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賀云,湖北雙燕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荊門市象山大道125號新世界中心C座15層、16層。
負責人:顧濤,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周巧珍,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王冰,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劉某因與被上訴人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東寶民一初字第000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5月2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6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劉某及委托代理人賀云,被上訴人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周巧珍、王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北大方正保險公司訴稱,該公司與劉某勞動爭議一案,前經荊門市東寶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荊東勞人裁(2014)第27號裁決書,公司對上述裁決書所裁決事項不服,為此訴至一審法院,請求判令:1、確認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無需向劉某支付經濟補償;2、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無需向劉某支付加班費36413.79元;3、由劉某承擔案件訴訟費用。主要理由為:1、公司與劉某之間的勞動合同期間為2011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劉某2014年11月13日起未按約履行勞動合同,2014年11月24日提起勞動仲裁,劉某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且仲裁后劉某離職手續(xù)已辦理完畢,公司已向劉某支付經濟濟補償28752元,故無需再次支付;2、根據(jù)雙方勞動合同的約定,劉某為公司高管人員,經人社部門批準對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劉某即便存在加班公司也不應再支付加班工資;況且公司實行加班申報制度,劉某既未向公司提出加班申請,也未提供確實證據(jù)證明存在加班事實,故不應支持劉某加班工資仲裁請求。
被告劉某辯稱,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已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但還應支付加班費,理由如下:1、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的不定時工作制未在湖北省勞動部門備案;2、雖然雙方勞動合同中約定適用不定時工作制,但劉某并非高級管理人員或外勤人員,不應適用不定時工作制;3、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以通知形式通知劉某節(jié)假日加班,每周六加班,應支付加班費36413.79元。
一審法院查明,劉某與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在2011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劉某每月工資8000元,合同到期后,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不再與劉某續(xù)簽勞動合同。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的名稱系于2012年由海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而來。
另查明,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第3.3條約定,雇員(指劉某)同意執(zhí)行不定時工作制。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員工手冊第十九條明確約定,“因業(yè)務需要確需加班,應事先征得部門負責人及分管總的同意,通過E-HR系統(tǒng)提交加班申請”、“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員工,如:駕駛員及職級為2a(含)以上等員工,僅可在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享受加班費?!?011年12月1日,劉某在員工手冊遵守聲明中簽名,該聲明內容為:“本人已認真閱讀了海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員工手冊并聽取了公司對該員工手冊的講解。本人同意其全部規(guī)定并承諾將嚴格遵守該員工手冊的全部規(guī)定,否則愿承擔全部責任?!?012年7月17日、2013年9月18日、2014年8月18日,上海市浦東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別向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下發(fā)了浦人社工時審(2012)第2284號、浦人社工時審(2013)第3207號、浦人社工時審(2014)第2823號“準予企業(yè)實行其他工作時間制度決定書”,同意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銷售及客服人員、業(yè)務培訓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值班駕駛員崗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劉某于2013年7月之前在北大方正保險公司湖北分公司工作,之后調至荊門中心支公司工作,職務為運營支持主任,工資待遇不變。劉某在2013年10月1日、2014年1月1日、1月31日因安排加班。勞動仲裁裁決作出后,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已支付劉某經濟補償金28752元。
一審法院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一、雙方當事人勞動合同約定的不定時工作制是否有效,劉某的工作是否適用不定時工作制;二、北大方正保險公司應否支付劉某加班費。
一審法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其勞動合同已明確約定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且該不定時工作制經過上海市浦東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審批,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員工不需支付法定節(jié)假日以外時間的加班費。
關于雙方當事人之間是否應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及該不定時工作制未經備案是否生效的問題。本案雙方當事人簽訂了勞動合同應視為雙方對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的有關事項已經達成合意,劉某明知合同中約定了不定時工作制且在已經簽字并在合同履行完結的情況下提出異議,且未提交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為名侵犯其合法權益,故雙方之間約定的不定時工作制應為有效?!逗笔∑髽I(yè)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審批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外省企業(yè)在我省設立的分支機構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已經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的,應將批準文書、具體實施辦法、涉及的工作崗位和人員報當?shù)厝肆Y源和社會保險保障行政部門備案。但備案和審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備案在本質上應是一種服務性的管理模式,是具備法律效力后的一種行政管理服務,不具有強制性。審批是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強制性權利的應用,屬于普通禁止性規(guī)定。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對劉某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該制度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即生效,北大方正保險公司沒有備案并不影響該不定時工作制的生效。
