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
住所地:保定市陽光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仁和公寓底商第**號。
負責人:鄭謙,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龐韶麗,河北尚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慶云,男,1956年10月24日出生,漢族,住博野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柴云嶺,博野縣君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華安保險公司)與被告王慶云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華安保險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龐韶麗、被告王慶云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柴云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華安保險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墊付的保險賠償款122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被告全部承擔。事實與理由:2013年10月14日21時50分,張微駕駛崔廣志所有的津L×××××號小型轎車沿津保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津保路與育才路交叉口處左轉彎時。與對行的王貴利駕駛的冀J×××××號輕型貨車相撞。后冀J×××××號輕型貨車又撞在公路南側王慶云駕駛的冀F×××××號、冀F×××××號重型半掛貨車上,造成三車損壞,王貴利受傷的交通事故。此事故經大城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張微負事故主要責任,王慶云負事故次要責任。冀F×××××車輛在原告處投保交強險,在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投保商業(yè)三者險20萬元含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崔廣志所有的津L×××××號小型轎車在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處投保交強險。事故發(fā)生時已經不在保險期間內。事故發(fā)生后。王貴利將張微、崔廣志、王慶云、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原告訴至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2013大民初字第2769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張微賠償王貴利110298.78元(包括鑒定費、評估費3608元),判決原告賠償王貴利59928.98元,判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賠償王貴利20040.77元。判決王慶云賠償王貴利鑒定費、評估費1546元。后王貴利、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均提起上訴。經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發(fā)回重審。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2015大民初字第625號判決書,判決原告賠償王貴利122000元,判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賠償王貴利46912元。判決被告張微賠償王貴利113069元(包括鑒定費、評估費3608元)。判決王慶云賠償王貴利鑒定費、評估費1546元。后原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均提起上訴。經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被告王慶云駕駛的冀F×××××車輛車架號為LGGGFLVF27L018264。原告承保的冀F×××××車輛車架號為LGGGGMVF97L018264,王慶云駕駛車輛不是原告承保車輛。并作出2015廊民一終字第195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原告賠償王貴利122000元,判決張微賠償王貴利113069元(包括鑒定費、評估費3608元),判決王慶云賠償王貴利鑒定費、評估費1546元。原告已于2016年6月1日將案件款62071.02元,于6月6日將案件款59928.98元打入大城縣人民法院賬號。因被告王慶云駕駛的冀F×××××車輛不是原告承保的冀F×××××車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套牌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機動車一方責任,應當由套牌車輛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被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應當與套牌車輛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原告在交強險內履行保險賠償責任后。依法取得了追償權。據此,原告依法訴至貴院。請求依法判如所請。
