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謬存瑞,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屈樂文,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潘國民,男,50歲。
委托代理人馬忠貴,黑龍江雪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于奔,黑龍江雪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潘國民建設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虎林市人民法院(2015)虎民初字第6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3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屈樂文,被上訴人潘國民的委托代理人馬忠貴、于奔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告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理由是,一、原審判決上訴人給付前期工程款753604元,認定事實和法律均有錯誤。1、原審對前期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不予確認屬認定事實錯誤。2014年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書》明確約定被上訴人維修,被上訴人也自認進行了維修,應當證明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2、《協(xié)議書》應當作為解決前期工程糾紛的依據(jù),原審法院沒有據(jù)此處理糾紛屬適用法律錯誤。前期工程不是未經(jīng)竣工驗收,而是驗收不合格,《協(xié)議書》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原審法院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適用法律錯誤。3、被上訴人未全面履行《協(xié)議書》約定的維修義務,上訴人有權依照先履行抗辯權的規(guī)定拒付工程款。4、原審判決確定未支付的前期工程款為753,604元錯誤。一審中沒有出示的《前工程未完成及質(zhì)量不合格清單》中列明未完成及不合格項目估價為50萬元;上訴人向原審法院提交的給付潘國民明細證明,前期給付工程款總計9,518998元,被上訴人雖否認該金額但未提交證據(jù)反駁,原審法院也未組織雙方逐項核對,認定事實錯誤。二、原審判決給付零星工程款26429.82元、二期廠房一工程款457387.72元、廠房二工程款152531.73元、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款267053.64元,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零星工程屬前期工程,包含在前期工程款中,原審判決給付屬重復計算。2、被上訴人無施工資質(zhì)承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無效。被上訴人未提交相關資料,工程無法驗收并經(jīng)初步驗收不合格,無權要求給付工程款。上訴人的付款明細可證明,上訴人已給付被上訴人二期工程款555729元。在沒有證據(jù)證實二期工程質(zhì)量驗收合格的情況下,原審判決給付二期工程款錯誤。三、原審判決給付未進場材料款138450元,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方簽訂的是施工合同,在被上訴人未向上訴人交付材料并經(jīng)驗收合格的情況下,被上訴人無權主張材料工程款;被上訴人與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之間是加工承攬合同關系,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上訴人無權向該公司主張權利。發(fā)票非合同標的物,而是記帳憑證,原審以發(fā)票入帳并抵扣稅款為由,判決給付材料款是錯誤的。四、原審判決上訴人承擔工程款利息,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給付工程款錯誤則不應給付利息,即使承擔利息,起算時間應為質(zhì)保期結束后為準。
潘國民辯稱,原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審判決。
潘國民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判令被告給付拖欠的承包費753604元及零星工程款26429.82元,合計780033.82元。二、未完成工程人工費和已進場材料費903402.91元。三、給付設計圖紙費27000元。四、賠償利息損失275383.33元。五、鑒定費18550元由被告承擔。合計2174420.1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6月30日,原、被告簽訂工程施工合同,被告將虎林市工業(yè)園區(qū)辦公樓、4棟廠房、鍋爐房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工程承包給原告施工,合同主要內(nèi)容為:……一、工程地址:虎林工業(yè)園區(qū)。二、結構形式:鋼架、EPS彩鋼復合屋面及墻面。三、承包方式:承包方包工包料。