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分行,住所地宜昌市西陵區(qū)西陵一路1號。(以下簡稱“建行”)負責人徐宏,分行行長。委托代理人周昌亞,湖北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宜昌市伍家崗區(qū)。(未到庭)被告臺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宜昌市伍家崗區(qū),系張某某之妻。(未到庭)被告宜昌大都天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開發(fā)區(qū)深圳路18-6。(以下簡稱“大都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梅,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王藝,公司員工。
原告建行訴稱,2012年10月原告和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簽訂《個人住房借款合同》,約定兩被告向原告借款26萬元,借款期限10年。合同還約定了貸款利率、罰息利率及房產(chǎn)抵押擔保等。同時,原告和被告大都公司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大都公司對原告發(fā)放個人住房貸款形成的債權承擔最高額保證責任。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張某某、臺某某發(fā)放貸款,但兩被告未按期足額還款?,F(xiàn)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解除雙方的借款合同。2、被告張某某、臺某某向原告償還截至2017年8月15日時的借款本金181338.40元、利息4700.79元、罰息455.85元,并按合同約定承擔自2017年8月16日起至債務全部清償之日止的利息、罰息。3、被告大都公司對張某某、臺某某的前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4、確認原告對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中南路竹濤路上善谷9號樓1-2-010202號房屋享有抵押權,可就該房屋變賣、拍賣價款優(yōu)先受償。5、由三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經(jīng)傳票通知,未到庭應訴。被告大都公司辯稱:1、被告張某某、臺某某拖欠貸款屬實,其兩人現(xiàn)下落不明,未向大都公司繳納辦證稅費,房屋至今未辦理產(chǎn)權證和交房入住手續(xù)。2、原告訴稱的抵押房屋未辦理登記,不產(chǎn)生抵押權效力。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8月23日,原告和被告大都公司簽訂《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大都公司作為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為2012年8月23日至2014年8月23日期間因購買“中南路竹濤路居住組團”(大都上善谷)住房而向原告貸款的購房者提供最高額6億元的保證責任。保證形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自原告與購房者簽訂貸款合同之日起至貸款合同項下抵押已生效、抵押權屬證書交原告核對無誤收執(zhí)之日,保證范圍包括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及訴訟費用。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系夫妻關系,兩人于2003年11月18日登記結婚。2012年10月11日,張某某、臺某某在上海寶山公證處辦理《公證委托書》,委托顏曉梅在宜昌辦理購房、貸款簽訂合同事宜。2012年10月24日,顏曉梅代張某某、臺某某與原告簽訂《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張某某、臺某某因購買被告大都公司開發(fā)的“大都上善谷”9號樓1單元2層010202號房屋,向原告借款26萬元,借款期限10年自2013年3月20日至2023年3月20日。合同還約定若逾期還款,罰息利率在貸款利率水平上浮50%,原告可宣布貸款提前到期、解除合同,張某某、臺某某以其所購房屋辦理抵押擔保等。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張某某、臺某某發(fā)放貸款,但兩被告未按期足額還款。截止2017年8月15日,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181338.4元、利息4700.79元、罰息455.85元。截止庭審時,合同約定抵押房產(chǎn)尚未辦理抵押登記。上述事實,有《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最高額保證合同》、《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合同》、開立貸款賬戶通知書、個人貸款支付憑證、《宜昌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結婚證、公證書、對賬單,及原、被告當庭陳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事實清楚、足以認定。
原告建行訴被告張某某、臺某某、宜昌大都天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周云獨任審理,于2018年2月23日進行了公開開庭。原告、被告大都公司委托代理人到庭參與了訴訟,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經(jīng)傳票通知未到庭應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1、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經(jīng)傳票通知未到庭,原告舉證證明雙方存在金融借款合同關系。原告依約發(fā)放貸款,被告張某某、臺某某作為借款人應按期足額履行還款義務?,F(xiàn)張某某、臺某某自2017年3月開始逾期,應承擔償還剩余本金、利息、罰息等違約責任。2、被告張某某、臺某某逾期還款,經(jīng)原告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nèi)仍未履行,原告依合同約定有權宣布貸款提前到期、解除雙方合同,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本院于2018年2月22日收到法院專遞退回回執(zhí),故視為在2018年2月22日起訴狀副本送達至張某某、臺某某,合同自此解除。3、《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最高額保證合同》系原告和被告大都公司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大都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在保證期間內(nèi)對張某某、臺某某向原告貸款形成的債務承擔最高額連帶保證責任?,F(xiàn)查明被告張某某、臺某某所購房屋尚未辦理抵押登記,故被告大都公司仍然處于保證期間內(nèi),應承擔保證責任。4、原告訴稱對被告張某某、臺某某所購的“大都上善谷”9號樓1單元2層010202號房屋享有抵押權,但鑒于該房屋尚未辦理抵押登記,故抵押權未生效,原告的該項訴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六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第七條、第八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分行解除合同的行為有效,合同已于2018年2月22日解除。二、被告張某某、臺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分行償還截止到2017年8月15日時所欠借款本金181338.4元、利息4700.79元、罰息455.85元。張某某、臺某某還應按《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借款合同》約定的利率標準,支付自2017年8月16日起至債務全部清償時止,產(chǎn)生的新增利息、罰息(具體金額以原告電腦系統(tǒng)顯示為準)。三、被告宜昌大都天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被告張某某、臺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四、駁回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分行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三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4030元(原告已預交),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015元,由被告張某某、臺某某、宜昌大都天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三被告應在支付上述判決款項時一并支付給原告。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周云
書記員:肖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