辯稱,第一對本次事故的發(fā)生,三被告不持異議。第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二十二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八條的規(guī)定,本案是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fā)生的事故,被告田梓蘭、蒲九大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投保交強險,但事故發(fā)生時,該車卻未投保。被告黃某某雖系未成年人且承擔本次事故全部責任,但案涉機動車沒有按期檢驗、沒有投保交強險以及交付給未成年人駕駛,因此該機動車的車主具有重大過錯,應先由其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承擔責任后,對超過交強險的部分與三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第三,本次事故另一傷者駱強(原告的丈夫,已提起訴訟)的傷情夠不上傷殘等級標準。原告于2018年2月24日在雅安雅正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傷殘等級,而作為原告的丈夫理應在同一鑒定中心進行鑒定,但其卻在2018年2月28日到元鼎司法鑒定所進行鑒定。庭前三被告已向其他鑒定機構咨詢,駱強的傷情夠不上傷殘等級,并已向法院提交重新鑒定申請書。同時,原告與駱強總訴金額為141145.22元,扣除駱強案中的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及鑒定費后,二人的總損失沒有超出交強險12萬元的限額。如前所述,本案應由車主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承擔賠償責任,故就本案而言三被告無需承擔賠償責任。第四,原告訴請的醫(yī)療費以正式票據(jù)為準。護理費過高,應按80元/天的標準計算。誤工費過高,應當依據(jù)法院已生效判決確定的標準認定。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費過高。第五,交通事故發(fā)生后,三被告共給付原告及其丈夫41000元,該費用應在三被告承擔的金額中予以扣除。被告田梓蘭辯稱,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系被告贈送給被告蒲九大,故請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蒲九大辯稱,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確實是被告之子駛出,但事故發(fā)生時并非由其駕駛,因此被告不應承擔責任,且事故發(fā)生后被告已給付另一傷者駱強(原告的丈夫)6000元,請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8月3日22時15分,被告黃某某駕駛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搭載黃錦波、寇程琨、陳思宇沿龍門鄉(xiāng)新街由東往西行駛,行駛至龍門鄉(xiāng)旅游環(huán)線車站外交叉路口時,與駱強駕駛并搭乘原告張某珍的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張某珍,駱強、黃錦波、陳思宇、寇程琨、被告黃某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張某珍即被送至蘆山縣人民醫(yī)院救治,2017年8月4日又被轉(zhuǎn)至雅安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入院診斷:創(chuàng)傷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右側鎖骨骨折;右側2-7肋骨骨折;右側肩胛骨骨折。2017年8月31日,原告張某珍好轉(zhuǎn)出院,出院醫(yī)囑及建議:1.神經(jīng)外科,骨科門診隨訪(術后1、2、3、6、9、12月);2.逐漸加強右上肢功能鍛煉;3.注意休息。上述診療過程中,原告張某珍共支出醫(yī)療費44090.23元。后蘆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黃某某承擔全部責任,原告張某珍,駱強、黃錦波、寇程琨、陳思宇無責任。2018年2月24日,原告張某珍傷情經(jīng)雅安雅正司法鑒定中心評定為十級傷殘;后續(xù)醫(yī)療費預計8000元人民幣;誤工期180日,護理期60日,營養(yǎng)期90日(均從受傷之日開始計算,含后期取出內(nèi)固定物期間誤工及護理時限)。為此,原告張某珍支出鑒定費2640元。另,被告蒲九大系被告田梓蘭侄兒,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登記在被告田梓蘭名下,該車于2017年3月由被告田梓蘭贈送給被告蒲九大,由被告蒲九大一直管理、使用。事發(fā)當天,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未投保交強險)被被告蒲九大的兒子陳思宇駛出,后再由被告黃某某駕駛的過程中造成本次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被告黃某某共給付原告張某珍及駱強41000元,被告蒲九大給付駱強6000元。因原告張某珍與駱強系夫妻關系,庭審中二人均同意被告黃某某、蒲九大給付的費用從原告張某珍應獲的賠償款中予以扣除,且交強險醫(yī)療限額范圍內(nèi)的費用均由原告張某珍一人享有。同時,駱強已向本院起訴,案號為(2018)川1826民初347號,其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共計2523.27元,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費共計24745.31元。上述事實有經(jīng)本院認證的原、被告身份信息、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原件、雅安市人民醫(yī)院病歷原件、醫(yī)療票據(jù)原件、司法鑒定意見書、票據(jù)原件、《收條收據(jù)》原件及當事人的陳述,在案為證,應予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爭議焦點在于:一、責任的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被告黃某某系未成年人,其承擔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依上述法律規(guī)定,應由其監(jiān)護人即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承擔侵權責任。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案涉車輛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的登記車主雖是被告田梓蘭,但其在2017年3月就將該車贈送給被告蒲九大并由其管理、使用,因此被告田梓蘭對本次事故造成的損害并無過錯,無需承擔責任。