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
于明占(北京瑞馳律師事務所)
國網(wǎng)河北安新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田樁(河北國存律師事務所)
原告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上地信息產(chǎn)業(yè)基地六街17號。
法定代表人徐量,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于明占,北京市瑞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國網(wǎng)河北安新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安新縣北關育才路。
法定代表人王志良,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田樁,河北國存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與被告國網(wǎng)河北安新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于明占、被告國網(wǎng)河北安新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代理人田樁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企業(yè)對賬單、轉賬憑證、增值稅發(fā)票及應收賬款明細證實原、被告之間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及截止到2009年3月26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178585元的事實,被告亦認可上述事實,予以確認?!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 ?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本案中,被告最后一次為原告供貨的時間為2007年10月19日,且雙方已于2007年7月4日、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3日就上述買賣關系簽訂了三份合同,合同約定還款時間為收到貨后一年內(nèi)付清。故訴訟時效應自還款期限屆滿之日次日,即2008年10月20日起計算。后被告于2009年3月26日償還部分欠款,訴訟時效中斷,從2009年3月26日之次日重新計算2年,即至2011年3月27日時效屆止。在此期間原告未舉證證實其曾向被告主張權利,至起訴日,已超過訴訟時效,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提出2007年7月27日的合同中約定的該批標的物的貨款如未支付,該批貨物應返還。因該合同非最后訂立的合同,且2007年7月27日至2009年3月26日間被告就與原告對賬后累欠原告貨款總額,多次履行給付義務,原告未舉證證實該單筆合同中貨款被告未償還的證據(jù),對原告的主張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872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企業(yè)對賬單、轉賬憑證、增值稅發(fā)票及應收賬款明細證實原、被告之間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及截止到2009年3月26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178585元的事實,被告亦認可上述事實,予以確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 ?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本案中,被告最后一次為原告供貨的時間為2007年10月19日,且雙方已于2007年7月4日、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3日就上述買賣關系簽訂了三份合同,合同約定還款時間為收到貨后一年內(nèi)付清。故訴訟時效應自還款期限屆滿之日次日,即2008年10月20日起計算。后被告于2009年3月26日償還部分欠款,訴訟時效中斷,從2009年3月26日之次日重新計算2年,即至2011年3月27日時效屆止。在此期間原告未舉證證實其曾向被告主張權利,至起訴日,已超過訴訟時效,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提出2007年7月27日的合同中約定的該批標的物的貨款如未支付,該批貨物應返還。因該合同非最后訂立的合同,且2007年7月27日至2009年3月26日間被告就與原告對賬后累欠原告貨款總額,多次履行給付義務,原告未舉證證實該單筆合同中貨款被告未償還的證據(jù),對原告的主張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北京首鋼超遠電子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872元,由原告負擔。
審判長:李萍
審判員:侯杰
審判員:馬驍
書記員:楊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