四、工程內(nèi)容:1、施工范圍:按施工圖紙要求施工,獨立載體樁基礎,100mm混凝土地面,圈梁400mm×400mm,2000mm×1700mm制安,自動保溫大門制安,規(guī)格4000×4500mm;五、使用材料、材質(zhì)、規(guī)格:屋面彩板外0.5、內(nèi)0.4mm(含漆膜厚度)。屋面96型,彩板厚度0.36mm(含漆膜厚度)100mm,容量10kg/m。鋼結構主剛為H型鋼,擅條為C型鋼。六、廠房室內(nèi)外暖氣由乙方承擔包括地溝。暖氣片采用M-132型暖氣片。七、廠房屋面板彩板甲方要求是寶鋼生產(chǎn)的,自來水由鍋爐房引到各車間由乙方負責,廠房外散水和護坡由乙方負責。廠房外加兩道藍裝飾邊,一米磚墻藍色油漆。八、地面刷一層聚乙烯醇,對廠房鋼材增加刷兩遍白油漆。九、廠房內(nèi)設4個消防箱,連接在暖氣管路上。十、甲方負責廠內(nèi)的通水、通電、通路等具備施工條件,費用由甲方承擔。雙方確定價格為596元/㎡,不包括稅金(6%)。十一、工程款支付方式:合同簽訂后,首期工程款在土建開工之日,甲方付給乙方工程款20%,在鋼構進廠時甲方給付乙方工程款30%。在以后施工過程中甲方按工程進度陸續(xù)撥發(fā)工程款,在全部安裝結束后,留5%的質(zhì)保金,余款付清。質(zhì)保金在12個月內(nèi)無質(zhì)量問題,第13個月付清質(zhì)保金。十二、工期在甲方撥付工程款之日起計算,工期為三個月。十三、保修期限及內(nèi)容:保修一年即從竣工交付使用起一年內(nèi),乙方施工質(zhì)量問題,免費維修。非乙方原因,乙方負責維修,收取成本費?!?、由于發(fā)包方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或其他原因影響施工的(包括不可抗力),工期將順延。承包方原因影響施工的,工期將不順延。
通過本院在房產(chǎn)部門查檔獲知:四棟鋼構廠房建成面積分別為:2195.42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2年建成)、1785.96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2年建成)、1,354.72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2年建成)、1728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3年建成);鍋爐房建成面積為251.86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3年建成);辦公樓建成面積為2704.72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2年建成);警衛(wèi)室建成面積為48平方米(房產(chǎn)檔案記載2013年建成)。原告表示竣工時間為2012年年末,被告表示上述工程實際交付時間為2013年10月。原、被告于2014年10月27日簽訂協(xié)議,主要內(nèi)容為:甲乙雙方就華陽工地前期990萬工程維修工作達成一致(附工程清單一份):1、雙方對清單所列各項工作均認可,對應產(chǎn)生的費用雙方認可;2、乙方負責完成各項維修工作,甲方負責及時給付費用;3、乙方在維修時,按質(zhì)、保量,按合同完成維修工作;4、某一項維修工程乙方無法完成,甲方有權請第三方完成,或請第三方認定費用,所需費用由乙方承擔;5、甲方指定專人配合乙方維修工程,便于維修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完成每一項工作后,甲方配合人在現(xiàn)場驗收合格后簽字;6、甲方要在乙方每完成一項維修工作后,及時撥付費用,便于乙方更好的完成維修工作;7、如甲方在乙方維修后,不能及時給付對應費用,乙方有權中止剩余維修工程(本協(xié)議同時中止);8、虎林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作為證人監(jiān)管該協(xié)議執(zhí)行。工程清單內(nèi)容為:辦公室造價403萬、四棟廠房412萬、墻板14萬、圍墻21萬、鍋爐房14萬、路面40萬、廣場18萬、排水7萬、三個基礎9萬、廠房衛(wèi)生間5萬、三個基礎大門洞3萬、四車間吊車3萬、鍋爐煤場10萬、東側鐵圍欄3萬、木工維修及其他6萬、警衛(wèi)室10萬、工程增減后4萬、鍋爐房、沐浴房、廠房消防栓、車庫地坪、廠房護坡、圍墻角鐵漆、基礎砌磚等8萬,合計990萬元。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維修部分工程,被告未付費用,原告未再繼續(xù)維修。
2013年8月27日原、被告又簽訂兩棟鋼構廠房施工承包合同,主要內(nèi)容為:一、乙方承包責任、包工包料:1、打樁400×4米;鋼筋8Φ12。2、地梁:400×500;鋼筋4Φ16\4Φ12(西林鋼材)。3、磚砌:窗臺以下,370×1200,內(nèi)外墻抹灰,內(nèi)鋼構抹防火漆。4、暖氣安裝:一體暖氣片;鋼管(國際標準)。5、門:保溫電動翻板門。6、窗:二波同以上車間窗,中材。7、地面為金剛沙地面(100厚)。8、鋼構廠房按圖紙施工,外圍護聚氨酯(5厚)(材料為國際),鋼板厚度0.5,沈陽多往,鋼板上海寶鋼產(chǎn),上板0.5海蘭色,下板0.4白色。9、暖氣溝和聚氨酯管材排水溝消防栓。二、甲方提供乙方兩套圖紙,負責工程定位及標高、尺寸等技術問題。水電路三通,按時支付工程款按時竣工。三、承包單價建筑面積每平方米590元(含稅價)。四、付款方式:開工預付總造價工程收10%,鋼構材料到現(xiàn)場付總造價20%,框架完成付工程總造價30%,工程完成付總造價20%,剩余20%質(zhì)保金一年內(nèi)付清,驗收合格一年內(nèi)付清。五、質(zhì)量要求:乙方施工人員必須按圖紙在甲方要求下進行施工,達到國家規(guī)范要求,質(zhì)量標準合格。六、開工日期:8月8日,竣工日期:10月25日?!?、按時完工,每超時一天罰款1,0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購進原材料,其中2013年9月16日原告在哈爾濱市長城金屬板材加工配送工廠購買2棟廠房鋼材共計支出276,900元,每棟廠房鋼材支出138,450元,一棟鋼材已經(jīng)用于廠房建設,另一棟鋼材已在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加工完畢,因未付加工費與保管費未能提走,但被告已將該鋼材費票據(jù)入帳并抵扣稅款。因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原告未能繼續(xù)施工。
