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程銀權(湖北萬澤律師事務所)
羅某
武明(湖北十堰茅箭區(qū)誠信達法律服務所)
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紅蓮湖旅游度假區(qū)新星路30號;辦公場所地:武漢市光谷大道國際企業(yè)中心錦豐樓B座506室。
法定代表人史建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程銀權,湖北萬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羅某。
委托代理人武明,十堰市茅箭區(qū)誠信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調(diào)解、上訴、簽收法律文書等。
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訴被告羅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2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衛(wèi)偉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韓杰、謝紅參加的合議庭,于2014年4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程銀權,被告羅某的委托代理人武明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jīng)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本案中,因陳秋華系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故作為發(fā)包方的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應對陳秋華招用的被告羅某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和被告因工受傷的事實已經(jīng)相關部門依法認定,原告應對被告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因原告未為被告繳納工傷保險,故原告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向被告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因原、被告雙方均未提供被告工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故被告的本人工資可參照被告工傷發(fā)生地當年度全社會職工月平均工資。經(jīng)核定,被告因工致六級傷殘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9076元(21807元/年÷12個月×16個月)、停工留薪期工資10903.50元(21807元/年÷12個月×6個月)、護理費4773.07元(19576元/年÷365天×89天)、住院伙食補助費1335元(15元/天×89天)、后續(xù)治療費25000元。在被告要求保留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時,原告應當為其安排適當?shù)墓ぷ?;難以安排工作時,應當自2013年11月起按月向被告發(fā)放傷殘津貼1090.35元(21807元/年÷12個月×60%),至達到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時止,該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鄖縣最低工資標準時,由原告補足差額。因被告申請仲裁時僅要求原告支付其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20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9450元、護理費4725元、每月傷殘津貼945元(1575元/月×60%),故對被告申請的上述數(shù)額予以支持。對原告提出的鄖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與被告之間的勞動爭議沒有管轄權一節(jié),因被告的實際工作場所地和發(fā)生工傷所在地均在鄖縣,即被告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在鄖縣,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第十二條 ?的規(guī)定,鄖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原、被告間的勞動爭議有管轄權。
對被告申請仲裁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一節(ji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保依U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社會保險征繳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的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關系,而非勞動爭議當事人之間的民事關系,被告申請仲裁的該項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對被告申請仲裁的營養(yǎng)費和鑒定費,因營養(yǎng)費不屬工傷保險待遇范圍,被告當庭亦未提交鑒定費票據(jù),故對被告申請仲裁的該兩項費用,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三)項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第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第六十二條 ?第二款 ?、第六十四條 ?第二款 ?和《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二條第三款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定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保留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羅某的勞動關系,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為被告羅某安排適當?shù)墓ぷ?;難以安排工作時,應當自2013年11月起按月向被告羅某發(fā)放傷殘津貼945元,至被告羅某達到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時止;該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鄖縣最低工資標準時,由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補足差額。
二、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被告羅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20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9450元、護理費472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335元、后續(xù)治療費25000元,共計65710元。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者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費10元,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財政廳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十堰分戶,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十堰市五堰支行;賬戶17245601040000333-1。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郵電街12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院認為,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jīng)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本案中,因陳秋華系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故作為發(fā)包方的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應對陳秋華招用的被告羅某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和被告因工受傷的事實已經(jīng)相關部門依法認定,原告應對被告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因原告未為被告繳納工傷保險,故原告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向被告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因原、被告雙方均未提供被告工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故被告的本人工資可參照被告工傷發(fā)生地當年度全社會職工月平均工資。經(jīng)核定,被告因工致六級傷殘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9076元(21807元/年÷12個月×16個月)、停工留薪期工資10903.50元(21807元/年÷12個月×6個月)、護理費4773.07元(19576元/年÷365天×89天)、住院伙食補助費1335元(15元/天×89天)、后續(xù)治療費25000元。在被告要求保留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時,原告應當為其安排適當?shù)墓ぷ?;難以安排工作時,應當自2013年11月起按月向被告發(fā)放傷殘津貼1090.35元(21807元/年÷12個月×60%),至達到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時止,該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鄖縣最低工資標準時,由原告補足差額。因被告申請仲裁時僅要求原告支付其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20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9450元、護理費4725元、每月傷殘津貼945元(1575元/月×60%),故對被告申請的上述數(shù)額予以支持。對原告提出的鄖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與被告之間的勞動爭議沒有管轄權一節(jié),因被告的實際工作場所地和發(fā)生工傷所在地均在鄖縣,即被告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在鄖縣,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第十二條 ?的規(guī)定,鄖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原、被告間的勞動爭議有管轄權。
對被告申請仲裁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一節(ji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且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社會保險征繳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的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關系,而非勞動爭議當事人之間的民事關系,被告申請仲裁的該項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對被告申請仲裁的營養(yǎng)費和鑒定費,因營養(yǎng)費不屬工傷保險待遇范圍,被告當庭亦未提交鑒定費票據(jù),故對被告申請仲裁的該兩項費用,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三)項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第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第六十二條 ?第二款 ?、第六十四條 ?第二款 ?和《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二條第三款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定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保留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羅某的勞動關系,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為被告羅某安排適當?shù)墓ぷ?;難以安排工作時,應當自2013年11月起按月向被告羅某發(fā)放傷殘津貼945元,至被告羅某達到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時止;該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鄖縣最低工資標準時,由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補足差額。
二、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被告羅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20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9450元、護理費472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335元、后續(xù)治療費25000元,共計65710元。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者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華新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衛(wèi)偉
審判員:韓杰
審判員:謝紅
書記員:章鋒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