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某某分行,住所地石某某市橋西區(qū)中山西路48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100700710425D。
主要負責人:王廣志,該分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龍飛、陳媛媛,河北來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某某市元氏縣。
被告:張嫚嫚,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某某市元氏縣。
原告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某某分行(以下簡稱華夏銀行石某某分行)與被告劉某某、張嫚嫚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華夏銀行石某某分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媛媛、趙龍飛(參加第二次庭審),被告劉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嫚嫚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華夏銀行石某某分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劉某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200萬元并按合同約定支付至結清之日止的利息(包含罰息、復利,截止2016年10月9日的利息為85155.81元);2、被告張嫚嫚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劉某某于2015年9月18日簽訂個人借款合同(編號:SJZ01P11020150058),約定原告向被告提供個人綜合消費類貸款200萬元,期限一年,自2015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18日,貸款用途為家庭房屋裝修,貸款年利率為5.29%,還款方式為按期付息,到期還本,每月20日為付息日,借款合同還就罰息、復利、違約情形及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約定。為保證上述債權得以實現,被告張嫚嫚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與原告簽訂《個人保證合同》。后原告依約履行了放款義務,被告未依約履行還本付息義務,保證人也未承擔保證責任。
被告劉某某庭前向本院提交書面答辯狀,稱2015年9月前,河北綠南瓜住宅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南瓜公司)因各種原因資金周轉困難,靠銀行貸款度日。因貸款到期無錢歸還,同時原告的業(yè)務經理也著急業(yè)績受到影響,雙方協商決定由綠南瓜公司找兩個自然人在原告處辦理個人消費貸款,所貸款項用于歸還綠南瓜公司在原告處的貸款。于是,綠南瓜公司找到被告要求幫忙倒貸,并承諾兩三天后便歸還此筆貸款,因被告法律意識淡薄,加之對公司的情感因素,帶上身份證在公司財務人員陪同下在銀行簽訂了一堆空白合同。原告故意向被告放貸,是想消除綠南瓜公司的壞賬風險,此筆貸款最終流向了原告,屬于典型的動機不純,涉嫌伙同客戶騙取銀行貸款。被告作為普通打工者,沒有任何固定資產和金融資產,不具備個人辦理消費貸款200萬元的資質。原告明知被告沒有償還能力,通過各種違規(guī)運作使得被告在只提供一張身份證的情況下“貸款”200萬元。被告在石某某并無房產,無任何房產需裝修。原告所訴貸款資金下來后,通過綠南瓜公司賬號轉到了原告賬戶,用于歸還綠南瓜公司的上筆借款,被告沒有使用該借款也未從中牟利,實際使用人為綠南瓜公司(實際控制人高洪英)。應根據實際情況判令借貸資金實際使用方綠南瓜公司償還原告借款本息并承擔本次訴訟費用,依法消除被告消費貸款信用違約記錄并恢復個人名譽。庭審中,被告劉某某辯稱,原告未提供其放款的流水記錄,原告未依約放款,且原告存有過錯,原告的業(yè)務經理明知被告的工作單位不是合同上顯示的河北深度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高洪英名下的公司,我是河北阿爾伯特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理,這筆貸款并非我用,是高洪英給綠南瓜公司還貸款所用;我當時沒有想到會貸款這么多,我本人也沒有還款;貸款資料中的收入證明、中信銀行賬戶流水、裝修合同都是假的,我沒有提供這些虛假資料,婚姻狀況聲明和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授權書上的簽字是我簽的。
原告華夏銀行石某某分行圍繞其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個人借款合同、借款憑證、個人結算業(yè)務申請憑證、提款及委托付款申請書、不良貸款/壞賬查詢單、個人保證合同等證據,經質證,被告劉某某對合同、借據和個人結算業(yè)務憑證上的簽字認可,但認為被告沒有提供放款賬戶的流水記錄,借據上銀行未加蓋公司,不產生效力;個人結算業(yè)務憑證上有受托人王艷偉簽字,我并沒有委托他,且一式多聯的內容不完全一致,業(yè)務審核及主管的蓋章為事后補蓋。
被告劉某某圍繞其抗辯意見,依法提交了其在原告處的銀行賬戶(賬號11×××17)明細單、其與原告業(yè)務經理的通話錄音、高洪英的短信記錄、河北阿爾伯特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的下單表和生產統(tǒng)計表等證據,經質證,原告認為,被告的賬戶流水顯示其進行了還款,被告與原告的通話錄音是在貸款逾期催收中被告取得的,原告事后知曉相關內容;被告與高洪英的短信記錄顯示被告是幫忙貸款,說明貸款是被告的真實意思表示。
