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安苑東里三區(qū)*號。法定代表人:廖安國,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段國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系該公司員工(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子珍,該公司職員(特別授權)。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孝昌高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孝昌縣陡山鄉(xiāng)陡山街政府院內(nèi)。法定代表人:唐志高,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行偉,湖北正堂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原審被告: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住所地:山西省運城永濟市城東街道孫李村第*組*號。負責人:陳玉進,該分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段國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六鋪炕三區(qū)1樓3門3052號,系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子珍,系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特別授權)。
北京城建五公司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該公司不向高某公司支付利息,并認定訴爭30萬元為已返還款項。事實與理由概括為:1、高某公司向北京城建五公司主張權利的依據(jù)是,該公司與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訂立的借款合同,但是該借款合同的訂立并未得到上訴人的同意,并且該份借款合同還約定了高息。因上訴人屬于國有企業(yè),訂立相關對外借款協(xié)議必須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意,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對此規(guī)定是明知,但仍然與高某公司訂立案涉借款合同,故該份協(xié)議應當認定為無效。2、北京城建五公司已經(jīng)在2017年11月17日償還高某公司30萬元,銀行交易回單也載明是“還款”,但一審卻將其認定為其他經(jīng)濟往來缺乏事實依據(jù)。高某公司辯稱:高某公司與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訂立的是《借款合同》,款項用途是借款而非保證金。一審中北京城建五公司也認可與高某公司還存在其他經(jīng)濟往來,在相關合同中對于保證金的約定是明確的,故本案案涉款項為借款事實依據(jù)充分。至于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訂立案涉合同是否得到總公司的同意或者授權,不應當作為合同無效的理由。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辯稱:同意上訴人的上訴意見,案涉2000萬元系保證金,并且雙方約定月息3%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中有關保證金部分的約定,應當認定為無效。高某公司一審訴訟請求:1.判令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支付高某公司欠款共計2000萬元。2.判令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暫支付欠款期間利息560萬元(2000萬元×2%/月×14個月,實際應支付至款項付清之日止)。3.訴訟費及實現(xiàn)債權的所有費用由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以下事實:2016年11月3日,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與高某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約定:高某公司向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出借現(xiàn)金共計人民幣2000萬元;借款期限為6個月,借期滿6個月借款人退還借款本金,如本金退還延期利息算至實際歸還日期;借款年利率為稅后36%,月息3分;借款自高某公司劃出資金之日起計息。合同簽訂后,高某公司分別于2016年11月4日、2016年11月16日向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匯款1000萬元、1000萬元。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分別于2016年11月4日、2016年11月16日向高某公司出具了1000萬元、1000萬元的收款收據(jù)。上述借款到期后,因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未償還借款而成訟。另查明,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系北京城建五公司設立的分公司。一審認為,本案系因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而產(chǎn)生的糾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本案應定性為民間借貸糾紛。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辯稱案涉2000萬元欠款系保證金,但其未提交有效證據(jù)予以證明,故對該辯稱理由不予支持。案涉《借款合同》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沒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合法有效,合同當事人均應依照合同的約定全面、正確的履行合同義務。高某公司按約履行了出借義務,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未按約履行還款義務構成違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的民事責任,故對高某公司要求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對高某公司要求案涉借款的合同期內(nèi)利息及逾期利息以借款本金為基數(shù),按照年利率24%計算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具體為:1、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11月4日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2、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11月16日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系北京城建五公司設立的分公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在本案中的民事責任應由北京城建五公司承擔。因高某公司未向法院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故對其相關訴訟請求不予支持。綜上,高某公司在本案中提出的部分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一審予以支持。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一款、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1、北京城建五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償還高某公司借款本金2000萬元及利息(其中: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11月4日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11月16日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2、駁回高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9,800元,由北京城建五公司負擔。本院二審中北京城建五公司及其山西分公司,高某公司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1、北京城建五山西分公司與高某公司2016年11月3號簽訂的借款合同的效力。2、案涉借款合同中涉及到的2000萬元款項的性質如何認定?關于北京城建五公司上訴中主張訴爭的30萬元款項的認定問題,因另案處理的(2018)鄂0921民初282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對此予以處理,故該公司書面代理意見中明確表示對該部分30萬元款項不再主張。
上訴人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城建五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孝昌高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簡稱高某公司)、原審被告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簡稱北京城建五山西分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鄂09民初2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2日受理本案,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9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本案。上訴人北京城建五公司、原審被告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段國濤,被上訴人高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行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已經(jīng)審理完畢。
本院認為,關于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與高某公司2016年11月3號簽訂的借款合同的效力問題。北京城建五公司主張,該份案涉《借款合同》事先沒有得到其批準,故應當認定為無效。結合一審查明事實,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系北京城建五公司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二審庭審中,北京城建五公司并未舉證證明其向山西分公司出具對外訂立合同的授權文件,也沒有舉證證明上述授權文件向高某公司進行送達或者告知,故北京城建五公司與其山西分公司內(nèi)部授權管理制度,對高某公司依法不具有約束力。同時,案涉《借款合同》第五條明確載明,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甲方)保證本借款用于本工程的使用,不得挪用它處。而且本次庭審中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也承認其資金來源是自籌,故北京城建五公司主張案涉《借款合同》未經(jīng)其事先批準,應當為無效合同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案涉借款合同中涉及到的2000萬元款項的性質如何認定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蓖瑫r,《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北京城建五公司以及山西分公司主張,該案涉合同涉及的2000萬元款項為保證金,應當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對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并依法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綜上,案涉《借款合同》中已經(jīng)明確約定高某公司與北京城建五公司山西分公司就借款事宜達成一致,且借款用途為工程使用,不得挪用它處(見一審正卷第86頁);故一審認定訴爭2000萬元性質為借款,事實依據(jù)充分,北京城建五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所述,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3,100元,由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