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某
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
賈鵬越
王振洪(黑龍江宇通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原告:劉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女,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qū)。
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qū)樺林路。
法定代表人:鄭勇斗,廠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鵬越,男,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副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振洪,黑龍江宇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qū)西平安街3號新宏基大廈。
法定代表人:陳偉,總經理。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供熱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6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因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本案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本院于2016年8月29日依法通知其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原告劉某某,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鵬越、王振洪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經本院依法通知并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以下簡稱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返還供熱費2451.23元。
訴訟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或第三人返還以”供熱費”名義收取的2451.23元。
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3年購買了第三人開發(fā)的御景園小區(qū)XX棟X單元XXX號商品房,于2014年8月9日被通知入住,辦理入住手續(xù)時,工作人員要求原告交納2013-2014采暖期熱費,否則不予辦理入住手續(xù)。
按要求原告到銀行交款后,工作人員給原告出具了被告的收費票據,原告認為原告入住前的取暖費不應由原告承擔。
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以下簡稱被告)辯稱,御景園小區(qū)2013-2014采暖期的熱費是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向被告交納的,被告并沒有收取原告的錢,熱費發(fā)票也是開具給第三人的,第三人將應由其承擔的熱費轉嫁給了原告是第三人的責任,原告應向第三人索要此款而不應當起訴被告。
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三人)未到庭并且未作陳述。
審理中,原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法院舉證如下:
證據一、熱費發(fā)票一張,證明被告收取了原告2013-2014采暖期的熱費2451.23元。
被告對此份證據形式要件沒有異議,但認為該發(fā)票是2014年5月13日第三人依據第三人與被告簽訂的《供用熱并網合同》向被告交納了御景園小區(qū)并網費和熱費后,被告給第三人統(tǒng)一開具的發(fā)票中的一張,該發(fā)票不能證明被告收取了原告的熱費。
本院認為,被告對此份證據形式要件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該發(fā)票上所記載收款單位為”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付款單位項下為空白。
根據我國《發(fā)票管理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普通發(fā)票對收付款行為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因此,對于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需要結合其他證據加以認定。
證據二、黑龍江瑞亨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據,證明原告是在2014年8月9日入住御景園的。
被告對此份證據無異議。
本院認為,因被告對此份證據無異議,對于此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被告為反駁原告的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一、熱費發(fā)票(記賬聯(lián)),證明發(fā)票開具時間是2014年5月13日,說明第三人在2014年5月13日前已經將熱費交給了被告,被告收到錢之后才給第三人出具了該發(fā)票。
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認為如果熱費是第三人交納的,被告應該給出具總發(fā)票,而不是分別給每戶開發(fā)票。
本院認為,該證據能夠證明被告開具此發(fā)票的時間是2014年5月13日,但對于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需要結合其他證據加以認定。
證據二、《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該條例第四十四條證明新建房屋未交付購房人使用前的熱費,由建設單位交納。
原告認為此份證據與原告無關。
本院認為,該條例作為地方性法規(guī),對本案原、被告及第三人具有約束力,本院予以采信。
證據三、供用熱并網合同一份、銀行對賬單一份,被告明細賬一頁,第三人工作人員孫繼華出具的收條一份,證明被告與第三人在2013年11月8日簽訂了供用熱并網合同,被告收取了第三人開發(fā)的御景園小區(qū)2013-2014年度的供熱費,第三人交付熱費過程是通過銀行轉賬,轉賬的賬戶是第三人與劉小龍的。
被告收取第三人熱費后為第三人出具了每戶的發(fā)票。
第三人收到發(fā)票后,由第三人工作人員孫繼華給被告出具的收條。
原告認為此組證據與原告無關。
本院認為,此組證據能夠證明被告收取2013-2014采暖期熱費的情況,對該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結合被告所舉證據一、二,可以認定,爭議熱費是由第三人向被告交納的事實。
證據四、原告的2015-2016年度供熱票據(記賬聯(lián))一份,證明在2015-2016采暖期,被告與原告建立供熱關系之后,熱費由原告交納,熱費發(fā)票是直接給原告出具的。
原告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不同意被告的意見。
本院認為,此票據能夠證實在原告交費的情況下,發(fā)票付款人處為原告的事實,對于此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為查明案件事實,本院依職權調取了2014年8月9日原告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光華街支行的入賬匯款憑單。
原、被告對該證據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該證據能夠證明原告于2014年8月9日將2451.23元現(xiàn)金存入了”劉某某”名下。
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經本院通知,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質證權利。
經審理查明,2013年11月8日第三人與被告簽訂御景園小區(qū)供用熱并網合同,按照合同約定及《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規(guī)定,第三人作為御景園小區(qū)開發(fā)建設單位需向被告支付房屋未交付購房人使用前的供熱費。
截止2013年12月31日,第三人通過單位賬戶及劉某某個人賬戶共支付給被告481萬元,其中包括G12號樓的熱費。
