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某某
張子林(河北藍島律師事務所)
徐敏(河北藍島律師事務所)
趙新民
蘇鐵柱(北京雨仁(承德)律師事務所)
原告卞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承德市雙橋區(qū)馮營子鎮(zhèn)三道灣村5組9號。
委托代理人張子林,河北藍島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敏,河北藍島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新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現(xiàn)住承德市雙橋區(qū)南園東街132號261室。
委托代理人蘇鐵柱,北京雨仁(承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卞某某與被告趙新民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7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委托代理人張子林、徐敏,被告委托代理人蘇寶柱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4年4月25日,原、被告合作購買馬國東、馬國平持有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的股權及該公司相應財產,轉讓金額60,000,000.00元,定金10,000,000.00元。
根據原、被告合作約定條件,被告應當出資54,000,000.00元、原告出資6,000,000.00元,股權比例為被告90%、原告10%。
原、被告與馬國東、馬國平就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后,因被告無資金,經原、被告協(xié)商,原告斥資10,000,000.00元交付了合同定金,履行了原、被告約定的合作出資義務,更為被告墊資履行了股權出讓方簽訂的轉讓合同約定的付款義務。
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內,為履行原、被告合作合同,及時給付應由被告支付股權出讓方的轉讓金,被告一直四處融資,但是至今未能實現(xiàn),導致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購買股權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2016年5月1日,原、被告被迫與出讓方解除了股權轉讓合同。
據此,原告有權解除雙方簽訂的合作合同;因被告違約,應賠償原告投入10,000,000.00元資金的利息損失(自2014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1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原告訴至法院,請求:1、解除原、被告簽訂的《合作購買股權合同》,被告賠償原告資金利息損失1,200,000.00元(10,000,000.00元本金自2014年4月29日暫計至2016年5月1日)。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提供以下證據:1、股權轉讓合同,證明2014年4月24日,原、被告合作購買馬國東、馬國平持有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的股權及該公司相應財產,轉讓金額60,000,000.00元,原、被告必須在合同簽訂之日7日內支付出讓方10,000,000.00元。
2、建設銀行付款憑證,證明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后,因被告無資金,經原、被告協(xié)商,原告通過銀行轉賬向出讓方交付了10,000,000.00元合同定金,履行了原、被告約定的合作出資義務。
3、合作購買股權合同,證明就共同購買承德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股權,根據原、被告合作合同約定,被告應當出資54,000,000.00元、原告6,000,000.00元,股權比例為被告90%、原告10%。
4、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解除合同書,證明因被告不能履行購買股權合同價款,2016年原、被告與出讓方解除了股權轉讓合同,原告已經支付出讓方的10,000,000.00元定金予以退還。
5、證明一份,證明出讓方證實因國運公司股權受讓方只支付了10,000,000.00元定金,之后無力再支付轉讓金,經雙方協(xié)商延期后仍無力支付,最終雙方于2016年5月1日解除了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可見是被告不能履行原、被告雙方約定的出資義務導致股權無法收購,被告應對其違約行為賠償原告的資金占用損失。
被告辯稱:一、1、雙方合作購買股權的事實存在。
2、雙方與股權出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時間為2014年4月25日,原告向股權出讓方支付10,000,000.00元的時間為2014年5月29日。
3、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購買股權的協(xié)議時間為2014年6月6日。
4、被告已經按原、被告簽訂的購買股權協(xié)議履行了義務。
其中與原告和出讓方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
向股權轉讓方支付了20000000.00元。
5、原、被告雙方與股權出讓方在2016年5月1日簽訂了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對原告支付的訂金10,000,000.00元及被告支付的20000000.00元的轉讓款都做了處置。
包括了出讓方和受讓方的義務,同時也包括原、被告之間關于10,000,000.00元的處置。
二、原、被告已經和股權出讓方協(xié)議解除了合同。
合同中并沒有對合同解除的原因進行歸納和確定。
合同解除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原告主張因為被告的原因導致合同解除沒有事實根據。
三、當時簽訂股權協(xié)議時,出讓方房屋產權沒有辦下來,協(xié)議中明確約定股權出讓方應當將房產登記為冷庫及庫房。
房產登記為廠房。
因此股權出讓方交付的標的物有瑕疵,不能達到原、被告購買股權進行物流經營的合同目的。
這才是雙方解除股權協(xié)議的根本原因。
四、被告認為原告的損失并非由被告違約造成,被告沒有違約行為,原告的10,000,000.00元股權轉讓款的訂金是給股權出讓方的,而不是被告。
五、三方在履行股權轉讓協(xié)議中原、被告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xiàn)的,原、被告在收購股權的過程中都是一致行動的。
被告和原告之間沒有互相制約的行為。
