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卞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哈爾濱交聯(lián)電力電纜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經(jīng)理,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委托代理人譚永世,黑龍江鼎凡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高宏英,黑龍江鼎凡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被告孟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哈爾濱鐵路局工業(yè)總公司齊齊哈爾工務機械廠工人,住所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
原告卞某與被告孟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8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卞某、委托代理人譚永世、高宏英,被告孟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訴稱,原、被告朋友系關系,被告常年進行二手車交易。2018年3月11日原告通過在被告微信朋友圈上傳的二手車圖片看中一款奧迪Q5小轎車,溝通中被告多次表示車況良好且價格合理。最終,雙方以258,000.00元的價格成交,其中75,000.00元雙方一致同意以原告自有一臺起亞車輛作價抵賬,剩余183,000.00元原告以現(xiàn)金方式支付。因原、被告是朋友關系,并未簽訂書面合同。2018年3月12日原告向被告支付100,000.00元購車款后,將自己身份證寄給被告,由被告幫忙辦理手續(xù)。2018年3月13日被告將奧迪Q5小轎車交付給原告,同時原告將自有起亞抵賬車輛交付被告。2018年3月14日原告分別銀行轉賬、微信支付,向被告結清余款83,000.00元。原告于2018年4月10日完成車輛過戶手續(xù)。原告在車輛使用過程中,車輛多次發(fā)生故障,后經(jīng)第三方檢測,認定該車為全損,曾在2016年9月28日因車輛被淹報警出險。原告認為,被告作為該車的出售方,應當對車輛的真實狀況明知,但被告在出售時多次向原告保證車輛狀況良好,無損無故障,若原告知曉該車為水淹過的全損車,絕不同意購買,后與被告多次溝通,被告未能合理處理。現(xiàn)訴請1、撤銷原被告之間的二手車買賣合同,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購車款25,8000.00元,2、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因進行車輛檢測支出的費用500.00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微信朋友圈截圖一份(10張),證明被告于2018年3月9日在朋友圈發(fā)布涉案車輛出售信息;朋友圈標注該車輛無事故,車況良好,質保6個月,如發(fā)現(xiàn)有事故車,無條件退車;被告在朋友圈標注的手機號180××××7778機主即為被告本人。2、被告微信號信息一份(1張),證明被告微信號為×××,此微信號即為原告購買涉案車輛時原、被告溝通所使用的微信號。3、原、被告聊天記錄截圖一份(9張),證明原、被告通過微信方式確立涉案車輛買賣關系,被告同意付款方式為一部分現(xiàn)金支付、一部分以原告自有車輛抵償;且原告已經(jīng)按照雙方約定的方式結清全部購車款。4、原告付款記錄一份(6張),證明原告在2018年3月12日至3月14日期間,分別通過銀行轉賬、微信轉賬的方式向被告四次付款共計183,000.00元。2018年3月13日原告已將自有的起亞轎車交付給被告,抵充了75,000.00元購車款,至此原告完全履行了支付258,000.00元購車款的義務。5、二手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一份(2張),證明2018年3月13日,被告為原告在齊齊哈爾市旺達二手汽車交易市場開具二手車交易發(fā)票。6、機動車登記證書一份(3張),證明2018年4月11日,原告辦理完機動車轉移登記,取得涉案車輛所有權。7、車輛檢測報告一份(12)張,證明涉案車輛經(jīng)檢測不符合質保,為全損車,與被告當初向原告披露的車況完全不符。8、車輛檢測費用支付憑證及收據(jù)各一份(2張),證明原告因檢測涉案車輛支付檢測費500.00元。9、錄音筆錄及錄音光盤一份,證明被告孟某某承認賣給原告卞某的車輛為水淹車,并曾表示同意原告通過訴訟程序主張賠償。10、話費繳費單據(jù)一份(1張),證明被告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的賣車聯(lián)系方式180××××7778號碼機主是被告孟某某本人。被告辯稱,一、被告不存在欺詐行為,合同已生效并實際履行,買賣合同不應被撤銷,被告不應當返還購車款。1、被告在收這輛車時,賣車車主并未告知被告該車是水淹車,作為車況經(jīng)驗豐富的被告進行了驗車時也未發(fā)現(xiàn)該車是水淹車。水淹車必須通過專業(yè)部門鑒定才能辨別,被告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不能判斷該車是否是水淹車。被告與原告進行二手奧迪Q5買賣前,被告將原告要了解的車輛信息都真實的告知了原告,并未故意向原告提供虛假信息也未故意隱瞞奧迪Q5的真實情況,在交付時雙方也進行了驗車,原告提車時也未對車況提出異議,被告不存在欺詐行為。2、原、被告合同已生效并實際履行,該合同不存在撤銷的情形,被告不同意返還購車款。2018年3月13日被告交付奧迪Q5給原告,原告已實際占有使用該車,2018年4月10日完成車輛過戶手續(xù),這期間原告一直使用該車至今,可見該車并未影響使用,符合買賣合同目的。被告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情形,不應當撤銷合同。二、檢測費用及訴訟費不應被告承擔。1、檢車機構資質不符全法律規(guī)定,該檢車機構提供的報告不能作為該車全損的依據(jù)。2、報告未證實該車是水淹車。3、報告是2018年4月21日作出,原告已實際占用該車一個月余,不排除原告在此期間水淹的可能。4、二手車的價值遠低于一手車,原告明知該車是二手車,并應當知道該車可能存在刮痕或更換零件的情況下要求驗車后進行購買,說明原告已認可該車的狀況,報告中寫明該車刮痕或更換零件都屬于二手車存在的正常情況,并不影響車輛使用。