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某某.
宋文權(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
周胄(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
廖某某
肖貴賓(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
原告:吳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文權,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胄,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廖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貴賓,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吳某某與被告廖某某股權轉讓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6月6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魯儒華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
被告廖某某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異議,本院于2016年6月22日裁定駁回廖某某提出的管轄異議,廖某某不服裁定提起上訴,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7月27日裁定維持本院裁定。
本院根據原告吳某某的申請,對廖某某持有的鐘祥市騰龍養(yǎng)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龍公司)20%的股權份額予以凍結。
本案于2016年9月19日、2016年9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文權、被告廖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肖貴賓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廖某某于2016年5月12日向吳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書》無效,判令廖某某繼續(xù)履行2014年9月19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2、廖某某賠償吳某某各項損失8865428元,支付違約金50萬元;3、廖某某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2014年9月19日,廖某某與吳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廖某某將其在騰龍公司持有的80%股權份額轉讓吳某某,吳某某支付800萬元的股權轉讓款;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并保證按期償還重組前的債務;廖某某應如實提供會計報表,按期辦理財產及證照的過戶和變更登記手續(xù);若廖某某違反約定,應賠償吳某某相應損失,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協(xié)議簽訂后,吳某某履行了義務,但廖某某既不償還重組前的債務,又不辦理財產及證照的過戶和變更登記手續(xù),債權人紛紛到公司要債,并圍堵公司進出通道,導致生產資料不能進入,生豬不能運出,造成公司損失,經評估,公司直接損失為297830元。
后103名債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法院判決,騰龍公司應替廖某某承擔債務和費用8388906元,公司豬場承租人申請仲裁,導致騰龍公司承擔了律師費和仲裁費178692元。
廖某某不僅不糾正違約行為,反而發(fā)出了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通知,其解除協(xié)議沒有依據,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
原告為維護合法權益,提起訴訟。
廖某某辯稱,1、吳某某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經廖某某催告后其仍未履行,廖某某通知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符合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2、吳某某作為公司股東,無權就公司債務和損失向廖某某主張權利;3、吳某某未按時支付股權轉讓金,導致廖某某未能償還債務,吳某某違約在先,廖某某不應承擔違約金。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當事人對證明案件基本事實的證據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騰龍公司原為廖某某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9月19日,廖某某與吳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廖某某將其在騰龍公司持有的80%股權份額轉讓吳某某,吳某某支付800萬元的股權轉讓金;廖某某應在2014年9月22日前將其個人名下的林權過戶至騰龍公司名下;騰龍公司的資產及負債、損益等會計報表由廖某某提供;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吳某某于協(xié)議簽訂之日支付定金50萬元,2014年9月22日支付350萬元,廖某某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支付150萬元,余款250萬元在2014年10月20日前支付;廖某某不按約定辦理林權過戶和公司變更登記手續(xù)的,需雙倍返還定金,不按期償還銀行借款解除抵押的,應返還吳某某支付的股權轉讓金,并承擔相應利息,不能處理重組之前的債務影響公司經營的,應承擔相應損失,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協(xié)議還就爭議的管轄法院進行了約定。
約定中,廖某某應當按期償還的銀行借款為兩筆,一筆150萬元到期時間為2014年9月24日,一筆200萬元到期時間為2014年10月21日。
協(xié)議簽訂后,廖某某于2014年9月23日辦理林權過戶登記,于2014年9月25辦理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登記。
吳某某于2014年9月20日支付股權轉讓金50萬元,于2014年9月23日支付股權轉讓金350萬元。
廖某某于2014年9月24日向吳某某借款15.8萬元,于2014年10月15日向吳某某借款1.16萬元。
因廖某某未償還個人債務,根據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吳某某向政府指定的賬戶交納部分款項。