被告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1、2014年4月25日股權轉讓合同一份,證明股權轉讓方應承擔將房屋用途登記為冷庫、庫房的義務;原、被告作為股權受讓方,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的前提是甲方按約定的用途取得房產證。
2、2014年6月6日合作購買股權合同,證明原、被告雙方存在共同購買股權的合同關系,簽訂時間在2014年6月6日此時股權轉讓協(xié)議已簽定,定金已支付。
3、2014年6月13日股權轉讓合同補充協(xié)議,證明原、被告雙方共同合作購買股權合同的相關內容。
4、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盡職調查問卷,證明轉讓方承擔按約定的用途辦理房產證的義務,原、被告取得用途為冷庫、庫房的房產是股權轉讓合同的合同目的,即合作購買股權合同的核心目的。
5、2014年9月24日河北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證明股權轉讓所涉及的房屋用途自始是按鋼材深加工項目辦理的設計、施工及備案,而不是按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冷庫、庫房。
不符合同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目的。
6、房屋所有權證,證明股權轉讓方未按股權轉讓合同的約定將房屋用途登記為冷庫、庫房,致原、被告購買股權及資產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股權轉讓方根本違約。
7、2016年5月1日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合同書,證明股權轉讓合同系協(xié)議解除,各方的損失自行承擔,合同主體雖為甲乙雙方,但實際為4人所簽,其中既包括股權出讓方和購買方相關事宜的處理,同時又包括原、被告雙方事宜的處理的“一攬子”協(xié)議。
8、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工商變更登記查詢結果,證明王瑞霞,在股權轉讓合同解除后的15天即成為目標公司高管,證明原告一直在爭取同股權出讓方的交易機會,且已經達成目的,其投入的10,000,000.00元定金應轉化為其出讓方達成交易的對價,其利息損失不應該由被告承擔。
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1真實性無異議。
對證據2無異議,但被告認為原告的轉款憑條達不到證明目的,證明不了原告為被告墊資的行為。
對證據3真實性無異議,但協(xié)議中關于股權比例的約定并沒有實際履行,在協(xié)議簽訂之前原、被告已經與出讓方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原告也已經向股權出讓方支付了10,000,000.00元的訂金,在后續(xù)合同履行中原告并沒有向被告主張過替被告墊款,因此這部分內容僅能證明原、被告合作購買股權,關于股權份額沒有約定。
對證據4沒有異議。
對證據5被告不予認可,在原、被告雙方與馬國東、馬國平解除合同以后,原告與馬國東、馬國平又有了深層次合作,原告的妻子已經成為國運公司法定代表人,馬國東與本案具有利害關系,證言的內容不能采信;證人應當出庭;馬國東、馬國平及原、被告共同簽署了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中沒有對解除合同的原因進行描述,因此馬國東一個人將解除合同的原因歸結于被告,不產生效力。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1、2、3真實性無異議。
對證據4的證明目的不認可。
對證據5、6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達不到被告的證明目的,原、被告與出讓方簽訂的股權出讓合同,已經明確了不動產包括冷庫和庫房且被告在簽訂合同后一直占有使用上述資產,并以上述資產作為融資平臺進行融資。
對證據7真實性無異議。
對證據8認為與本案無關。
經庭審確認,原告提交的1-4號證據、被告提交的1、2、3、5、6、7號證據真實合法,且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可以做為證據使用。
馬國平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原告提交的證據5不具有證明力。
被告提交的證據4為單方制作的問卷調查,不具有證據效力,證據8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通過上述證據,本院查明如下事實,2014年4月25日原、被告與馬國東、馬國平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約定將馬國東、馬國平持有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名下所有財產全部隨公司股權轉讓歸原、被告所有。
轉讓金額:60,000,000.00元人民幣。
原、被告于本合同簽定7日內支付甲方(馬國東、馬國平)10,000,000.00元人民幣。
乙方(原、被告)于甲方(馬國東、馬國平)辦理完房屋產權登記(按約定的房屋用途取得房產證)后30日內向甲方(馬國東、馬國平)支付50,000,000.00元轉讓款,同時定金10,000,000.00元抵作轉讓款。
2014年4月29日原告妻子王瑞霞通過中國建設銀行將10,000,000.00元定金轉賬至馬國東賬戶。
2014年6月6日原、被告簽訂《合作購買股權合同》,約定:一、承德國運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陸仟萬元。
二、甲方(趙新民)出資伍千肆佰萬元(5400萬元),購買該公司百分之玖拾(90%)的股權;乙方(卞某某)出資陸佰萬元(600萬元)購買該公司百分之拾(10%)的股權。
三、乙方(卞某某)已經投入購買股權資金肆佰叁拾肆萬元(434萬元,500-51-10-5=434),尚需再投入壹佰陸拾陸萬元(166萬元)。
2014年6月13日原、被告與馬國東、馬國平簽訂《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補充協(xié)議》,對原股權轉讓合同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
2016年5月1日原、被告與馬國東、馬國平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解除合同書》,約定:一、甲乙雙方一致同意解除于2014年4月25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同意解除于2014年6月13日簽訂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補充協(xié)議》,其他構成雙方權利義務的文件一并解除。
解除時間為:2016年5月1日。
二、因乙方趙新民于2015年3月6日與夏春艷、承德互聯(lián)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約定趙新民向夏春艷借款2000萬元人民幣,由承德互聯(lián)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和馬國東提供擔保。