被告收到熱費后,按照每戶的供熱面積開具了發(fā)票,并于2014年5月30日將發(fā)票交付給第三人工作人員孫某某,其中包括本案原告所持有的發(fā)票。
原告于2013年購買了御景園小區(qū)G12號樓X單元XXX室商品房,2014年8月9日,被通知辦理回遷手續(xù),在辦理回遷手續(xù)時,按照第三人要求,原告到郵儲銀行光華街支行向”劉某某”個人賬戶存入2451.23元,交款后,憑交款憑證在御景園小區(qū)回遷辦公室換取了被告于2014年5月13日出具、于2014年5月30日交付給第三人工作人員孫某某的G12號樓X單元XXX號房屋2013-2014采暖期的熱費發(fā)票。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或第三人是否應當返還原告交納的2451.23元。
供熱合同為諾成、雙務、有償合同,御景園小區(qū)在2013-2014采暖期間,是第三人與被告之間形成的供熱合同關系,熱費是第三人向被告交納的,因此,在原告辦理回遷手續(xù)之前并未與被告構成供熱合同關系,也未向被告交納熱費。
第三人以收取供熱費名義,將本應由其承擔的供熱費轉嫁于原告,不當收取原告2451.23元沒有合法依據,是一種不當得利的行為,應當返還給原告。
綜上所述,原告所交納2451.23元不是供熱費,其基于供熱合同關系主張被告返還供熱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要求第三人返還以”供熱費”名義收取原告的2451.2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劉某某對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返還供熱費2451.23元的訴訟請求;
二、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劉某某2451.23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25元,由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筑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對此份證據形式要件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該發(fā)票上所記載收款單位為”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付款單位項下為空白。
根據我國《發(fā)票管理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普通發(fā)票對收付款行為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因此,對于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需要結合其他證據加以認定。
證據二、黑龍江瑞亨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據,證明原告是在2014年8月9日入住御景園的。
被告對此份證據無異議。
本院認為,因被告對此份證據無異議,對于此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被告為反駁原告的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一、熱費發(fā)票(記賬聯(lián)),證明發(fā)票開具時間是2014年5月13日,說明第三人在2014年5月13日前已經將熱費交給了被告,被告收到錢之后才給第三人出具了該發(fā)票。
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認為如果熱費是第三人交納的,被告應該給出具總發(fā)票,而不是分別給每戶開發(fā)票。
本院認為,該證據能夠證明被告開具此發(fā)票的時間是2014年5月13日,但對于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需要結合其他證據加以認定。
證據二、《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該條例第四十四條證明新建房屋未交付購房人使用前的熱費,由建設單位交納。
原告認為此份證據與原告無關。
本院認為,該條例作為地方性法規(guī),對本案原、被告及第三人具有約束力,本院予以采信。
證據三、供用熱并網合同一份、銀行對賬單一份,被告明細賬一頁,第三人工作人員孫繼華出具的收條一份,證明被告與第三人在2013年11月8日簽訂了供用熱并網合同,被告收取了第三人開發(fā)的御景園小區(qū)2013-2014年度的供熱費,第三人交付熱費過程是通過銀行轉賬,轉賬的賬戶是第三人與劉小龍的。
被告收取第三人熱費后為第三人出具了每戶的發(fā)票。
第三人收到發(fā)票后,由第三人工作人員孫繼華給被告出具的收條。
原告認為此組證據與原告無關。
本院認為,此組證據能夠證明被告收取2013-2014采暖期熱費的情況,對該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結合被告所舉證據一、二,可以認定,爭議熱費是由第三人向被告交納的事實。
證據四、原告的2015-2016年度供熱票據(記賬聯(lián))一份,證明在2015-2016采暖期,被告與原告建立供熱關系之后,熱費由原告交納,熱費發(fā)票是直接給原告出具的。
原告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不同意被告的意見。
本院認為,此票據能夠證實在原告交費的情況下,發(fā)票付款人處為原告的事實,對于此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為查明案件事實,本院依職權調取了2014年8月9日原告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光華街支行的入賬匯款憑單。
原、被告對該證據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該證據能夠證明原告于2014年8月9日將2451.23元現(xiàn)金存入了”劉某某”名下。
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經本院通知,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質證權利。
經審理查明,2013年11月8日第三人與被告簽訂御景園小區(qū)供用熱并網合同,按照合同約定及《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規(guī)定,第三人作為御景園小區(qū)開發(fā)建設單位需向被告支付房屋未交付購房人使用前的供熱費。
截止2013年12月31日,第三人通過單位賬戶及劉某某個人賬戶共支付給被告481萬元,其中包括G12號樓的熱費。
被告收到熱費后,按照每戶的供熱面積開具了發(fā)票,并于2014年5月30日將發(fā)票交付給第三人工作人員孫某某,其中包括本案原告所持有的發(fā)票。
原告于2013年購買了御景園小區(qū)G12號樓X單元XXX室商品房,2014年8月9日,被通知辦理回遷手續(xù),在辦理回遷手續(xù)時,按照第三人要求,原告到郵儲銀行光華街支行向”劉某某”個人賬戶存入2451.23元,交款后,憑交款憑證在御景園小區(qū)回遷辦公室換取了被告于2014年5月13日出具、于2014年5月30日交付給第三人工作人員孫某某的G12號樓X單元XXX號房屋2013-2014采暖期的熱費發(fā)票。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或第三人是否應當返還原告交納的2451.23元。
供熱合同為諾成、雙務、有償合同,御景園小區(qū)在2013-2014采暖期間,是第三人與被告之間形成的供熱合同關系,熱費是第三人向被告交納的,因此,在原告辦理回遷手續(xù)之前并未與被告構成供熱合同關系,也未向被告交納熱費。
第三人以收取供熱費名義,將本應由其承擔的供熱費轉嫁于原告,不當收取原告2451.23元沒有合法依據,是一種不當得利的行為,應當返還給原告。
綜上所述,原告所交納2451.23元不是供熱費,其基于供熱合同關系主張被告返還供熱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要求第三人返還以”供熱費”名義收取原告的2451.2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劉某某對被告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返還供熱費2451.23元的訴訟請求;
二、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劉某某2451.23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25元,由第三人黑龍江新宏基建筑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曹霞
書記員:于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