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任某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涉縣。
委托代理人楊明堂,涉縣中心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人員。
被告任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涉縣。
委托代理人王海峰,河北恒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任某和與被告任某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于2011年5月30日作出(2011)涉民初字第427號民事判決書,原告任某和不服,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2年元月10日作出(2011)邯市民二終字第770號民事裁定書,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于2012年5月21日再次作出(2012)涉民初字第379號民事判決書,被告任某某不服,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2年7月20日作出(2012)邯市民一終字第770號民事裁定書,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經營造紙廠,2003年被告借原告現金8140元,到約定期限被告拒不償還。原告找被告追要,被告不但不給,還毆打謾罵原告,造成原告身體傷害和精神損失。為此原告四處找人說理,經中人調解于2008年11月20日達成協議,被告償還原告欠款并賠償原告現金8000元,約定到2009年農歷11月20日付清,如不償付,約定每千元每月利息按50元計算補償原告。經原告多次追要,未果,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決被告立即給付所欠原告現金8000元,并按欠條約定補償原告利息損失至付清欠款之日止。
被告辯稱,第一、被告與原告所打欠條,首先被告是無效民事行為,因該行為損害國家及黃龍口村民的合法權益,其次雙方所簽的欠條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并具有欺詐、脅迫內容。該欠條以合法形式掩蓋了非法目的,根據《民法通則》58條和《合同法》52條規(guī)定,該欠條無效。因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二、案件訴訟費、代理費、郵寄費由原告自行承擔。三、被告保留原告惡意訴訟所造成損失的追償權。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提供了如下證據:
1、2008年11月20日欠條一份,證明經調解被告賠償原告經濟和精神損失8000元,期限到2009年農歷11月20日付清,到期不還,以后每千元按每月50元付利息,不得超過2010年農歷11月20日。2、借款合同復印件一份。3、借款利息清單復印件一份。4、原告書寫的利息計算清單一份。
被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提供了如下證據:
1、證人任某某證言一份。證明自己與原告沒有關系。被告是我本家的一個姑父。對于雙方的糾紛,2008年11月份,我在任某和家?guī)退麄冋{解過。當時我在任某某紙廠干活。任某和去縣環(huán)保局告任某某的紙廠污染的事,虎廷、牛香成和我三人一塊去任某和家談這事。以前,虎廷借過任某和的錢,過去連本帶息也還清了,生和還要去環(huán)保局告狀的路費。以前還因借款的事打罵過,生和要精神損害費。當時這樣協商,打一個條,說一年之后任某某給錢,具體多少錢,我記不清了,反正比2000元多。這個條是我寫的,四個人簽名都是各自簽的,摁了手印的。2、證人牛某某證言一份。證明自己與原告沒有關系,只是認識,與被告也是認識。我過去往被告的紙廠送過麥秸。我證明2008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多,我在虎廷紙廠當修理工,紙廠不能干活,說是生和告的?;⑼⒆屛胰柹褪裁辞闆r。原來虎廷借生和錢了,利息較高,聽說原來生和去向虎廷要錢,生過氣,不管怎么說,已經了結了。生和說以前虎廷打罵過,生和要精神損失費和去環(huán)保局的費用提出要一萬多元,虎廷提出給二千,沒說成。后來我、虎廷、生和、春玉一塊在生和家,我和春玉寫一個條,達成了協議,因為不簽這個條,工廠沒法生產。
經庭審主持質證,被告對原告所舉的證據質證意見如下:
對證1,該欠條不是被告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原告放棄到環(huán)保局舉報被告紙廠環(huán)境污染而達成的,是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目的且該欠條內容損害公共利益。因此,該證據不是原告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不合法,該證據不能作為支持本案訴求的證據。對真實性提出異議。對證2—證3,該證據為復印件,且該證據內容已雙方履行,且把原件銷毀,不能證明被告對原告造成損失。對這兩份證據的關聯性提出異議,與本案無關。對證4,該證據為原告的供述,不屬于證據且內容的基礎是證1,因證1無效,所以原告的供述也無效。
原告對被告所舉的證據質證意見如下:一、被告的兩證人證明打的欠條不存在欺詐、脅迫,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是被告的委托人任春玉寫的不是原告寫的。我認為該欠條是真實的。二、如欠條有效,請法庭依據《合同法》規(guī)定讓被告將該款歸還原告。
經審理查明,被告因經營造紙廠,2003年以前向原告借款8140元(包括水泥款140元在內),到約定的2004年1月5日還款期限屆滿被告未償還借款。原告后多次向被告追要,被告不但未給付原告欠款,還引起二人吵鬧謾罵。2008年11月20日被告給付原告14000元才將該筆借款本息還清。由于被告不償付借款本息期間有吵鬧謾罵現象,原告曾到涉縣環(huán)保局舉報被告開的黃龍口造紙廠排污問題。被告為了造紙廠經營,被告通過牛香成、任春玉與原告協商、調解,雙方于2008年11月20日達成了賠償協議,協議內容如下:“欠條因任某某(2003年元月5號借款字據為準,此款本利已還清)借任某活(任某和)款期間引起二人吵鬧嗎(罵),倒至(導致)任某活(任某和)上環(huán)保局舉報,造成經濟和精神損失,經雙方協調現有任某某培嘗(賠償)任某活(任某和)經劑(濟)和精神損失費8000元(捌仟元)整,期限到2009年農歷11月20日付清,到期不還,從2009年農歷11月20日以后每千元按每月50元付利息,不得超過2010年農歷11月20日。期限之內任某活(任某和)不能上環(huán)保局舉報,否者(則)無效。空口無憑,立字為證。”協議由任春玉執(zhí)筆,寫下欠條一式三份,并由原告任某和、被告任某某及調解人牛香成、任春玉簽字蓋手印。現經原告追要,被告仍未按該協議給付原告款項,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決令被告立即給付原告現金8000元,并由被告補償原告利息損失,利息按欠條約定計算到付清欠款之日止。另查明,原告未提供上述欠條中提到的經濟和精神損失的確鑿證據。
本院認為,合法的債務應當清償。本案中被告任某某所借原告任某和的款項8140元本息為14000元,已經還清,債務已經消滅;現原告以合同主張的債務為其在追要欠款過程中因與任某某發(fā)生糾紛所導致的經濟和精神損失,其未能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明其經濟和精神損失的具體情況。其與被告任某某所達成的賠償協議是在其放棄到環(huán)保局舉報任某某造紙廠環(huán)境污染的情況下達成的,環(huán)境污染關系到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舉報環(huán)境污染有助于預防或制止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這是法律所賦予每個公民應有的權利,但原告以放棄舉報權利來達到要求被告賠償的目的,這不僅具有脅迫性質更深層次地減少了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的預防和制止。這對社會公共利益有害而無益。法律明確規(guī)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為無效合同,因此原告任某和以放棄舉報被告造紙廠污染環(huán)境為由與被告達成賠償其8000元的合同,應屬無效合同。故原告的訴訟請求,依法應當駁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要求被告立即給付8000元及要求賠償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
案件訴訟費50元,由原告任某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同所
審判員 賈學亮
審判員 王俊亮
書記員: 白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