經(jīng)原告申請,雙方當事人選擇,本院依職權委托雞西市恒通工程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對潘國民承建的被告建筑工程造價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潘國民建筑工程造價鑒定為903402.91元,其中1、廠房一工程造價457387.72元;2、廠房二工程造價:152531.73元;3、零星工程造價:26429.82元,4、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267053.64元。
現(xiàn)原告提起訴訟,要求:一、判令被告給付拖欠的承包費753604元及零星工程款34000元,合計787265元。二、判令被告給付廠房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各項費用1,157412.21元。三、判令被告給付墊付的圖紙費用59815元;四、賠償原告各項損失260000元。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鑒定意見出來后,原告變更訴訟請求如下:一、判令被告未支付工程款753604元及零星工程款26429.82元,合計780033.82元。二、1、未完成工程人工費和已進場材料費903402.91元;2、未進場材料款170050元(現(xiàn)存放于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處),合計1073,452.91元。三、給付設計圖紙費27000元。四、賠償利息損失275383.33元(自2013年10月1日起按本金200萬元、利率5.125%計算至2015年12月15日,共計806天,利息為275383.33元。五、鑒定費18,550元由被告負擔。合計賠償損失2,174420.10元。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庭審過程中,原告認可被告已支付前期工程款9146396元。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中,原告沒有取得建筑施工企業(yè)資質(zhì),其與被告簽訂的數(shù)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guī)定,均應為無效。被告關于雙方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為無效的主張,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認可。本案中,根據(jù)2012年6月30日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原告施工建設的前期工程(包括4棟鋼構廠房、1棟辦公樓、1棟鍋爐房、一棟警衛(wèi)室),被告自認已于2013年10月接收并使用,且已辦理產(chǎn)權登記手續(xù),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十三條之規(guī)定,原告要求給付工程價款,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向法庭提交的2014年10月27日甲方華陽公司與乙方潘國民簽訂的協(xié)議書,不能證實原告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被告未對工程質(zhì)量申請鑒定,未向法庭提交其他有效證據(jù)對其抗辯主張予以證實,對被告的該項抗辯主張,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需要說明的是,被告稱已經(jīng)給付原告工程款10,457844.20元,對此原告予以否認,被告又未提交有效證據(jù)證實其已付上述工程款數(shù)額的事實主張,故應按原告自認已收到被告工程款9,146396元的數(shù)額確認被告已付工程款數(shù)額。則前期被告欠款數(shù)額應確定為753604元。對于零星工程(1個旗桿坐、12個路燈、250米排水溝)是否是原告施工問題,被告表示說不清楚,也未提交證據(jù)反駁原告的主張,故本院對于零星工程系原告施工的事實予以確認。被告關于本案不應當進行鑒定的主張,因需鑒定工程未完工,被告拒絕按照合同約定的施工費計算方法確定工程款數(shù)額,又不能通過其他方法確定爭議部分工程的施工費,故對于被告的該項抗辯主張,本院不予認可。被告辯稱本院委托鑒定項目中并無“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的鑒定項目,鑒定機構對此作出鑒定屬于超范圍鑒定。該主張理由不當,現(xiàn)場未使用的已加工完材料的工程造價,應包含在未完工的工程造價內(nèi),被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認可。根據(jù)鑒定意見,原告承建的二期工程即后2棟鋼構廠房,一棟造價為457387.72元、另一棟造價為152531.73元、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為267053.64元,加上零星工程造價26429.82元,合計903402.91元。