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丁某甲。
委托代理人陳青松,湖北順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黃某甲。
委托代理人甘明亮,湖北乾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丁某甲訴被告黃某甲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戴繼池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某甲及委托代理人陳青松,被告黃某甲及委托代理人甘明亮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舉證的證據(jù),均符合證據(jù)的采用標準,應予采信。
根據(jù)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如下:
2014年8月17日,被告將在建的崇陽縣興業(yè)苑13號樓1單元601室(建筑面積約131.㎡)作價人民幣33萬元出賣給原告,原告給付購房款20萬元,被告當即出具了收條,并在收條上載明了房屋的位置、總價款。同時雙方口頭約定該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后交付給原告,原告向被告支付余欠房款。2014年12月23日,原告又以10萬元的價格向被告購買車庫一個(建筑面積約10.㎡),當日支付現(xiàn)金5萬元,約定余款在農歷11月底付清。后原告因故要求退回預訂車庫,已付車庫款抵付房款,被告予以同意。2015年正月,被告擬向原告交付房屋,討要欠款,后雙方因房屋質量發(fā)生爭議,被告遂拒絕交房。為此,特具狀起訴,要求被告立即向原告交付約定住房一套或退還購房款并賠償原告損失43500元。
同時查明,本案買賣的房屋系崇陽縣興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所有,被告不具有所有權或處分權。
本院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雖未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但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足以證明原、被告雙方對房屋買賣的標的物、價格等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并且收付了大部分購房款,且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所以,原告丁某甲訴被告黃某甲房屋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并有效。雖然被告黃某甲在締約時對約定買賣的房屋未取得所有權,致使合同履行時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能轉移,但不影響合同效力。因出賣人黃某甲對買賣的房屋未取得所有權,致使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能轉移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買受人丁某甲要求解除合同、返還貨款并主張損害賠償,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原告在簽訂合同時未盡合理注意義務,對損失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二項、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由被告黃某甲返還原告丁某甲購房款25萬元,并自收款之日起至返還之日止按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承擔利息。
訴訟費3125元,由被告承擔2800元,原告承擔325元。
上述給付內容,限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付清。
被告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戴繼池
書記員:廖文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