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北京中路*號。
法定代表人:胡建明,系該中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霍喜蓮,
湖北孔優(yōu)旺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等特別代理事項。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麗,系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貸款科科長,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等特別代理事項。
被告:劉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當山經(jīng)濟旅游特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睿,
湖北玄岳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等。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萬清,系蔡某某、劉某某父親,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等。
被告:蔡某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當山經(jīng)濟旅游特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睿,
湖北玄岳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萬清,系蔡某某、劉某某父親,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
被告:
湖北武當太極湖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當山特區(qū)玉虛路鵬程苑一樓。
法定代表人:王書學,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原告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以下簡稱公積金中心)訴劉某某、蔡某某、
湖北武當太極湖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湖公司)公積金貸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3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公積金中心委托人霍喜蓮、吳麗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某某、蔡某某委托人陳睿、劉萬清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太極湖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公積金中心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劉某某、蔡某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02962.18元,利息4210.08元,合計107172.26元;2、判令被告太極湖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本案的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1年12月15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劉某某、蔡某某作為共同借款人向原告借款185000元用于購買位于武當山××村××商品房××套,借款期限為201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被告劉某某、蔡某某以其名下的位于武當山××村××商品房××套作為本合同項下借款的抵押擔保,被告太極湖公司對該貸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2017年4月17日被告劉某某、蔡某某向丹江口市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其與被告太極湖公司之間的《商品房預售合同》以及與原告之間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以及與原告之間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之后再償還貸款,2018年8月6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鄂民再228號終審判決。被告的行為違反《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借款合同》的約定,給原告造成重大損失,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劉某某、蔡某某答辯稱:1、本案的案由應當是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糾紛;2、答辯人與原告公積金的貸款擔保合同已經(jīng)解除,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已經(jīng)履行的應當恢復原狀,尚未履行的應當終止履行,結合本案答辯人與公積金中心的合同已經(jīng)解除,原告要求答辯人繼續(xù)履行合同缺乏法律依據(jù)和證據(jù),懇請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請。
被告太極湖公司經(jīng)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作答辯及提交證據(jù)。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個人住房公積金抵押借款合同》、申請書證明公積金中心于2011年12月15日與劉某某、蔡某某見建立貸款關系,貸款期限為11年,年利率為4.9%,貸款金額185000元。
證據(jù)二、(2017)鄂0381號民事判決書、(2018)鄂民再228號終審判決書,證明被告劉某某、蔡某某解除個人住房公積金抵押借款合同違反法律規(guī)定,湖北省高院的終審(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中涉及劉某某、蔡某某與公積金中心貸款合同糾紛法律關系的判項。
被告劉某某、蔡某某對原告公積金中心的證據(jù)一、二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2018)鄂民再228號終審判決書的合法性和證明目的有異議,省高院維持了丹江法院第一判項,今天爭議的合同已經(jīng)解除,并不是像原告所說雙方之間解除合同違法。
被告劉某某、蔡某某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十堰市中院的判決書(2017)鄂03民終2756號,證明維持了(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原告公積金中心對該證據(jù)的正式性沒有異議,但對于該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有異議,省高院做出終審判決依據(jù)的是《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公積金中心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沒有提出解除合同,將兩案合并審理違反法律規(guī)定。住房公積金上訴理由是已支付的不予返還,未支付的繼續(xù)支付,被告理解錯誤。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1年10月9日被告劉某某、蔡某某購買太極湖公司開發(fā)的、位于湖北省××經(jīng)濟特區(qū)××村××當印象山水××單元××號房屋,建筑面積129.27元,單價每平方米3610元,總金額為466665元整,2011年11月4日劉某某、蔡某某向太極湖公司支付首付款281665元。2011年12月15日劉某某、蔡某某與工行十堰城中支行(委托方)、公積金中心(受托方)簽訂了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協(xié)議書,由公積金中心委托工行十堰城中支行向借款人發(fā)放貸款金額為185000元,貸款期限為11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利息按照年利率4.9%計算。合同簽訂后,2011年12月16日工行十堰城中支行將該貸款185000元劃入太極湖公司賬戶,劉某某、蔡某某自2012年1月16日起逐月向工行十堰城中支行歸還貸款本息。截止到本院開庭之日,劉某某、蔡某某尚欠貸款本金102962.18元,利息4210.08元,合計107172.26元。