被告王慶云口頭辯稱:1.原、被告雙方交強險保單是在平等自愿基礎上簽訂,被告作為投保人為冀F×××××貨車支付了保險費,原告為被告出具了交強險保單,雙方保險合同成立并生效保單不但有車輛號牌、大架號而且還有發(fā)動機號,保單上的發(fā)動機號與行駛證及車輛所有權證書所載明的發(fā)動機號是一致的,至于大架號變更是車管所所為,被告也不具備更改大架號的能力,即使有能力也不會自找麻煩故意刻印一個與原來不同的大架號,為自己留下保險隱患,原告所稱大架號不同,完全是車管所行為,與被告無關,更重要的一點,保險合同指向的車輛就是本車,發(fā)動機號是一樣的,大架號不一致并不必然增加投保車輛的危險系數(shù),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該車是套牌車輛,如果有請說明被套牌的車輛屬于誰,在哪里,保險公司有能力查詢同樣號牌的車輛在其他保險公司投有保險。如果沒有同樣證明車輛的唯一性,故該保險合同成立。2.本案案由為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根據機動車交強險條例第22條之規(guī)定結合本案,被告非無證或醉酒駕駛,所駕駛的冀F×××××號貨車非盜搶或故意制造該起交通事故且涉案事故為多方事故,原告在交強險限額內賠付的款項應向未投保交強險的車主進行賠償,從這一方面講,王慶云非本案適格被告,綜上請法院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駁回原告訴請。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且對于對方證據合法性、真實性沒有異議。雙方對于以下案件事實沒有爭議:2013年9月12日被告王慶云向原告華安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投保車輛戶主為王云洲,實際所有人為王慶云,車牌照號為冀F×××××,型號為東風EQ4180GE8牽引汽車,發(fā)動機號為50703040942,識別代碼為LGGGGMVF97L108264,保險賠償額度最高為122000元。該車系王慶云與合伙人王云洲于2012年7月10日從蠡縣南莊村郭景輝處購買,后王云洲退伙,交通事故發(fā)生時車輛實際所有人已經為王慶云。根據廊坊市中院(2015)廊民一終字1952號民事判決書第7頁記載該車于2011年9月28日重新打印過大架號,即系原車主郭景輝重新打刻,據廊坊中院取證,該車檔案顯示該車識別碼系原碼打刻,打刻后應與原來識別碼(大架號)相同為LGGGGMVF97L108264,而識別碼打刻后該車行車本上記錄的識別碼也是該碼。2013年10月14日王慶云貨車與王貴利駕駛的冀J×××××號輕型貨車以及張微駕駛的津L×××××號轎車相撞,造成三車損失,受害人王貴利受傷,交管部門認定張微主責,王慶云次責,王貴利無責,訴訟中保險公司發(fā)現(xiàn)王慶云車輛打刻的實際識別碼與上述登記不同,為LGGGFLVF27L018264;據此,廊坊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一終字1952號民事判決書認為王慶云投保車輛并非肇事車,因張微駕駛車輛未投保交強險,故判決本案王慶云投保的原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賠償王貴利122000元,且原告舉證已經履行完畢以上義務。雙方就肇事車輛是否為投保車輛以及被告王慶云訴訟主體是否適格存在爭議。
本院認為,原告華安保險公司與被告王慶云于2013年9月11日訂立的機動車交強險保險單,系賠償案外人王貴利的依據,該保險單上不但記載了被告王慶云投保車輛牌照號為冀F×××××,也記載大架號(車輛識別碼)為LGGGGMVF97L108264,與王慶云持有的肇事車行車本記載大架號一致,保單號還記載了該車發(fā)動機號為50703040942,該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雖然保險公司發(fā)現(xiàn)該車實際打刻后大架號為LGGGFLVF27L018264,但是車牌照、發(fā)動機號碼均為真實且具有唯一性,足以說明投保車輛具有唯一性,投保車輛即為肇事車輛,大架號打刻屬于交管部門權責,即便出現(xiàn)問題也不是車主所為,被告王慶云不存在過錯,不能因此否定交強險保險合同有效性,也不能推論該車屬于套牌,廊坊中院也未確定本車屬于套牌車輛,且未否定交強險合同效力,原告華安保險公司也不能舉證證明本車屬于套牌,其他部門也不能舉證證實“被套牌車輛”的存在,另外,原告華安保險公司在保險系統(tǒng)未查詢到該車相同的貨車存在同時投保情況,也從側面說明“被套牌車”不存在的事實,故原告華安保險公司交強險保單指向的保險標的車輛即為肇事車輛,原告華安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shù)?22000元符合法律和合同約定,原告華安保險公司以被告王慶云所有投保車輛屬于套牌車輛為由追償沒有事實依據;再則,此類案件追償糾紛一般依據《最高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多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其中部分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當事人請求先由已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保險公司就超出其應承擔的部分向未投保交強險的義務人或者侵權人行使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原告華安保險公司應該就自認為超出自身責任應承擔的部分向事故中未投保交強險一方即張微主張權利而不是向被告王慶云主張權利,所以原告訴求沒有法律依據。綜上,對于原告華安保險公司的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740元,減半收取1370元由原告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呂學軍
書記員: 苑喜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