被告雖對鑒定意見持有異議,但未提出重新鑒定或者提出反證推翻該鑒定意見,本院對于原告經(jīng)鑒定所確認的現(xiàn)場未完工建筑工程造價數(shù)額予以認可。另外,原告提交的發(fā)票及稅務部門抵扣稅款的認證結果清單可以證實,原告為建設后期工程中的第二棟鋼構廠房已購價值138450元鋼材,現(xiàn)存放于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處。因被告未及時給付工程款,原告未能提貨,但被告已將鋼構材料發(fā)票入帳并已抵扣稅款,應視為被告對于原告購買的現(xiàn)存放于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處的鋼構材料的認可,應當承擔給付該鋼材價款的義務。因原告尚未向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交納鋼構材料的加工費、保管費,亦未向法庭提交其向哈爾濱市長城金屬板材加工配送工廠至雞西市南方彩鋼板有限公司運送鋼材的運費票據(jù),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給付鋼構材料運費2800元、加工費及保管費28800元的請求,本院不予合并審理,原告可在取得相應證據(jù)后另行主張權利。原告要求給付設計圖紙費的請求,未向法庭提交相關票據(jù),本院不予合并審理,原告可在取得相應證據(jù)后另行主張權利?!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借款利率計息。第十八條規(guī)定: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應付款時間:(一)建設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三)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本案中,被告自認前期工程已于2013年10月接收并使用,而二期工程中的最后一棟鋼構廠房鋼材,系于2013年9月16日所購買,故原告關于應從2013年10月1日起按利率5.125%計付利息計算至2015年12月15日的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但欠款本金應按照1,795456.91元(包括前期未付工程款753604元、零星工程造價26429.82元、二期工程廠房一工程造價457387.72元、廠房二工程造價152531.73元、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267053.64元、未進場材料款138450元)確定。另需說明的是,本案中,對于合同無效,雙方均有過錯,應當分擔損失,故對于利息損失,雙方應當各半承擔。原告要求賠償鑒定費18550元的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但應當計入訴訟費項目內(nèi)。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華陽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給付原告潘國民欠付工程款本金1,795456.91元(包括前期未付工程款753604元、零星工程造價26429.82元、二期工程廠房一工程造價457387.72元、廠房二工程造價152531.73元、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267053.64元、未進場材料款138450元),欠付工程價款利息247219元,由被告承擔123609.50元、由原告自行承擔123609.50元。被告應給付金額合計1919066.41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本院組織雙方對前期償付工程款數(shù)額進行了核對,上訴人提供的付款明細表體現(xiàn)自2012年6月21日起至2015年7月3日止,共向被上訴人償付工程款117筆,總計金額為10074727元。被上訴人對其中的41筆提出異議,該41筆付款票據(jù)中被上訴人潘國民在“主管”或“審批”欄內(nèi)簽名的6筆,未簽字的35筆。潘國民簽名的6筆計197111元,均有案外人在收款人欄內(nèi)簽字。被上訴人潘國民質(zhì)證認為,因其在施工現(xiàn)場,簽名是為了證明上訴人所購的材料已運到工地現(xiàn)場。對此上訴人未能提交其他證據(jù)證實償付的款項是為被上訴人所墊付或應包含在被上訴人承包的工程款中,故對被上訴人潘國民提出異議的41筆款項,計991992元未予償付的事實予以認定。扣除潘國民存有異議的991992元,被上訴人收到上訴人支付的施工費為9082735元。則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工程款數(shù)額為817265元,被上訴人潘國民主張應以二審雙方當事人對賬數(shù)額為準。上訴人提交的潘國民向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借款256000元的借據(jù)系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借給潘國民用于工人開資的費用,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已出具證明,證實上訴人已于2016年3月16日將此款償付于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故應在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潘國民的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雙方于2012年6月30日、2013年8月27日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因被上訴人未取得施工企業(yè)資質(zhì),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應當認定無效。被上訴人承建的一期工程雖未經(jīng)竣工驗收,但已由上訴人接收并使用,并且辦理了房屋所有權登記,上訴人應當參照合同約定給付被上訴人工程款。
