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單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鹽城市。
被告:姜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江蘇省鹽城市,現(xiàn)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金付,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鹽城市。
原告單某與被告姜某1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2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qū)徖?,審理中,因本案審理與另案有關聯(lián),故本案于2019年2月15日中止訴訟,2019年10月21日恢復審理。本案于2018年11月27日、2019年2月12日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單某及其原委托代理人馬麗君(于2019年3月1日被撤銷委托)、被告姜某1到庭參加兩次庭審,被告姜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金付到庭參加第二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單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橫港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歸原告所有,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上述房屋的產(chǎn)權變更登記手續(xù)。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5年4月30日登記結婚,2018年7月25日經(jīng)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鹽都法院”)判決離婚。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橫港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是原、被告于婚后購買,系夫妻共同財產(chǎn),在離婚案件中未作處理?,F(xiàn)原、被告已經(jīng)離婚,因原告撫養(yǎng)孩子,孩子曾長期居住在系爭房屋內(nèi),原告在本市除系爭房屋外也沒有其他住處,故請求法院依法將房屋判歸原告所有,原告依法支付被告房屋折價款。
被告姜某1辯稱,同意分割系爭房屋,原告對于房屋并無出資,被告以月息2分向親戚借款60萬元支付了系爭房屋的首付,在雙方離婚后,被告一個人沖還貸至今。另,被告婚前公積金賬戶累計7萬余元也全部用于系爭房屋的沖還貸,而且系爭房屋現(xiàn)由被告居住使用,原告于2016年4月10日就回娘家居住了,故房屋應判歸被告所有。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被告原系夫妻關系,2018年5月29日,鹽都法院立案受理了單某與姜某1離婚糾紛,案號為(2018)蘇0903民初2736號。該案認定事實如下:單某與姜某1于2014年8月經(jīng)他人介紹相識戀愛,2015年4月30日登記結婚,同年10月30日生育女兒姜某2,現(xiàn)隨單某生活。單某、姜某1婚初感情尚可,后因家庭瑣事發(fā)生矛盾,雙方于2016年4月分居生活,單某分別于同年8月、2017年5月兩次向鹽都法院起訴離婚,均被法院判決不準予離婚。后雙方仍未一起共同生活,單某第三次以夫妻感情未能得到改善、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為由訴至法院。鹽都法院審理認為,單某、姜某1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審理中姜某1亦表示同意離婚,故法院判決準予二人離婚,女兒隨單某生活,并就孩子生活費、教育費、醫(yī)療費及探望權予以確定。該判決還認定,關于雙方婚后共同財產(chǎn)即系爭房屋的分割問題及因購買該房所欠銀行按揭貸款問題,因單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預交案件受理費,故法院對此不予合并審理,單某可另案主張權利。現(xiàn)該案已生效。
另查明:2015年5月24日,原、被告作為買受人(乙方)與案外人程洪武、戴珍艷作為賣售人(甲方)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甲方將系爭房屋轉(zhuǎn)讓給乙方,轉(zhuǎn)讓價格為193萬元。付款方式為簽訂合同前支付定金3萬元,簽訂買賣合同當日支付55萬元,銀行貸款方式支付1,345,000元,辦妥交房及更名手續(xù)、結清相關費用、出賣人遷出戶口當日支付5,000元。合同另對其他事項進行了約定。
2015年7月7日,被告作為借款人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支行(以下簡稱“建行普陀支行”)簽訂了《個人住房(商業(yè)用房)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為購買系爭房屋被告向銀行商業(yè)貸款50萬元。該合同落款處原告作為抵押人簽字。同日,被告作為借款人與建行普陀支行簽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為購買系爭房屋被告向銀行公積金貸款845,000元,該合同落款處原告作為符合公積金個人購房抵押借款申請條件的共同借款人及抵押人簽字。