另查明:劉某某、蔡某某所購買的房屋因太極湖公司至今沒有動工建設導致無法交房,其向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7年9月2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作出(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判令1、解除劉某某、蔡某某與太極湖公司于2011年10月9日簽訂的《商品房預售合同》;解除劉某某、蔡某某與十堰市工商銀行城中支行、公積金中心于2011年12月15日簽訂的《個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及房屋抵押預登記手續(xù);2、太極湖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返還劉某某、蔡某某已支付的房屋首付款281665元,并支付違約金46666.5元及資金占有利息(利息以本金281665元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返還全部房款之日止按年利率6%予以計算);3、公積金中心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返還劉某某、蔡某某已支付的貸款本息(自2012年1月15日起到合同解除之日止以劉某某、蔡某某已實際支付數(shù)額為準);4、太極湖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支付公積金中心向劉某某、蔡某某已支付的貸款本息(自2012年1月15日起到合同解除之日止,以劉某某、蔡某某已實際支付數(shù)額為準)及劉某某、蔡某某應向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償還的貸款本息(貸款本金以185000元為準)。5、駁回劉某某、蔡某某其他訴訟請求。公積金中心不服提起上訴,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2月22日作出(2017)鄂03民終275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審判決。公積金中心不服提起再審申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8月6日作出(2018)鄂民再22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1、撤銷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鄂03民終2756號民事判決書和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第三、四、五項;2、維持湖北省丹江人民法院(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第一、二項;3、駁回劉某某、蔡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
湖北武當太極湖置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償還劉某某、蔡某某自2017年9月25日起就《個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項下剩余的貸款本金102962.18元、利息4210.08元,合計107172.26元;
二、駁回
十堰住房公積金中心對被告劉某某、蔡某某的訴訟請求及其他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2443元,減半收取1221.50元,由被告
湖北武當太極湖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財政廳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十堰分戶;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路支行;賬號:17×××01。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浙江路66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本判決規(guī)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本院認為: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鄂民再228號民事判決書維持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第一、二項,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了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判令解除劉某某、蔡某某與工商銀行城中支行、公積金中心于2011年12月15日簽訂的《個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及房屋抵押預登記手續(xù)。公積金中心向本院起訴的事實與理由部分表述,2018年8月6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鄂民再228號終審判決,劉某某、蔡某某的行為違反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的約定給原告造成了重大損失,從而要求劉某某、蔡某某承擔償還貸款本息,要求太極湖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公積金中心與劉某某、蔡某某已經(jīng)解除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是本案公積金中心要求劉某某、蔡某某、太極湖公司承擔償還貸款本、息責任的基礎法律關系。因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鄂民再228號民事判決書撤銷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鄂03民終2756號民事判決書和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7)鄂0381民初876號民事判決書第三、四、五項,即劉某某、蔡某某、公積金中心、太極湖公司在公積金貸款抵押借款合同解除后如何承擔貸款本息的償還責任的判項被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予以撤銷。公積金中心基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向本院提起訴訟,本案的案由應當定性為按揭貸款合同糾紛,而非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糾紛。從公積金中心的職能看,其主要職能是公積金的使用、管理,其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的事業(yè)單位,劉某某、蔡某某在提取公積金時,公積金中心依據(jù)劉某某、蔡某某的申請進行審核后貸款,是否提取使用的決定權在劉某某、蔡某某,公積金中心并無決定權、使用權。從公積金的性質說,公積金本質是劉某某、蔡某某的個人財產(chǎn),住房公積金與個人財產(chǎn)的區(qū)別在于,住房公積金歸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統(tǒng)一管理和支配,個人無法占有使用,只有具備規(guī)定的條件才能提起。因太極湖公司至今尚未動工建設導致劉某某、蔡某某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個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及房屋抵押預登記手續(xù),劉某某、蔡某某請求解除《個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及房屋抵押預登記手續(xù),已有生效法律文書予以支持?!秱€人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抵押借款合同》解除后,產(chǎn)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劉某某、蔡某某應當返還公積金中心委托工商銀行城中支行已發(fā)放的全部貸款,公積金中心應當返還劉某某、蔡某某等已償還的部分貸款及利息。由于本案公積金中心在發(fā)放貸款過程中不存在過錯且沒有提出解除雙方的合同,按揭貸款合同解除的直接原因在于劉某某、蔡某某,劉某某、蔡某某還應當向公積金中心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部分最終可計入預售合同項下因太極湖公司違約而致劉某某、蔡某某等損失的組成部分。不過,公積金中心的損失應以實際損失為限,故公積金中心主張尚欠貸款本金102962.18元,利息4210.08元,合計107172.26元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劉某某、蔡某某辯稱本案案由應當為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糾紛,原告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缺乏法律依據(jù)和證據(jù),被告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求,本院不予支持。
劉某某、蔡某某與太極湖公司之間的商品房預售合同因太極湖公司違約而解除時,太極湖公司本應將收取的全部房款,包括首付款和通過按揭貸款支付的房款應全部返還劉某某、蔡某某,并向其承擔賠償責任。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商品房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解除后,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賣人應當將收受的購房款和購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別返還擔保權人和買受人。本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訴累,節(jié)約訴訟成本,直接判決由太極湖公司償還本案劉某某、蔡某某因按揭貸款合同解除而尚未償還的貸款本、息。
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審判員 陳丹萍
書記員: 呂爰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