原告明知該車的情況還對該車進行檢測,屬于惡性消費,檢查費用不應被告承擔。綜上,被告不存在法定撤銷情形,被告不應返還原告購車款,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請求。被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車輛信息復印件一份,證明2018年1月到2月之間,被告在奧迪4S店的網(wǎng)上調取,車不是水淹車,及車不是被告的,被告是轉發(fā)朋友圈,賣給原告。經(jīng)開庭,對方當事人對證據(jù)的質證意見:被告對原告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但車輛沒有約定質保6個月。被告對原告證據(jù)2-10無異議。原告對被告證據(jù)車輛信息復印件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該份證據(jù)沒有任何簽章,無法確認真實性、合法性,且材料顯示信息載明內(nèi)容本身不代表實際車況,該份材料無法與車輛的具體情況相匹配。而原告經(jīng)由第三方鑒定機構所出示的報告顯示該車輛早在2016年9月28日因暴雨本車停放被淹,經(jīng)保險機構評定為全損車,出險理賠金額為256,294.00元。經(jīng)開庭質證,本院對證據(jù)的認證及查明的事實:原告的證據(jù)1-10符合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合法性、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被告車輛信息復印件因不具有關聯(lián)性,故本院不予確認。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卞某與被告孟某某系朋友關系,被告從事二手汽車買賣。2018年3月9日被告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圖片介紹奧迪Q5車的全貌,并標有文字“有2013年奧迪Q5,6萬公里,經(jīng)典黑色,全景天窗,原車座椅加熱,電動尾門,原車3D導航,咖色內(nèi)飾,車精品車況,無事故,可貸款沒問題,利率5厘-6厘8,批發(fā)價格,接受預定”。另微信圖片標有文字“全部現(xiàn)車,車行承諾每臺質保6個月,如發(fā)現(xiàn)有事故車無條件退車,留有被告電話”。2018年3月11日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詢問該車輛的具體情況,雙方就出廠時間、排量、車輛價格、配置、車輛是否存在問題等具體細節(jié)進行溝通,被告表示車輛沒有問題,原告又向被告詢問自有起亞轎車的價格,隨后雙方協(xié)商確定原告以258,000.00元價格購買該車輛,其中183,000.00元以現(xiàn)金形式支付,剩余75,000.00元由原告自有的起亞車輛抵賬。該車架號/車輛識別代碼為LFV3B28R8D3030348。2018年3月12日原告向被告轉賬兩次每次50,000.00元,共100,000.00元。2018年3月13日被告給原告出具了齊齊哈爾市旺達二手車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開具二手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將奧迪Q5轎車交給原告,同時取走起亞轎車。2018年3月14日原告向被告兩次轉賬為50,000.00元及30,000.00元,并通過微信轉賬3,000.00元,共支付83,000.00元,至此原告向被告付款合計人民幣183,000.00元。原告抵賬的起亞車交付、過戶至被告名下。2018年4月7日因車輛有問題,原告向被告反饋過,2018年4月21日原告委托遼寧嘀車二手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對該車進行了車輛檢測,檢測報告中,該車出險記錄:2016年9月28日該車因被暴雨/本車停放被淹本車損無人員無他損提醒報交警。維修內(nèi)容:鈑金推定全損。出險理賠總金額256,294.00元。原告為此支付檢車費500.00元。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就買賣二手車通過微信達成一致,并按約定履行貨款兩清,原、被告雙方了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有效。原告在此起交易中向被告支付258,000.00元,取得該車,而被告買給原告的車后經(jīng)專業(yè)機構鑒定檢測,在2016年9月28日該車因被暴雨/本車停放被淹本推定全損,由保險公司出險理賠總金額256,294.00元,非被告向在微信中向原告承諾的車沒問題,被告提供的二手車與其向原告承諾的車輛狀況及原告支付的價款嚴重不附,原告主張因訂立的合同顯失公平理由成立,請求撤銷原、被告之間的二手車買賣合同、返還車款并由被告承擔車輛檢測費500.00元的請求,本院應予支持。被告在庭審中提出該車不是其所有,是為合伙人代買,因無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確認。從2018年3月13日奧迪Q5轎車由原告使用至今,原告受益應適當補償被告酌定為12,000.00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五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孟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卞某購奧迪Q5小轎車(車架號/車輛識別代碼為LFV3B28R8D3030348)車款258,000.00元,車輛鑒定檢測費500.00元,合計人民幣258,500.00元。二、原告卞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將奧迪Q5小轎車(車架號/車輛識別代碼為LFV3B28R8D3030348)返還給被告孟某某。三、原告卞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被告孟某某車輛使用費12,000.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受理費5,178.00元,由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