因廖某某未償還轉讓股權之前的公司債務,多名債權人多次圍堵騰龍公司,后共有103名債權人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廖某某和騰龍公司應負連帶責任償還或騰龍公司償還的債務本金共計為7002555元,并承擔相應債務利息。
目前,上述債務尚未履行。
2016年4月11日,廖某某向吳某某發(fā)出《催款通知書》,要求吳某某在十五日內支付剩余股權轉讓款400萬元。
2016年5月12日,廖某某向吳某某發(fā)出解除2014年9月19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書。
本院認為,吳某某與廖某某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合法有效,當事人應當履行。
當事人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通知對方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須具備合同法第九十三條或者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關于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是否產生解除合同效力的問題。
廖某某主張,吳某某未依約付清股權轉讓款,其催告后仍未付款,因此解除合同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
吳某某認為,廖某某遲延辦理林權過戶手續(xù),不按約定處理債務,影響公司經營,其將股權轉讓款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不構成違約,廖某某解除合同沒有依據。
當事人提交的證據表明,廖某某已經收到吳某某支付的股權轉讓金400萬元,廖某某向吳某某借款16.96萬元,吳某某主張抵銷外,剩余股權轉讓金未支付給廖某某。
合同法第六十七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根據該項法律規(guī)定,如果吳某某屬后履行一方,且廖某某存在未履行先履行義務的,則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不構成違約,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則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構成違約。
根據約定,廖某某應履行的主要義務為,于2014年9月22日前將其個人名下的林權過戶至騰龍公司名下;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按期償還銀行借款解除抵押,處理重組之前債務,不影響公司經營。
吳某某應履行的主要義務為,于協(xié)議簽訂之日支付定金50萬元,2014年9月22日支付350萬元,廖某某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支付150萬元,余款250萬元在2014年10月20日前支付。
從雙方履行情況看,廖某某于2014年9月23日辦理林權過戶登記,于2014年9月25日辦理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登記。
吳某某于2014年9月20日支付股權轉讓金50萬元,于2014年9月23日支付股權轉讓金350萬元。
廖某某辦理林權過戶時間和吳某某支付400萬股權轉讓金的時間均比約定晚一天,對此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
吳某某稱林權實際過戶時間為2014年10月14日,該日期為林權土地所有人簽字認可的時間,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過戶時間為2014年9月23日,行政登記具有公示性、權利生效確定性等屬性,因此,應以2014年9月23日確定廖某某履行林權過戶義務的時間。
吳某某支付剩余400萬的時間為廖某某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支付150萬元,2014年10月20日前支付250萬元,這里“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應指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該手續(xù)辦理時間為2014年9月25日,故吳某某支付剩余400萬股權轉讓金的時間應在2014年9月25日至2014年10月20日之間。
廖某某依約定應當按期償還銀行借款解除抵押,銀行借款其中一筆150萬元到期時間為2014年9月24日,也就是說,廖某某應當在2014年9月24日前償還銀行該筆借款。
從履行義務的時間上看,廖某某在先,廖某某未按期償還銀行借款,構成違約,根據查明的事實,廖某某未處理好應承擔的大量債務,導致債權人圍堵公司,影響經營,也屬違約。
廖某某未履行在先義務,吳某某未向廖某某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屬合理抗辯,不構成違約。
因此,廖某某以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不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對于吳某某將剩余股權轉讓金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的陳述,因本案系吳某某提起確認廖某某解除合同效力的糾紛,吳某某將剩余股權轉讓金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并不表明直接向廖某某履行了義務,且吳某某向指定賬戶交納款項是否可以抵消股權轉讓款不在本案審理范圍,故本院對吳某某陳述的交款數(shù)額以及交款的證據不作實質審查。
二、關于吳某某作為騰龍公司的股東,是否可以就騰龍公司的損失和公司應承擔的廖某某個人債務向廖某某主張權利的問題。
根據《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約定,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
此后,共有103名債權人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廖某某和騰龍公司應負連帶責任償還或騰龍公司償還的債務本金共計為7002555元,并承擔相應債務利息,騰龍公司、廖某某尚未履行判決,吳某某也未墊付資金。
吳某某與廖某某約定由廖某某承擔2014年9月19日之前的騰龍公司債務,為第三方約定債務人的債務轉移,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否則,約定不能對抗債權人,只能約束協(xié)議雙方。
廖某某未按約定償還債務,吳某某是否能將廖某某應承擔的公司債務作為損失主張權利,本院認為,吳某某尚不能主張該項權利,理由是:首先,吳某某雖然持有騰龍公司80%的股權份額,但騰龍公司作為具有法人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騰龍公司的權利義務不等同于吳某某個人的權利義務,二者為不同民事主體。
吳某某作為股東的個人利益雖與公司利益存在關系,股東從公司獲取利益一般表現(xiàn)為參加分取紅利,公司利益不直接等同于股東個人利益。