2015年7月14日,系爭房屋被核準登記至原、被告名下。根據(jù)上海市不動產(chǎn)登記簿顯示,系爭房屋登記的地址為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橫港路XXX弄XXX號XXX室,建筑面積為108.77平方米,權利人為原、被告,共有人及共有情況為共同共有,房地產(chǎn)證號為松XXXXXXXXXX。該房屋抵押權人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支行、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債權數(shù)額為1,345,000元,其中商業(yè)貸款500,000元,期限從2015年7月15日至2045年7月15日,公積金貸款845,000元,期限從2015年7月15日至2040年7月15日,抵押權登記證明號為松XXXXXXXXXXXX,核準日期為2015年7月14日。
另查明:2019年1月23日,鹽都法院受理了唐立和訴姜某1、單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案號為(2019)蘇0903民初604號,該案中唐立和要求姜某1、單某共同償還借款本金60萬元,并按照年利率20%的標準承擔自2015年6月21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止的利息。該案認定事實如下:唐立和系姜某1的舅舅,2015年5月姜某1向唐立和借款,唐立和交付姜某1現(xiàn)金10萬元,并于2015年5月20日、21日通過銀行轉(zhuǎn)賬給姜某150萬元。2018年姜某1補打借條,載明:今借到唐立和人民幣陸拾萬元整(用于上海購買房屋首付款,約定年利率為百分之二十),此借條為后補,錢已通過銀行轉(zhuǎn)賬,借條落款日期為2015年6月21日。該案認定,姜某1應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借款雖然發(fā)生在姜某1、單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但因單某對此不知情,且未在借條上簽字,也無證據(jù)證明該筆借款是共同意思表示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故單某不承擔還款責任。該案據(jù)此作出判決,姜某1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償還唐立和借款本金60萬元,并承擔自2015年6月22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0%計算的利息;駁回唐立和其余訴訟請求。唐立和不服,提起上訴,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鹽城中院”)作出(2019)蘇09民終2249號判決,鹽城中院認為,從涉案款項的流向來看,唐立和于2015年5月20日、21日通過銀行共轉(zhuǎn)賬給姜某150萬元,姜某1于2015年5月25日通過銀行轉(zhuǎn)賬55萬元給房東用于購買位于上海的二手房,購買房產(chǎn)登記在姜某1、單某名下。涉案借款發(fā)生在姜某1、單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且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一審法院對于涉案債務性質(zhì)定性錯誤,依法予以糾正。關于單某的責任承擔范圍問題。涉案借款60萬元中,除轉(zhuǎn)賬的50萬元外,唐立和另主張現(xiàn)金交付給姜某110萬元。雖然姜某1對此予以認可,但單某予以否認,唐立和沒有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jù)證實該10萬元的款項交付情況,對該10萬元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單某對該10萬元不負有償還義務。姜某1對唐立和的主張予以認可,系其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處分自己的權利,予以準許。另外,關于利息約定問題,雖然姜某1于借款事后向唐立和補打的借條中載明,涉案借款利息為年利率20%,但單某對該節(jié)事實予以否認,唐立和、姜某1也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涉案借款的利息約定經(jīng)過單某認可或追認。鹽城中院據(jù)此作出判決:一、撤銷鹽都法院(2019)蘇0903民初604號民事判決;二、姜某1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唐立和借款本金60萬元及利息(從2015年6月22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0%計算);三、單某對姜某1上述還款義務中的某某本金50萬元及以5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9年1月23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的利息與姜某1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四、駁回唐立和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述判決現(xiàn)已生效。