被告蒲九大作為案涉車輛的實際所有人、管理人未依法投保交強險,依上述法律規(guī)定應當與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因原告張某珍不能從交強險中獲得賠償?shù)膿p失是由投保義務人與行為人共同造成的,因此就內(nèi)部關系而言,被告蒲九大與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應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nèi)各承擔50%,且互負連帶責任。另,對超出交強險的部分,因被告蒲九大作為川X**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的實際車主,未履行妥善管理的義務,故其仍應在過錯范圍內(nèi)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本院根據(jù)其過錯程度認定由其承擔30%的責任,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承擔70%的責任。二、賠償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惫?,原告張某珍的損失包括:1.醫(yī)療費。原告張某珍受傷后共支出醫(yī)療費42299.23元,有醫(yī)療票據(jù),在案為證,本院予以確認。2.后續(xù)治療費。原告張某珍后期需取出內(nèi)固定物,經(jīng)司法鑒定中心評定預計8000元,本院予以支持。3.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張某珍住院治療28天,本院按20元/天計,則住院伙食補助費為20元/天×28天=560元,原告訴請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3.營養(yǎng)費。原告張某珍提交的司法鑒定意見書確定營養(yǎng)期為90日(包含后期住院),本院酌情按20元/天計,則營養(yǎng)費為20元/天×90天=1800元,原告訴請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4.護理費。原告張某珍主張6000元,符合審判實踐,本院予以支持。5.誤工費。本院認為,誤工費根據(jù)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原告張某珍的誤工時間本院確定為180天(司法鑒定意見書在案為證)。同時,原告張某珍并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證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本院參照2016年度四川省農(nóng)、林、牧、漁業(yè)的平均工資40087元予以計算,則誤工費為40087元÷365天×180天=19768.93元,原告訴請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7.殘疾賠償金。原告張某珍為農(nóng)村居民,其傷殘等級為十級,2016年度四川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203元,則殘疾賠償金為11203元/年×20年10%=22406元,原告訴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8.鑒定費。原告張某珍為評定傷殘等級以及后期相關費用,共支出鑒定費2640元,有票據(jù)為證,本院予以支持。9.精神損害撫慰金。本次事故造成原告張某珍傷殘,導致其精神和心理受到一定程度損害。本院根據(jù)其傷殘等級及審判實踐酌情認定1000元,原告訴請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10.交通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張某珍先后在蘆山縣人民醫(yī)院、雅安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且后期還需解除內(nèi)固定物。因此,本院根據(jù)其住院地點、次數(shù)等因素酌情認定500元,原告訴請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上述費用中醫(yī)療費、后續(xù)治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以及營養(yǎng)費共計54450.23元,由被告蒲九大與被告黃某某、張澤某在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范圍各承擔50%即5000元,且雙方互負連帶責任。超出部分44450.23元,由被告蒲九大承擔30%即13335.07元,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承擔70%即31115.16元。同時,原告張某珍的其他損失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費共計49674.93元,此費用與另一傷者駱強的費用相加后并未超過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故由被告蒲九大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范圍內(nèi)承擔50%即24837.46元,被告黃某某、張澤某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范圍內(nèi)承擔50%即24837.47元,且雙方亦互負連帶責任。另,鑒定費2640元,由被告蒲九大承擔30%即792元,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承擔70%即1848元。庭審中,被告蒲九大與被告黃某某、張澤某均請求處理其各自墊付的費用6000元和41000元,為減少訟累,本院同意并案處理。上述費用抵扣后,被告蒲九大應賠付原告張某珍29837.46元,被告黃某某、張澤某應賠付原告張某珍21800.63元,雙方互負連帶責任。另,被告蒲九大還應賠付原告張某珍8127.07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二條第一款、第四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第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某某、張澤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珍人身損害賠償款21800.63元,被告蒲九大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珍人身損害賠償款29837.46元,三被告互負連帶責任;二、被告蒲九大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珍人身損害賠償款8127.07元;三、駁回原告張某珍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義務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255元,由被告黃某某、張澤某負擔879元,被告蒲九大負擔376元。原告張某珍已預交,被告黃某某、張澤某、蒲九大在履行上述義務時一并給付給原告張某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何俊超
書記員:劉小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