關于工程質(zhì)量是否合格的問題,上訴人未在工程質(zhì)保期內(nèi)提出質(zhì)量異議,也未在一、二審審理期間申請工程質(zhì)量鑒定,上訴人關于工程質(zhì)量不合格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給付前期工程款數(shù)額是否正確的的問題,經(jīng)本院組織雙方對付款帳目進行核對,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工程款數(shù)額為817265元。關于被上訴人是否已履行維修義務的問題,《協(xié)議書》約定:乙方負責完成各項維修工作,甲方負責及時給付費用;甲方要在乙方完成一項維修后,及時撥付費用;如甲方不能及時撥付對應費用,乙方有權中止剩余維修工程。上訴人在上訴狀中自認被上訴人維修了部分項目工程,其上訴請求中關于被上訴人未全面履行維修義務,上訴人有權拒付工程款的主張,因與雙方約定不符,不能予以支持。
關于上訴人提出的原審判決給付零星工程款、二期廠房一工程款、廠房二工程款、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款,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的問題,1、上訴人主張零星工程包括在前期工程中,上訴人在一、二審訴訟中均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證實,且雙方確定的工程清單也未體現(xiàn),故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應予以支持;2、上訴人明知被上訴人不具有施工資質(zhì),且在完成一期工程的情況下又簽訂了二期工程的合同,二期工程雖未完工,其原因是上訴人未按合同約定按時撥付工程款,上訴人違約在先,上訴人應當接收工程并支付已完成部分的工程款及被上訴人為完成該工程的合理支出。上訴人的此點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
關于上訴人提出的原審判決給付未進場材料款138450元,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的問題。本院認為,未進場材料系廠房鋼構,是被上訴人依照與上訴人的合同約定特殊定制的特定物,因上訴人違約該材料不能繼續(xù)使用,該材料應由上訴人接收,上訴人應在被上訴人交付廠房鋼構的同時給付被上訴人因此支付的款項。
關于原審判決由上訴人承擔工程款利息是否正確的問題,依照雙方2012年6月30日合同約定,首期工程分批付款,甲方按施工進度陸續(xù)撥付工程款,全部安裝結束后,留5%質(zhì)保金,余款付清,并非如上訴人所稱質(zhì)保期滿后給付工程款,2013年8月27日雙方合同約定驗收合格后一年內(nèi)付清,但因上訴人未及時撥付工程款,雙方合同終止,驗收合格后給付工程款已不可能,原審法院關于工程款利息的計算,是依據(jù)合同約定的工程款給付時間計算的,并無不當。
關于被上訴人潘國民借用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256000元費用的問題,此款為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借給潘國民用于工人開資的費用,上訴人已于2016年3月16日將此款償付于虎林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故應在上訴人拖欠被上訴人潘國民的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虎林市人民法院(2015)虎民初字第633號民事判決的第二項;
二、變更虎林市人民法院(2015)虎民初字第633號民事判決的第一項為上訴人華陽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給付被上訴人潘國民欠付工程款本金1464667.91元(包括前期未付工程款817265元扣除256000元、零星工程造價26429.82元、二期工程廠房一工程造價457387.72元、廠房二工程造價152531.73元、現(xiàn)場未使用已加工完材料工程造價267053.64元),欠付工程價款利息247219元,由上訴人承擔123609.50元、由被上訴人自行承擔123609.50元。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潘國民金額計1588277.41元;
三、被上訴人潘國民于本判決生效后將未進場材料交付給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給付被上訴人潘國民未進場材料款138450元。
一審案件受理費24916(被上訴人緩交),二審案件受理費24916元(上訴人已交納),計49832元,由上訴人華陽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負擔36380元,由被上訴人潘國民負擔13452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季學平 代理審判員 高雪峰 代理審判員 于永強
書記員:譚宇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