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勤),住涿州市。
委托代理人于曉茜,河北精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某,住涿州市。
原告劉某某(勤)訴被告楊某某恢復原狀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萬一鳴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被告均系涿州市林屯鄉(xiāng)大興莊村村民。原、被告的宅基東西相鄰,原告在西,被告在東。2011年10月份,原告曾因被告在原告宅基東側挖溝訴至法院,經(jīng)審理,判決被告消除危險填平土溝,并經(jīng)強制執(zhí)行后,原告宅基東側的土溝被填平。但是到2012年11月份左右,被告又將原告宅基東側原被填平的土溝挖開,并栽種了樹。被告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原告的出行。原告向村委會、鄉(xiāng)政府、市政府反映此事,均未果。為此,原告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被告辯稱,被告是在自家的宅基里挖溝,土墻是原告推倒的,被告有老地契,證明原告的宅基超出了她的適用范圍,原告把宅基擴到被告家,對被告家有危害。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楊某某相鄰居住,原告劉某某家在西,被告楊某某家在東。原告劉某某所使用的宅基地經(jīng)涿州市人民政府于1988年2月確權發(fā)證,證號冀(涿)字第073309號。該宅基北邊寬18.5米,南邊寬18.5米。被告楊某某所居住的房屋一直未辦理宅基地使用證。經(jīng)涿州市國土資源局松林店國土資源所到原、被告宅基現(xiàn)場勘測,原告宅基地使用證所記載的宅基使用寬度雖為18.5米,但實際使用寬度為17.8米(東至劉某某宅基東側土墻皮墻外)。2011年7、8月份被告楊某某以原告侵占其宅基為由在原告宅基東側土墻外挖溝,后原告訴至法院,本院經(jīng)審理作出(2012)涿民初字第11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楊某某將其所挖溝填平,后雙方均不服涿州市人民法院判決結果,向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作出(2012)保民二終字第515號民事判決書維持原判。上述案件已執(zhí)行完畢。之后被告又將填平的溝挖開并種植了樹木,因此,原告再次訴至法院。
上述事實,有(2012)涿民初字第110號民事判決書,(2012)保民二終字第515號民事判決書,原告劉某某的宅基地證,復查編號:2012-006號信訪事項復查意見書,現(xiàn)場照片,原告的起訴陳述,被告的答辯陳述及庭審筆錄記錄在卷。
本院認為,不動產(chǎn)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相鄰關系。原告劉某某所使用宅基經(jīng)涿州市人民政府確權發(fā)證并已使用多年,且經(jīng)涿州市國土資源局松林店國土資源所現(xiàn)場勘測,原告宅基實際使用范圍(東西方向)未超出宅基證所記載面積。因此,被告在原告土墻外挖溝、種樹影響了原告的出行安全,故被告應將溝填平并將溝中種植的樹木予以清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零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其所挖溝填平并將溝中的樹木予以清除。
本案免交訴訟費用。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萬一鳴
書記員: 李航員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