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鴻成盛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孫燕青(北京京華律師事務所)
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
王曉愛
郭建恒(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
原告(反訴被告)北京鴻成盛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豐臺區(qū)豐北路49號3層310室。
法定代表人嵇光,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孫燕青,北京市京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橋東區(qū)魚兒山五郎廟溝。
法定代表人徐坤福,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曉愛,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郭建恒,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北京鴻成盛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成公司)與被告(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鴻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孫燕青、被告(反訴原告)魯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曉愛、郭建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鴻成公司與魯某公司于2010年9月15日、2011年5月28日、2011年4月16日分別簽訂三份合同,合同明確約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明確約定了合同價款分別為2300000元、550000元、900000元。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對三份合同的證明內容應予認定。對于欠付工程款的數(shù)額,鴻成公司提交了魯某公司的徐慶祥簽字的工程結算單,證明欠付款為1350000元。雖然魯某公司辯稱徐慶祥注明“等嵇總來現(xiàn)場核對工程量及設備后給予結算”的內容是為了表明雙方未發(fā)生結算,僅是鴻成公司單方面要求核對的事項。但魯某公司在列明合同項目及分別款項的結算單上簽字,首先表明了其對所列合同項目的認可。至于所注明的內容,“核對工程量及設備”屬于驗收的意思范疇,即所注明內容僅能表明工程尚未經過全部驗收。但組織工程驗收屬于發(fā)包方即魯某公司的權利和義務,其未提供條件由雙方完成驗收或由第三方完成驗收,又拒不向鴻成公司結算工程款致使其訴至法院,魯某公司屬于其對驗收權利的濫用和義務的不履行。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應當以該結算單確認的未付款數(shù)額為準。對于魯某公司提出工程存在質量問題且部分工程未完工的反訴和抗辯,其在訴訟過程中雖然申請進行司法鑒定,但因其未按期繳納鑒定費用致使鑒定機構終結鑒定程序并退卷,而其對此不能給出正當理由,故應按魯某公司撤回鑒定申請予以處理,其對相應的案件事實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對魯某公司要求鴻成公司賠償因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并扣付工程款的請求不予支持。庭審中鴻成公司自認鍋爐設備的除塵裝置未安裝,同意扣除6000元,而魯某公司主張的除塵損失為5300元,基本相符,以鴻成公司自認的6000元從工程款中予以扣除。魯某公司未按約定給付全部工程款,屬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對于鴻成公司主張違約金按日3‰計算,明顯過高,且其未提供其遭受損失的具體證據(jù),本院酌情按年6%的標準予以支持。對于給付違約金的起始時間,以鴻成公司起訴立案之日起計算為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原告北京鴻成盛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工程款1344000元,并給付違約金155536元(按年6%計算,自2013年12月12日至2015年11月16日共計704天,違約金為1344000×6%×704÷365=155536元,自本判決書落款之日始至指定的履行期內的實際給付日止,被告仍應以此標準給付原告違約金)。
二、駁回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16950元,反訴案件受理費6281元,由被告(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鴻成公司與魯某公司于2010年9月15日、2011年5月28日、2011年4月16日分別簽訂三份合同,合同明確約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明確約定了合同價款分別為2300000元、550000元、900000元。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對三份合同的證明內容應予認定。對于欠付工程款的數(shù)額,鴻成公司提交了魯某公司的徐慶祥簽字的工程結算單,證明欠付款為1350000元。雖然魯某公司辯稱徐慶祥注明“等嵇總來現(xiàn)場核對工程量及設備后給予結算”的內容是為了表明雙方未發(fā)生結算,僅是鴻成公司單方面要求核對的事項。但魯某公司在列明合同項目及分別款項的結算單上簽字,首先表明了其對所列合同項目的認可。至于所注明的內容,“核對工程量及設備”屬于驗收的意思范疇,即所注明內容僅能表明工程尚未經過全部驗收。但組織工程驗收屬于發(fā)包方即魯某公司的權利和義務,其未提供條件由雙方完成驗收或由第三方完成驗收,又拒不向鴻成公司結算工程款致使其訴至法院,魯某公司屬于其對驗收權利的濫用和義務的不履行。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應當以該結算單確認的未付款數(shù)額為準。對于魯某公司提出工程存在質量問題且部分工程未完工的反訴和抗辯,其在訴訟過程中雖然申請進行司法鑒定,但因其未按期繳納鑒定費用致使鑒定機構終結鑒定程序并退卷,而其對此不能給出正當理由,故應按魯某公司撤回鑒定申請予以處理,其對相應的案件事實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對魯某公司要求鴻成公司賠償因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并扣付工程款的請求不予支持。庭審中鴻成公司自認鍋爐設備的除塵裝置未安裝,同意扣除6000元,而魯某公司主張的除塵損失為5300元,基本相符,以鴻成公司自認的6000元從工程款中予以扣除。魯某公司未按約定給付全部工程款,屬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對于鴻成公司主張違約金按日3‰計算,明顯過高,且其未提供其遭受損失的具體證據(jù),本院酌情按年6%的標準予以支持。對于給付違約金的起始時間,以鴻成公司起訴立案之日起計算為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原告北京鴻成盛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工程款1344000元,并給付違約金155536元(按年6%計算,自2013年12月12日至2015年11月16日共計704天,違約金為1344000×6%×704÷365=155536元,自本判決書落款之日始至指定的履行期內的實際給付日止,被告仍應以此標準給付原告違約金)。
二、駁回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16950元,反訴案件受理費6281元,由被告(反訴原告)張家口市魯某生態(tài)休閑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王凱隆
審判員:張霞
審判員:張潔
書記員:喬瑞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