本院依原告申請,調取了本案收款人綠南瓜公司在元氏縣農村信用聯社股份有限公司營業(yè)部的收款賬戶(賬戶15×××75)的明細查詢和賬務查詢,顯示2015年9月18日,華夏銀行的貸款發(fā)放過渡戶(賬號71×××19)發(fā)放貸款兩筆200萬元,經質證,原告無異議,被告劉某某認為該查詢單上顯示交易名稱為賬務處理,不能證明原告發(fā)放貸款的事實。
根據原、被告陳述及相關證據,本院對相關事實認定如下:
原告與被告劉某某簽訂個人借款合同,與被告張嫚嫚簽訂個人保證合同,借款合同約定本合同項下的貸款資金采取受托支付方式,收款人名稱為綠南瓜公司,開戶行為元氏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賬戶為(15×××75);借款人保證在每期還款日17時之前向其在原告銀行開立的賬戶(11×××17)中存入當期足額還本付息的款項,同時同意原告于當期還款日從該賬戶中劃轉還款本息;借款金額、利率、期限、還款方式等同原告所訴;借款人不按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償還到期應付的貸款本金,自逾期之日起,按合同約定的利率加收50%作為罰息利率,計收利息;對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借款人應在提款前向原告提交相關交易資料和憑證等書面材料供原告審核。個人保證合同約定被告張嫚嫚為上述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2015年9月18日,原告依約將貸款發(fā)放至約定的收款人賬號,被告劉某某在借款借據及個人結算業(yè)務申請憑證簽字確認。后被告未依約還款,至2016年10月9日,該借款欠付本金200萬元、利息74791.87元、罰息8754.38元、復利1609.56元。
高洪英系綠南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劉某某的還款賬戶顯示,自2015年9月至2015年6月先后有劉某某、王前、高洪英向該賬戶還款。被告劉某某與高洪英的短信記錄顯示,劉某某稱從銀行貸的錢轉到綠南瓜公司賬號后又轉到華夏銀行,幫助了高洪英,高洪英走時沒有寫工資欠條也沒有寫任何有關貸款的事情,高洪英稱不否認貸款用途,并盡力協調。
本院認為,被告劉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在借款合同中簽字,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其主張因法律意識淡薄及對公司的情感因素才簽字,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本案借款合同及保證合同應認定有效。被告劉某某因原告未提供放款賬戶的流水而否認原告的放款行為,但收款方已收到了該筆借款,且劉某某的還款賬戶顯示該筆借款有多次還款,對原告的放款行為,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劉某某稱原告明知其沒有還款能力及貸款資料不實仍然發(fā)放貸款,但提供借款資料的義務在于借款人,原告對放款條件的審核是其對貸款風險的把控,原告未嚴格審核借款人資料及還款能力即放貸,則加大了原告的貸款回收風險,其應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但并不因此免除借款人的還款義務。被告未依約使用貸款,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劉某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罰息、復利,并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被告劉某某與高洪英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可另行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某某分行借款本金200萬元及利息(包含罰息、復利,2016年10月9日前的利息為74791.87元、罰息為8754.38元、復利為1609.56元,自2016年10月10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個人借款合同約定利率計付);
被告張嫚嫚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其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借款人劉某某追償。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1741元(已減半收?。?,由被告劉某某、張嫚嫚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并于上訴期限屆滿之日起7日內預交上訴費(上訴費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收款單位:河北省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62×××47,開戶銀行:河北銀行華興支行)。逾期不交也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趙靜
書記員: 高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