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
涂娟娟(遼寧謹思律師事務所)
李程宇(黑龍江竇智律師事務所)
北大荒青某亞麻紡織有限公司
唐德明(黑龍江千葉律師事務所)
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
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法定代表人李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涂娟娟,遼寧謹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程宇,黑龍江竇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北大荒青某亞麻紡織有限公司。
住所地黑龍江省青岡縣。
法定代表人陳衛(wèi)東,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唐德明,黑龍江千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鑫亞公司)與被告北大荒青某亞麻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某公司)與公司有關的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6年7月11日、7月13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鑫亞公司委托代理人涂娟娟、李程宇,被告青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唐德明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鑫亞公司訴稱,被告青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9日,后數(shù)次增資,在被告增資過程中,原告分別于2011年8月及2011年12月認繳被告出資500萬元及486.4萬元,均登記于被告工商檔案予以公示,原告自2011年8月起一直作為被告公司股東參加歷次股東會議。
2012年1月13日和2013年8月12日,被告在未通知原告參加的情況下,形成了兩份股東會決議,將原告已認繳的500萬元股權轉由案外人王熙剛承擔;王熙剛申請放棄轉讓權,收回鑫亞公司受讓權(認購權);停止鑫亞公司享有的虛擬股東權等。
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就原、被告間另一訴訟案件作出的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2015)黑高商終字第75號民事裁定對該兩份決議未予采納,確認了原告已履行500萬元出資及放棄486.4萬元出資事實,原告具有被告公司股東資格。
2015年7月15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出《關于召開股東會的函》,通知8月3日召開股東會議,議題包括復議2013年8月12日對原告認股資格停權的決議,后未召開。
2016年1月25日,被告再次向原告發(fā)出《關于召開股東會的通知》,告知原告定于2016年2月17日召開股東會議,議題包括復議2013年8月12日對原告認股資格停權的決議及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告回函被告,認為議題一違法并要求刪除,同時要求另行協(xié)商召開日期,否則原告將依法尋求救濟,被告未予理會,如期召開股東會議并形成決議,內(nèi)容包括維持2013年8月12日關于對原告停權處理的決議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陳衛(wèi)東變更為王熙剛。
原告認為,原告自2011年8月6日認繳被告500萬元出資之日起,即成為被告股東,并取得500萬元對應的股權,且該500萬元出資義務已履行完畢,這已為法院生效裁定所確認,但被告置客觀事實與生效裁判于不顧,侵犯原告股東身份及財產(chǎn)權益,將已歸屬于原告的股權轉由他人承擔并作出違背公司法規(guī)定的停權決議,三份決議內(nèi)容均侵害了原告權益,且違反公司法規(guī)定,請求法院依法確認被告公司于2012年1月13日、2013年8月12日及2016年2月17日所形成的三份股東會決議無效。
被告青某公司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既無事實依據(jù),也無法律依據(jù),應當予以駁回,其理由如下:一、原告不具備提起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主體資格。
依據(jù)公司法的規(guī)定,提出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主體僅限于公司股東,原告申請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前提必須是我公司的股東,然后才具有提起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訴訟的主體資格。
而本案的原告雖然開始有認股資格,但由于其法定期間沒有出資而被除權,在股東名冊中沒有記載,也沒有出資證明,且原告也沒有證據(jù)證明自己對我公司出資,其不是我公司的股東,無權提出確認股東會決議效力的訴訟。
二、原告沒有按規(guī)定出資,不是我公司的股東。
l、原告與我公司收購200萬股權的約定因違反法律而無效。
2、原告只是認繳出資500萬元的資格,因其在法定時間內(nèi)沒有出資,其認繳資格已被終止。
2011年l2月26日,經(jīng)我公司股東會決議增資,股東會決議同意增資的部分再給原告486.4萬元認購權,并先以原告名義驗資,再由原告用486.4萬元現(xiàn)金償還王熙剛。
但原告又遲遲不予歸還,后又放棄該項486.4萬股的股權。
2013年8月12日經(jīng)股東會決議,停止原告此前享有的虛擬股東權,對原告進行除權處理。
原告沒有出資500萬元是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
三、我公司2013年8月12日和2016年2月27日股東會決議對原告的認股權的停權決定,是合法有效的。
本案原告的行為完全符合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關于決議解除股東資格的規(guī)定,原告雖然”認繳出資”500萬元,但在法律規(guī)定的”兩年內(nèi)”強制期限內(nèi)并沒有繳足出資,經(jīng)我公司多次催告仍不履行,所以經(jīng)我公司股東會決議其認股權被終止。
公司法關于認繳出資的時間期限是一種強制性規(guī)定,超過期限未繳足出資,則其認股權(認繳出資權)就自動失效,即使我公司股東會不做出停權決議,原告的認股權也不具有效力。
四、原告在認股權被終止前并不具有完全的股東身份,雖然參加過股東會,不等于其享有完全的股東權利。
根據(jù)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公司章程中記載某人認繳出資,就可以在公司注冊登記機關登記公示(即所稱的工商登記)。
但如果認股人并沒有實際繳納出資,那么它的股東資格僅限于取得認股權,即虛擬股東。
