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廣東。
委托訴訟代理人:安俊超,湖北邦倫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
被告:代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明,湖北興聯(lián)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
被告:孫春華。
原告劉廣東與被告劉某某、代某某、李某某、孫春華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劉廣東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安俊超、被告代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明、被告李某某、被告孫春華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經(jīng)合議庭評議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劉廣東訴請,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2414400元;被告支付逾期違約金及罰息,合計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清償之日止;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庭審中,原告明確其第一項、第二項訴請為: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2190240元及利息,利息按照月利率1%從2014年6月計算至2014年11月30日;逾期違約金及罰息從2014年5月30日開始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付清之日止。事實及理由:2013年11月21日,原告與四被告簽訂借款協(xié)議,約定四被告向原告借款,借款金額為300萬元,還款起止期限自2013年12月30日起至2014年11月30日,共分12期還款。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依約履行了出借義務(wù),被告自第六期(2014年5月30日)起發(fā)生逾期,未償還剩余本息。
本院認為,被告劉某某、代某某、李某某、孫春華向原告借款,并簽訂借款合同,原告履行出借義務(wù),雙方形成合法有效的民間借貸關(guān)系,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約還款,應(yīng)承擔還本付息的民事責任。
關(guān)于借款本金。原、被告簽訂合同中約定借款金額為300萬元,其中原告劉廣東于2013年11月22日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款2558000元,原告另主張居間服務(wù)費382000元為借款本金的組成部分,本院認為,四被告與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信用咨詢及管理服務(wù)協(xié)議,約定乙方向甲方提供系列信用相關(guān)服務(wù),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務(wù)費382000元,咨詢費600元,經(jīng)甲方同意,服務(wù)費由出借人在交付借款本金的當日一次性從借款本金中扣除,并由出借人代為交付給乙方,該服務(wù)費的交付以乙方開具的發(fā)票或收據(jù)為準,上述約定為四被告與提供居間服務(wù)第三方的約定,如果原告已經(jīng)實際支付該費用,應(yīng)提交轉(zhuǎn)款憑證或收據(jù),但原告未舉證證明已經(jīng)實際交付了該費用。因此,借款本金應(yīng)認定為2558000元。
關(guān)于借款利息。原、被告約定借期月利率按1%計算。原告劉廣東于2013年11月22日出借2558000元。2013年11月22日至2013年12月30日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33254元(2558000元×1%/30天×39天),被告2013年12月30日償還150000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116746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2441254元。2014年1月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24413元(2441254元×1%/30天×30天),被告2014年1月30日償還150000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125587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2315667元。2014年2月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23157元(2315667元×1%/30天×30天),2014年2月28日被告償還150000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126843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2188824元。2014年3月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21888元(2188824元×1%/30天×30天),被告2014年3月30日償還150000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128112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2060712元。2014年4月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20607元(2060712元×1%/30天×30天),2014年4月30日被告償還34.5萬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324393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1736319元。2014年5月按月息1%計算利息為17363元(1736319元×1%/30天×30天),2014年5月30日被告償還44760元,該款項扣減利息后尚余27397元,應(yīng)抵扣本金,則本金尚余1708922元。原、被告在借款合同中既約定了借款月利率為1%,又約定了逾期違約金和罰息,即如未按約定的還款時間足額還款,則按照當月應(yīng)還本息的10%計算逾期違約金,每日按當月直至借款期結(jié)束的應(yīng)還本息的0.05%收取罰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原告既主張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30日按月利率1%計息,又主張從2014年5月30日開始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逾期違約金及罰息至付清之日止,在時間上2014年6月1日至11月30日系重復(fù)計算,且超過年利率24%,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從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按年利率24%計算利息為205071元;從2014年12月1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至清償之日,年利率超過24%時應(yīng)按24%計算。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某、代某某、李某某、孫春華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劉廣東借款本金1708922元及利息(其中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的利息205071元;2014年12月1日起按本金1708922元、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至清償之日,年利率超過24%時應(yīng)按24%計算);
二、駁回原告劉廣東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wù),應(yīng)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26115元,由被告劉某某、代某某、李某某、孫春華負擔18484元,原告劉廣東負擔763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生效后,當事人如自覺履行的,標的款項匯至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戶名: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帳號:xxxx66,開戶行:中國建設(sh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荊門金蝦支行。
審 判 長 趙香平 人民陪審員 周菁樺 人民陪審員 李麗娟
書記員:周萌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