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北京海某某都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住所。
法定代表人:邵某,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麗君,北京伯彥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曉東。
被告:上海延華飼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吳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峰,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一超。
上列當事人間其他合同糾紛一案。北京市密云區(qū)人民法院受理后(案號為(2017)京0118民初8499號),于2017年10月19日作出(2017)京0118民初8499號之一民事裁定書,將該案移送至本院管轄。本院于2018年1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麗君,趙曉東。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峰,李一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是: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解約而導致原告損失6,018,200元。判令被告因停止供應飼料而導致原告購買飼料運輸成本增加的損失5,790,900元。判令被告支付設備折舊費227,300元。判令被告依法拆除位于原告住所地的生產車間及生產設備,并恢復至未修建之前的狀態(tài)。事實與理由:2014年,原、被告雙方簽訂《華夏畜牧北京密云牧場飲料配套項目框架合作協(xié)議》一份(以下簡稱:“合作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原、被告合作建設飼料配套項目。雙方主要合作方式為:原告提供場地、水電、施工使用房間,建設與項目相關配套設施以及生產經營提供必要的協(xié)助。被告負責投資建設生產車間和生產設備,同時約定項目建設完成投入生產后,被告向原告提供五年期供應量不少于15萬噸的飼料協(xié)議。協(xié)議簽訂后,原、被告雙方又簽訂了2016年度《蒸汽壓片玉米/玉米粉購銷合同》一份(以下簡稱:“購銷合同”),該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供應飼料,雙方對相關的質量要求、驗收方式等進行了約定,2016年初配套項目投入使用,至2017年1月7日前,被告共向原告供應飼料8743.44692噸。2016年12月30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關于解除合同及停止供貨函》(以下簡稱:“解約函”)。在函中載明,被告在2018年8月17日、12月6日、12月9日向原告發(fā)出催款函,原告始終未將拖欠的飼料款及時進行結算并支付,因此要求解除配套項目合作協(xié)議及相關的購銷合同。但事實上,雙方對催款金額存在異議。且原告一直在積極支付飼料款。在2016年12月6日發(fā)送催款函后,原告積極與被告協(xié)商,而且原告按協(xié)商計劃支付了相應的飼料款,同時被告在2016年12月9日并未向原告發(fā)送催款函,與解約函說的事實不符。因此被告要求解除配套合作協(xié)議并且停止供貨理由不成立。至2016年12月16日,雙方確認至2016年11月30日,共產生的飼料款為5,424,125.60元。2016年12月25日,被告向法院提起相應訴訟要求解除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并支付拖欠的貨款。在被告起訴期間,原告于2016年12月28日已支付貨款1,731,438.25元,并于2017年1月4日、1月11日向被告支付了原訴訟爭議的全部飼料款,后被告向北京市密云區(qū)人民法院針對貨款的訴訟撤回了起訴。后被告繼續(xù)供貨至2017年1月6日,但自2017年1月7日起,被告又單方面無故停止向原告供貨,導致原告另行采購相應飼料。為此雙方交涉無果,原告遂向本院提起訴訟。
被告辯稱:本案系爭的主要問題,原、被告雙方誰違約在先導致合同解除,對于所欠貨款是原告在收取被告催款函及向北京市密云區(qū)法院提起訴訟后還款,但不能改變合作協(xié)議已被解除的事實。同時原告主張的損失,缺乏相應的事實依據。
經審理查明,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解約而導致原告損失6,018,200元。判令被告因停止供應飼料而導致原告購買飼料運輸成本增加的損失5,790,900元。判令被告支付設備折舊費227,300元。判令被告依法拆除位于為原告住所地生產車間及生產設備,并恢復至未修建之前的狀態(tài)。事實與理由:2014年,原、被告雙方簽訂《華夏畜牧北京密云牧場飲料配套項目框架合作協(xié)議》一份(以下簡稱:“合作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原、被告合作建設飼料配套項目。雙方主要合作方式為:原告提供場地、水電、施工使用房間,建設與項目相關配套設施以及生產經營提供必要的協(xié)助。被告負責投資建設生產車間和生產設備,同時約定項目建設完成投入生產后,被告向原告提供五年期供應量不少于15萬噸的飼料協(xié)議。協(xié)議簽訂后,原、被告雙方又簽訂了2016年度《蒸汽壓片玉米/玉米粉購銷合同》一份(以下簡稱:“購銷合同”),該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供應飼料,雙方對相關的質量要求、驗收方式等進行了約定,2016年初配套項目投入使用,至2017年1月7日前,被告共向原告供應飼料8743.44692噸。2016年12月30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關于解除合同及停止供貨函》(以下簡稱:“解約函”)。在函中載明,被告在2018年8月17日、12月6日、12月9日向原告發(fā)出催款函,原告始終未將拖欠的飼料款及時進行結算并支付,因此要求解除配套項目合作協(xié)議及相關的購銷合同。但事實上,雙方對催款金額存在異議。且原告一直在積極支付飼料款。在2016年12月6日發(fā)送催款函后,原告積極與被告協(xié)商,而且原告按協(xié)商計劃支付了相應的飼料款,同時被告在2016年12月9日并未向原告發(fā)送催款函,與解約函說的事實不符。因此被告要求解除配套合作協(xié)議并且停止供貨理由不成立。至2016年12月16日,雙方確認至2016年11月30日,共產生的飼料款為5,424,125.60元。2016年12月25日,被告向法院提起相應訴訟要求解除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并支付拖欠的貨款。在被告起訴期間,原告于2016年12月28日已支付貨款1,731,438.25元,并于2017年1月4日、1月11日向被告支付了原訴訟爭議的全部飼料款,后被告向北京市密云區(qū)人民法院針對貨款的訴訟撤回了起訴。后被告繼續(xù)供貨至2017年1月6日,但自2017年1月7日起,被告又單方面無故停止向原告供貨,導致原告另行采購相應飼料。為此雙方交涉無果,遂涉訴。
另查明,關于上海延華飼料有限公司訴北京海某某都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受理后,案號為(2017)滬0114民初1324號,本院依法于2018年12月29日做出民事判決書,上海延華飼料有限公司依法提起上訴,經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本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8月7日發(fā)回重審,該案重審案件號(2019)滬0114民初16743號。目前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
上述事實,有合作協(xié)議、購銷合同、催款函、郵件、對賬單、民事起訴書,解除合同及停止供貨函、日生產表及銀行回單、民事撤訴裁定書,合同補充說明、車間照片、飼料配方及運輸成本計算表,以及雙方當事人陳述等證據為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以及購銷合同,均合法有效。但是對合作協(xié)議解除與否及相關責任認定需要依據(2019)滬0114民初16743號處理結果,現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故原告提起本次訴訟相應的事實依據尚不確定,故本院對原告的訴請在本案中,難以采信。原告可在(2019)滬0114民初16743號案件處理后另行主張相關權利。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北京海某某都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所有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53,927元,減半收取26,963.5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惠明
書記員:葉劍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