在此期間認股人并不能享有完全的股東權利。
原告雖然參加過股東會議,但這只是虛擬股東,不能由此推定其具有股東身份。
五、我公司的三次股東會不違反法律效力性規(guī)定。
本案涉案的三次股東會決議的內(nèi)容,是在原告不履行認繳出資款的情況下依法做出的,其內(nèi)容合法。
如果原告認為其未參加股東會程序違法,依據(jù)公司法第22條第2款的規(guī)定,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六、原告是否參加股東會議,并不影響涉案的三個股東會決議的效力。
原告對涉及其未出資問題的停權決議沒有表決權,即使參加會議反對,也不影響股東會決議的通過。
七、原告認為(2015)黑高商終字第75號裁定確認其股東資格是錯誤的,其認繳出資資格已經(jīng)股東會決議永久終止。
1、(2015)黑高商終字第75號裁定只是撤銷了(2014)綏中法民三商初字第13號判決和駁回我公司的起訴,并沒有作出其他實體性裁定。
2、該裁定書認為:”在一方股東未足額繳納出資的情況下是否仍保留其股東資格,其實質仍屬于公司內(nèi)部事務,亦應通過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既股東會予以解決,……”。
即使原告有股東資格,那么其股東資格亦屬于公司內(nèi)部事務,是否保留亦由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股東會決定。
3、該裁定作出后,我公司于2016年2月27日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重新召開股東會,重新審議2013年8月12日對原告停權的決議,通過了維持2013年8月l2日的決議,決議”從2013年8月12日起永久終止鑫亞公司對本公司的認繳出資資格。
”原告從主體上與我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本次股東會決議具有法律效力。
原告的認繳出資資格已被永久終止。
八、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當予以駁回。
本案系公司股東會議決議效力糾紛,提起訴訟的主體須是公司股東,而對原告認繳出資資格經(jīng)股東會決議永久終止。
此前提下,原告不具備本案確認股東會決議效力訴訟請求的原告條件,而股東資格問題又不是本案審理的范圍,故對其訟請求應當予以駁回。
本院認為,本案原告主張其是被告青某公司股東,青某公司股東會分別于2012年1月13日、2013年8月12日及2016年2月17日形成的三份股東會決議侵犯了原告的股東身份及財產(chǎn)權益,違反了公司法的規(guī)定,請求確認三份決議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 ?規(guī)定: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nèi)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無效。
即只有股東會決議內(nèi)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才能確認股東會決議為無效。
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黑高商終字第75號民事裁定認定鑫亞公司具有青某公司的股東資格。
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八條 ?(已修正為第十七條)第一款 ?的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jīng)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nèi)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意即在一方股東未足額繳納出資的情況下是否仍保留其股東資格,其實質仍屬于公司內(nèi)部事務,亦應通過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即股東會予以解決。
故青某公司股東會分別于2012年1月13日、2013年8月12日及2016年2月17日形成的三份股東會決議屬于行使職權,并不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不符合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法定條件,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3,400元,由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原告主張其是被告青某公司股東,青某公司股東會分別于2012年1月13日、2013年8月12日及2016年2月17日形成的三份股東會決議侵犯了原告的股東身份及財產(chǎn)權益,違反了公司法的規(guī)定,請求確認三份決議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 ?規(guī)定: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nèi)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無效。
即只有股東會決議內(nèi)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才能確認股東會決議為無效。
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黑高商終字第75號民事裁定認定鑫亞公司具有青某公司的股東資格。
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八條 ?(已修正為第十七條)第一款 ?的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jīng)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nèi)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意即在一方股東未足額繳納出資的情況下是否仍保留其股東資格,其實質仍屬于公司內(nèi)部事務,亦應通過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即股東會予以解決。
故青某公司股東會分別于2012年1月13日、2013年8月12日及2016年2月17日形成的三份股東會決議屬于行使職權,并不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不符合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法定條件,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3,400元,由原告北大荒鑫亞經(jīng)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審判長:馮小凌
書記員:于欣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