如果廖某某的行為造成騰龍公司損失,或者騰龍公司承擔了廖某某個人債務而造成損失的,應由騰龍公司主張權利;其次,如果騰龍公司承擔了應當由廖某某償還的債務,造成吳某某作為股東利益損失的,其主張權利應當在騰龍公司已經承擔廖某某個人債務的前提條件下,雖然法院判決騰龍公司承擔債務,但騰龍公司尚未履行,因此,吳某某所主張的損失也沒有形成。
綜上,吳某某主張的廖某某未償還債務導致債權人圍堵公司,造成公司的損失,應當由騰龍公司主張權利;其主張將廖某某應承擔的債務作為損失賠償,尚不具備主張權利的條件。
故本院對吳某某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
三、關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違約金50萬元是否有依據的問題。
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合同通知,因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不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股權轉讓協(xié)議》應當履行。
吳某某主張違約金是根據協(xié)議約定廖某某不能處理重組之前的債務影響公司經營的,應承擔相應損失,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從該約定的內容看,訂立協(xié)議的主體是吳某某和廖某某,廖某某承擔違約金的條件是不能處理重組之前的債務影響公司經營,結果是賠償損失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廖某某的抗辯意見為,吳某某未支付股權轉讓金,屬先行違約,其不應承擔違約金。
本院在對第一個爭議焦點的分析認定中已經確認,廖某某未償還銀行債務屬先履行義務,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是合理抗辯,廖某某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廖某某的抗辯不能成立。
對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違約金50萬元是否正當、合理的問題,違約金的功能除具有補償性、懲罰性外,還具有維護交易自覺履行、預防違約的功能,從雙方訂立的該項約定的內容看,應主要是敦促廖某某自覺償還約定的債務,具有擔保性質,即如廖某某出現(xiàn)違反協(xié)議的行為,就應承擔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
根據商事交易意思自治、風險自擔的原則,廖某某違約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50萬元的違約金并無不當。
因此,本院對吳某某的該項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吳某某要求確認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不產生解除合同效力和要求支付違約金的請求,理由正當,證據充分,本院予以支持;吳某某的其他請求,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第九十六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廖某某于2016年5月12日向原告吳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書》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被告廖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吳某某違約金50萬元;
三、駁回原告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7458元,減半收取38729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36529元,被告廖某某負擔22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吳某某與廖某某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合法有效,當事人應當履行。
當事人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通知對方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須具備合同法第九十三條或者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關于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是否產生解除合同效力的問題。
廖某某主張,吳某某未依約付清股權轉讓款,其催告后仍未付款,因此解除合同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
吳某某認為,廖某某遲延辦理林權過戶手續(xù),不按約定處理債務,影響公司經營,其將股權轉讓款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不構成違約,廖某某解除合同沒有依據。
當事人提交的證據表明,廖某某已經收到吳某某支付的股權轉讓金400萬元,廖某某向吳某某借款16.96萬元,吳某某主張抵銷外,剩余股權轉讓金未支付給廖某某。
合同法第六十七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根據該項法律規(guī)定,如果吳某某屬后履行一方,且廖某某存在未履行先履行義務的,則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不構成違約,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則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構成違約。
根據約定,廖某某應履行的主要義務為,于2014年9月22日前將其個人名下的林權過戶至騰龍公司名下;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按期償還銀行借款解除抵押,處理重組之前債務,不影響公司經營。
吳某某應履行的主要義務為,于協(xié)議簽訂之日支付定金50萬元,2014年9月22日支付350萬元,廖某某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支付150萬元,余款250萬元在2014年10月20日前支付。
從雙方履行情況看,廖某某于2014年9月23日辦理林權過戶登記,于2014年9月25日辦理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登記。
吳某某于2014年9月20日支付股權轉讓金50萬元,于2014年9月23日支付股權轉讓金350萬元。
廖某某辦理林權過戶時間和吳某某支付400萬股權轉讓金的時間均比約定晚一天,對此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
吳某某稱林權實際過戶時間為2014年10月14日,該日期為林權土地所有人簽字認可的時間,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過戶時間為2014年9月23日,行政登記具有公示性、權利生效確定性等屬性,因此,應以2014年9月23日確定廖某某履行林權過戶義務的時間。