后因趙新民無法及時還款,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由甲方(馬國東、馬國平)向夏春艷支付人民幣2000萬元,用于償還該筆借款本金。
乙方趙新民已經支付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的2000萬股權元轉讓款(未開收據),用于償還甲方(馬國東、馬國平),不再返還乙方趙新民。
甲方馬國平對此認可并不提出任何異議。
若甲方未按約定向夏春艷支付人民幣2000萬元,因此給趙新民帶來的經濟損失,甲方應予賠償。
三、甲乙雙方一致認可乙方卞某某對國運公司的裝修及改造等全部費用共計330萬元。
甲乙雙方一致同意,乙方卞某某已向甲方支付的1000萬定金,以及裝修改造等費用共計1330萬元退還給乙方卞某某,乙方趙新民對此認可并不提出任何異議。
甲方為乙方開據的定金收據原件收回并作廢。
四、本合同簽訂后,甲乙雙方于2014年4月25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于2014年6月13日簽訂的《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補充協(xié)議》自行解除,原件需收回并銷毀。
任何復印件均失效。
任何一方以該文件的原件、復印文件、票據等相關資料在社會上進行的融資行為都是違約行為。
其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名譽或者經濟上的損失,必須進行賠償。
觸犯法律、法規(guī)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自協(xié)議解除之日起,甲乙雙方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消滅,甲方仍持有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權,乙方卞某某在收到甲方返還的股權轉讓款及裝修改造等費用共計1330萬元后,不再享有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任何股權。
甲乙雙方同意對原合同訂立、執(zhí)行過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損失自行承擔,甲乙雙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本院認為,原、被告作為乙方與甲方馬國東、馬國平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甲方將持有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公司名下的所有財產轉讓給乙方,轉讓金額為60000000.00元。
乙方于合同簽訂七日內支付甲方10000000.00元作為定金,乙方于甲方辦理完房屋產權登記后30日內向甲方支付50000000.00元轉讓款。
《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后,原告將10000000.00元支付給了甲方。
之后原、被告未再向甲方支付轉讓款。
2016年5月1日甲乙雙方協(xié)議解除了《股權轉讓合同》,甲乙雙方同意對原合同訂立、執(zhí)行過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損失自行承擔,甲乙雙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求對方的違約責任。
就《股權轉讓合同》,原、被告于2014年6月6日簽訂了《合作購買股權合同》,該合同系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
原告應出資6000000.00元占10%股份,被告應出資54000000.00元占90%股份。
原告實際出資10000000.00元,被告未出資,應認定原告代被告墊資4000000.00元。
被告未盡到合同約定的出資義務,應認定被告違約,被告理應承擔原告墊資的利息損失,墊資期間應認定為2014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1日。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合作購買股權合同》;
二、被告趙新民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卞某某支付2014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間4000000.00元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600.00元,由原告承擔7800.00元,被告承擔780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作為乙方與甲方馬國東、馬國平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甲方將持有承德市雙灤區(qū)國運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公司名下的所有財產轉讓給乙方,轉讓金額為60000000.00元。
乙方于合同簽訂七日內支付甲方10000000.00元作為定金,乙方于甲方辦理完房屋產權登記后30日內向甲方支付50000000.00元轉讓款。
《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后,原告將10000000.00元支付給了甲方。
之后原、被告未再向甲方支付轉讓款。
2016年5月1日甲乙雙方協(xié)議解除了《股權轉讓合同》,甲乙雙方同意對原合同訂立、執(zhí)行過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損失自行承擔,甲乙雙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求對方的違約責任。
就《股權轉讓合同》,原、被告于2014年6月6日簽訂了《合作購買股權合同》,該合同系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
原告應出資6000000.00元占10%股份,被告應出資54000000.00元占90%股份。
原告實際出資10000000.00元,被告未出資,應認定原告代被告墊資4000000.00元。
被告未盡到合同約定的出資義務,應認定被告違約,被告理應承擔原告墊資的利息損失,墊資期間應認定為2014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1日。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合作購買股權合同》;
二、被告趙新民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卞某某支付2014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間4000000.00元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600.00元,由原告承擔7800.00元,被告承擔7800.00元。
審判長:李仕軍
審判員:齊玉梅
審判員:白雪
書記員:左明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