審理中,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委托上海信衡房地產(chǎn)估價有限公司對于系爭房屋的價值進行了評估,評估公司出具了估價報告,估價結果為:估價對象的全部假設和限制條件下的市場價值為323萬元,折合建筑面積單價為29,696元/平方米。原告為此支付評估費9,500元。原、被告對于上述評估報告均認可,無異議。
審理中,原、被告一致確認系爭房屋總價193萬元、契稅支付28,950元、中介費支付15,000元,印花稅支付960元。193萬元房款中首付585,000元、公積金貸款845,000元、商業(yè)貸款500,000元。截至2019年10月20日公積金貸款尚余本金745,309.86元,商業(yè)貸款尚余本金463,549.21元。原、被告還確認,被告有婚前公積金70,881.12元、補充公積金賬戶1,615.49元用于系爭房屋沖還貸;原、被告離婚后,系爭房屋一直由被告在居住使用,貸款也一直由被告負責歸還,自離婚至2019年10月20日已沖還貸本金及利息合計103,076.40元。
被告稱,系爭房屋首付款及稅費等均是被告支付的,其中60萬元來源于唐立和的某某,其余是被告家里拿出來的,之后貸款也一直由被告在歸還,原告并未出資。被告為此向本院提供了原告兩次起訴被告離婚糾紛案件的筆錄,案號為(2017)蘇0903民初3422號、(2018)蘇0903民初2736號,用以證明被告前述陳述的真實性,筆錄中原告曾兩次確認首付中其并沒有出資的事實。原告對該筆錄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原、被告婚后錢款放在一起,其用于家庭開銷,被告用于支付首付,所以二人對于房屋均有出資;而且購房的稅費及中介費均是由其支付的。
以上事實,有民事判決書、不動產(chǎn)登記簿、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抵押借款合同、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發(fā)票、銀行還款明細、公積金查詢單、另案庭審筆錄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離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jīng)審查該財產(chǎn)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系爭房屋為原、被告結婚登記后購買,且登記于原、被告二人名下,系二人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為二人共同共有?,F(xiàn)原、被告已經(jīng)解除婚姻關系,二人的共有基礎喪失,原告要求分割系爭房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因系爭房屋現(xiàn)由被告居住使用,且目前尚存的抵押貸款主貸人為被告,故本院認為房屋判歸被告較為適宜,應由被告支付原告房屋的折價款。
關于被告應支付的折價款數(shù)額。經(jīng)查明,本案中已支付的房款分為兩部分,即首付款及已還房貸。關于首付,被告陳述大部分來源于案外人的某某,生效判決也已經(jīng)對此作出認定,且判定60萬元的某某中有50萬元應由原、被告共同負責償還,故就首付部分,本院認為原、被告貢獻基本相當。關于已還房貸,其中雙方一致確認被告有婚前公積金7萬余元用于了系爭房屋的沖還貸,該部分系被告婚前財產(chǎn),在分割中該筆還款及相應的增值部分應酌情考慮為被告所有。關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還貸,應視為原、被告共同還貸,由原、被告共同享有相應利益。關于婚姻關系解除后的還貸系由被告一人承擔,本院認為原告應負擔其中的一半,在確定折價款給付中本院將一并考慮。綜上,本院酌情認定被告應給付原告的房屋折價款為900,000元,房屋剩余的貸款對內(nèi)由被告負責償還,在被告還清貸款、注銷抵押登記且支付了原告上述房屋折價款后,原告負有配合被告進行產(chǎn)權變更登記的義務,房產(chǎn)變更登記中所產(chǎn)生的稅費,由原、被告各半負擔。
據(jù)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橫港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歸被告姜某1所有;上述房屋上剩余的貸款對內(nèi)由被告姜某1負責償還;
二、被告姜某1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單某房屋折價款900,000元;
三、原告單某于被告姜某1履行上述第二項付款義務且上述房屋抵押權滌除之日起三日內(nèi)配合被告姜某1將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橫港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房屋產(chǎn)權變更登記至被告姜某1名下;產(chǎn)權變更登記中所產(chǎn)生的稅費由原告單某與被告姜某1各半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200元,減半收取7,600元,評估費9,500元,合計訴訟費8,550元,由原告單某負擔8,550元(已付),被告姜某1負擔8,55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莉
書記員:周莉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