吳某某支付剩余400萬的時間為廖某某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支付150萬元,2014年10月20日前支付250萬元,這里“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后”應指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該手續(xù)辦理時間為2014年9月25日,故吳某某支付剩余400萬股權轉讓金的時間應在2014年9月25日至2014年10月20日之間。
廖某某依約定應當按期償還銀行借款解除抵押,銀行借款其中一筆150萬元到期時間為2014年9月24日,也就是說,廖某某應當在2014年9月24日前償還銀行該筆借款。
從履行義務的時間上看,廖某某在先,廖某某未按期償還銀行借款,構成違約,根據查明的事實,廖某某未處理好應承擔的大量債務,導致債權人圍堵公司,影響經營,也屬違約。
廖某某未履行在先義務,吳某某未向廖某某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屬合理抗辯,不構成違約。
因此,廖某某以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不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對于吳某某將剩余股權轉讓金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的陳述,因本案系吳某某提起確認廖某某解除合同效力的糾紛,吳某某將剩余股權轉讓金按鐘祥市政府協(xié)調會的意見交到指定賬戶,并不表明直接向廖某某履行了義務,且吳某某向指定賬戶交納款項是否可以抵消股權轉讓款不在本案審理范圍,故本院對吳某某陳述的交款數(shù)額以及交款的證據不作實質審查。
二、關于吳某某作為騰龍公司的股東,是否可以就騰龍公司的損失和公司應承擔的廖某某個人債務向廖某某主張權利的問題。
根據《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約定,2014年9月19日之前以騰龍公司名義和廖某某個人名義所欠債務均由廖某某承擔。
此后,共有103名債權人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廖某某和騰龍公司應負連帶責任償還或騰龍公司償還的債務本金共計為7002555元,并承擔相應債務利息,騰龍公司、廖某某尚未履行判決,吳某某也未墊付資金。
吳某某與廖某某約定由廖某某承擔2014年9月19日之前的騰龍公司債務,為第三方約定債務人的債務轉移,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否則,約定不能對抗債權人,只能約束協(xié)議雙方。
廖某某未按約定償還債務,吳某某是否能將廖某某應承擔的公司債務作為損失主張權利,本院認為,吳某某尚不能主張該項權利,理由是:首先,吳某某雖然持有騰龍公司80%的股權份額,但騰龍公司作為具有法人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騰龍公司的權利義務不等同于吳某某個人的權利義務,二者為不同民事主體。
吳某某作為股東的個人利益雖與公司利益存在關系,股東從公司獲取利益一般表現(xiàn)為參加分取紅利,公司利益不直接等同于股東個人利益。
如果廖某某的行為造成騰龍公司損失,或者騰龍公司承擔了廖某某個人債務而造成損失的,應由騰龍公司主張權利;其次,如果騰龍公司承擔了應當由廖某某償還的債務,造成吳某某作為股東利益損失的,其主張權利應當在騰龍公司已經承擔廖某某個人債務的前提條件下,雖然法院判決騰龍公司承擔債務,但騰龍公司尚未履行,因此,吳某某所主張的損失也沒有形成。
綜上,吳某某主張的廖某某未償還債務導致債權人圍堵公司,造成公司的損失,應當由騰龍公司主張權利;其主張將廖某某應承擔的債務作為損失賠償,尚不具備主張權利的條件。
故本院對吳某某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
三、關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違約金50萬元是否有依據的問題。
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合同通知,因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條件,不發(fā)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股權轉讓協(xié)議》應當履行。
吳某某主張違約金是根據協(xié)議約定廖某某不能處理重組之前的債務影響公司經營的,應承擔相應損失,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從該約定的內容看,訂立協(xié)議的主體是吳某某和廖某某,廖某某承擔違約金的條件是不能處理重組之前的債務影響公司經營,結果是賠償損失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
廖某某的抗辯意見為,吳某某未支付股權轉讓金,屬先行違約,其不應承擔違約金。
本院在對第一個爭議焦點的分析認定中已經確認,廖某某未償還銀行債務屬先履行義務,吳某某未支付剩余股權轉讓金是合理抗辯,廖某某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廖某某的抗辯不能成立。
對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違約金50萬元是否正當、合理的問題,違約金的功能除具有補償性、懲罰性外,還具有維護交易自覺履行、預防違約的功能,從雙方訂立的該項約定的內容看,應主要是敦促廖某某自覺償還約定的債務,具有擔保性質,即如廖某某出現(xiàn)違反協(xié)議的行為,就應承擔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
根據商事交易意思自治、風險自擔的原則,廖某某違約后,吳某某要求廖某某支付50萬元的違約金并無不當。
因此,本院對吳某某的該項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吳某某要求確認廖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不產生解除合同效力和要求支付違約金的請求,理由正當,證據充分,本院予以支持;吳某某的其他請求,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第九十六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廖某某于2016年5月12日向原告吳某某發(fā)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通知書》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被告廖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吳某某違約金50萬元;
三、駁回原告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7458元,減半收取38729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36529元,被告廖某某負擔2200元。
審判長:魯儒華
書記員:王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