關于北大方正保險公司應否支付劉某加班費的問題。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7條規(guī)定,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準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一至三款系對不同工作時間制度加班費的計算所作規(guī)定,該條第四款規(guī)定為例外條款,即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zhí)行上述規(guī)定?!渡虾J衅髽I(yè)工資支付辦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節(jié)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工資。由此可以認定,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作為在上海成立的企業(yè),應當支付作為員工的劉某法定節(jié)假日的加班費,且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的員工手冊中明確載明,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員工可在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享受加班費。劉某主張其8天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其中2013年10月1日、2014年1月1日、1月31日為法定節(jié)假日,其他5天系調休,非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故一審對該3天法定節(jié)假日的加班費予以支持,即3310.34元(8000元/21.75天×3天×300%)。因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故北大方正保險公司不需支付劉某法定節(jié)假日之外時間的加班費。
綜上,一審法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參照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7條、《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三條、《上海市企業(yè)工資支付辦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于該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支付劉某加班費3310.34元;二、駁回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認為,關于劉某是否適用不定時工作制的問題,雙方爭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一,劉某簽訂合同時間為2011年12月1日,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最早在2012年7月17日,從時間上看,劉某是否屬于該不定時工作制的適用對象;其二,北大方正保險公司所獲不定時工作制許可系由上海市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從效力范圍上看,該行政許可是否對該公司在湖北分支機構工作的劉某產生效力;其三,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人員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銷售及客服人員、業(yè)務培訓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值班駕駛員崗位,從人員范圍上看,劉某所處職位是否屬于許可適用不定時工作制的人員范圍。對于第一個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企業(yè)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可見,企業(yè)在獲得勞動行政部門批準許可后,即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本案劉某與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前身海爾人壽保險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雖在2011年12月,但劉某主張加班費的加班期間指向的是2013年-2014年間,此期間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已獲得上海勞動行政部門實行不定時工作制許可,故從時間維度上看,劉某簽訂勞動合同時間對其適用不定時工作制并不構成妨礙。對于第二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設定的行政許可,其適用范圍沒有地域限制的,申請人取得的行政許可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可見,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取得有關行政許可的條件、標準應當是全國統(tǒng)一的,只要申請人取得的行政許可的適用范圍依法沒有地域限制,被許可人在一個地方取得了行政許可,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從事被許可的活動。從設定不定時工作制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在設定不定時工作制行政許可時并未作出適用地域范圍限制;從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獲得的許可批文內容來看,該許可也未對適用的地域范圍作出限制;從湖北省不定時工作制審批規(guī)定來看,對已獲外省勞動行政部門許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外省企業(yè),其在鄂分支機構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湖北省勞動行政部門不要求再行進行許可申報,僅要求進行備案登記,也體現(xiàn)出該許可應無地域限制。故從效力維度上看,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在上海獲得的不定時工作制許可,對劉某適用不定時工作制并不構成妨礙。對于第三個問題,首先,劉某與北大方正保險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明確約定,劉某“同意執(zhí)行不定時工作制,因此不享受加班費”,可見,劉某對其在勞動合同期間實行不定工作制及不享受加班工資的事項,知情且同意;其次,由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制定并經劉某簽字聲明遵守的員工手冊亦明確規(guī)定,“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員工,如:駕駛員及職級為2a(含)以上等員工,僅可在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享受加班費”,可見,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內部規(guī)章已對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人員進行了列舉,劉某自認其職級在2A之上,符合該員工手冊所列舉的不定時工作制人員范圍;第三,劉某二審提供的職位說明確認書亦明確描述了劉某的崗位職責為“全面負責分公司及所轄營銷服務部的部門工作指導、員工管理,合理配置人力及營運資源”等,可見,劉某工作職位、崗位應屬該湖北分公司管理層人員,亦符合勞動行政部門批準許可北大方正保險公司適用不定時工作制的人員范圍。故從人員范圍維度看,劉某所處職位屬于許可適用不定時工作制的人員范圍。同時,在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實行加班審批制度的情況下,劉某亦未能提供充足證據(jù)證明其上訴主張加班期間確實存在加班事實,此亦為原審未支持其加班費的理由之一。綜上,一審認為劉某屬于北大方正保險公司內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人員,且其無充分證據(jù)證明所主張期間內確存加班事實,故未全額支持其加班工資,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至于劉某在二審庭審辯論期間要求對其在仲裁階段主張的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未休年休補償金進行處理的問題,因劉某上述兩項仲裁請求,仲裁裁決均未予以支持,劉某亦未就該兩項請求向法院起訴,且在一審法院審理期間劉某也未就該兩項仲裁請求要求進行處理,應視為劉某同意仲裁裁決。同時,法律明確規(guī)定二審法院應圍繞上訴人上訴請求進行審理,而劉某在法定上訴期間未對該兩項主張?zhí)岢錾显V請求,故綜合上述考慮,本院對劉某該項要求不予審理。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劉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肖 芄 代理審判員 唐倩倩 代理審判員 李 瑞
書記員:胡飛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