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北京數(shù)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西直門北大街32號楓藍國際中心A座18層1805室。
法定代表人:吳強華。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燴、黃瑋,系該公司員工。
被告:黃某北某城市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黃某市黃某港區(qū)磁湖巷1-5、6號。
法定代表人:柳勇。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秋林,湖北謙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北京數(shù)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黃某北某城市運營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被告提出異議,認為原、被告因履行雙方簽訂的《黃某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與信息化建設項目合同書》而產生爭議,而在該合同第十條中,已經明確約定:“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無法達成一致,提請仲裁部門調解”。由此可見,雙方對糾紛的解決機關已經達成了仲裁協(xié)議。而且,黃某市有且只有唯一一個的仲裁機構“黃某市仲裁委員會”。合同雙方對合同爭議,應當根據(jù)約定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原告未申請仲裁而徑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違反了雙方的約定也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故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本院經審查認為,原、被告雙方已經在其合同中達成了書面仲裁協(xié)議。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未申明有仲裁協(xié)議。法院受理后,被告在法院首次開庭前提出異議并提交了該仲裁協(xié)議。據(jù)此,本院已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現(xiàn)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北京數(shù)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22249元退還給原告。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邵光東
書記員: 劉盼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