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南皮縣永剛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南皮縣光明西路南側。
法定代表人:高永剛,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彥祥,南皮縣利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南皮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尚惠榮,河北天樹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南皮縣永剛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剛五金)與被告張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永剛五金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彥祥、被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尚惠榮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永剛五金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原、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被告的雇用人是劉志勇,是受劉志勇雇傭、在劉志勇處領取工資,原告從來沒有給被告開過工資,被告在工作中只是接受劉志勇的領導,不接受原告的任何領導,與原告無任何勞動關系。2018年4月24日被告申請勞動仲裁,仲裁機關未能查明真實情況,支持了被告的請求,我方認為被告受傷屬實,但受傷是被告因自身過錯且被告頭腦不清晰造成的,其受傷后,賠償應當由劉志勇和被告共同承擔,即使認定勞動關系也應當認定劉志勇和被告存在勞動關系,主體是劉志勇和被告,與原告無任何關系。
張某某辯稱,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是事實,被告在原告處從事沖床工作中受傷,這一事實在仲裁開庭時原告法人的父親高樹山當庭認可,有隋紅方書面證言、劉志勇出庭作證證實,劉志勇只是幫原告拉工人的人,負責開資的是原告,原、被告之間應屬于勞動關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因生產需要委托劉志勇為其提供工人,被告于2017年8月22日到原告處從事沖壓工作,2017年8月27日在工作期間受傷。2018年4月24日被告向南皮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確認其與原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該委員會2018年5月30日作出南勞人仲案字[2018]第15號裁決書,認為本案原告認可被告系在其處工作期間受傷,并認可被告在其處接受徐玉及副廠長的管理,雖然被告的工資由介紹人劉志勇發(fā)放,但該工資是以原告的名義給付給劉志勇再由劉志勇支付給被告,以上事實符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中確定勞動關系的特征,遂裁決被告與原告存在勞動關系。該裁決書于2018年6月4日送達原告,原告不服,于2018年6月14日訴來本院。
庭審中,原告主張劉志勇是被告的實際雇傭人;原告與劉志勇口頭約定需要零工時給他打電話,讓他派工人過來干零活;被告是零工,由劉志勇拉到其公司干活;零工在其公司干活有時是3-5天,有時是半天,工資對著劉志勇發(fā)放;原告是正規(guī)公司,給正式工人投有社保;劉志勇并非本廠職工,其在仲裁庭審中假冒原告職工作證,其公司不予認可并保留追究劉志勇相關責任的權利。被告則認為劉志勇是受原告委托招錄工人的工人;他自己不干活,給原告找一個工人就給他開15元;被告經劉志勇介紹到原告處打工,每天工資70元,從廠子直接開工資,讓劉志勇幫忙帶給被告,所以工資是原告開的;劉志勇本人沒有設備也沒有廠房,同被告的工作沒有關系。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原告具備用工主體資格而采取委托他人招零工的方式曲線用工,系規(guī)避法律的行為。被告在原告處工作并接受其管理,其提供的勞動系原告業(yè)務的組成部分,其工資系原告通過介紹人劉志勇發(fā)放,根據(jù)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規(guī)定,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南勞人仲案字[2018]第15號裁決書裁決原、被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并無不當,原告的訴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第七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向本院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邢家德
書記員: 劉夢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